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达到“两型社会”环境友好的目标,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本规划根据大河西先导区的现状与建设发展情况,确定湿地、山林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廊道和绿地为其基本生态保护要素,原则性划定各要素的保护界线与要求,并划分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指导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2.
河流及其两侧区域在城市生态维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规划多是依据景观美化和休闲游憩功能在河道外侧划定固定宽度的绿化带作为河道保护范围,忽视河流自身的生态特征,主观性很强,规划执行的"底气"不足.本文以青岛市大沽河保护控制线规划为例,将生态环境学中的河流廊道理论引入河流保护控制线划定,以期为河流两侧控制线划定类规划提供...  相似文献   

3.
任蓉  金鑫  张骞 《中国园林》2022,(S1):96-101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洋湖生态湿地是目前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二期项目在设计和施工中围绕“生物多样性展示”这一主题,通过水体设计、动静分区、多样性生境营建、多样性植物群落配置等途径,培育激发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湿地科普馆、湿地观鸟屋、观察栈道、科普认知标识系统等展示方式来实现科普展示功能。湿地公园建成2年之后,场地生物多样性大幅提升,植物种类约有89科233属331种,共观察记录鸟类13目44科116种,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水生动物、昆虫等各类动物百余种,实现了项目组的设计初衷。  相似文献   

4.
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城市开发必须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同提升,必须以较小的环境代价实现较大的发展提升。本文以长沙市的大河西先导区为例,提出了组团扩张式的城市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容积率控制、生态资源管理、产业门槛设置、主体功能引导等方式,保障该模式能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在泉州生态连绵带规划背景下,泉州海湾大道景观遵循生态廊道和生态体验区的管控和指引,将沿线的生态资源本底和区域城市职能系统研究并分类,从“源斑块”“廊道”“生态节点”三个层次出发,通过“渗透”手法实现环泉州湾生态廊道的核心功能,以建设省级一号绿道为脉,串联河口湿地、商务区、秀涂港及白鹤湾海滩自然和人文要素,协调人文与生态相融相生,激活滨海旅游产业,为生态连绵带实施提供相关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蒋祺  蒋建湘 《中外建筑》2009,(10):83-86
本文在分析解读长株潭城市群指标体系、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国内已有的各类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结合长沙自身特点和实际,对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从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四个方面对“两型社会”城乡总体规划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牛雄 《新建筑》2006,(1):74-77
国内规划师与国外建筑师合作,对特定的滨海地区——三亚市鹿回头半岛的规划设计进行探索,从整体空间结构到微观物质形态均力图将自然生态、历史传说以及海滨景观三个要素融为一个整体,以期为下一步的控规编制和开发控制做一空间形态上的导引。  相似文献   

8.
邵静 《园林》2021,(5):50-56
随着景观工程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正式迈入生态文明时代,景观规划师对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愈加明确."生态修复"正是秉承以上理念,坚持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以问题为导向,保护优先、恢复为主,适当辅以人工措施,最终达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目标.以合肥三十岗郊野公园首期示范区工程项目为例,以山水工程修复指南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照现行中小学建设相关规范,立足长沙大河西岳麓区区情,提出中小学集约建校模式.通过创立“集约化建校指标”,创新“集约化建校手法”来体现中小学建校的两型特色,以充实长沙“两型社会”建设理论,同时缓解城市中小学建设用地普遍吃紧、规模化建校受限等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10.
李幼林  文维 《规划师》2002,18(6):75-77
通过对铁岗水库生态敏感区法定图则编制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局部易地发展、公众参与、政府经济扶持等保护水源及促进区内居民合理发展的策略,对城市中“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与开发对策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钟继涛 《中国园林》2010,26(7):90-93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风景园林工作者正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对废弃地或其他类型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工程。在这类工程设计中,生态学理论应当作为实践的基础。门城大沙坑作为采沙废弃地,属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总结了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并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最终形成宜人的绿色空间的设计过程,对生态修复型绿地的设计原则、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有才  崔玲  王茵茵 《规划师》2015,(3):127-134
生态廊道型限建区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是城市的\"绿肺\"。随着城镇建设的加快,生态廊道限建区有被侵占的危险。结合生态廊道限建区现状,洛阳市洛河以北区域生态廊道限建区保护专项规划从实际出发,按照生态化、景观化的发展理念,以\"三区、四线\"为前提,根据\"限建区\"这一性质,进行了土地、绿化景观和产业等方面的专项规划,以打造一个生态优良、景色优美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一个多优势融合、多产业集聚的河流生态综合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高度融合,经济与生态均呈现高附加值的生态廊道区域。  相似文献   

13.
吴天煜 《城市建筑》2020,(6):137-140
文章以城市线性公园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城市扩展进程中生态廊道的生态修复问题.从海绵城市、山地修复、生态保育、绿道贯通四个方面着手,制订一系列的生态修复策略,促进城市区域内带状公园形成有序、稳定的生态结构,并为市民提供自然、舒适的休闲绿地.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湿地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阐释了湿地的概念以及高原温地景观研究的背景及现状,并结合大理洱源西湖的实例重点探讨了在高原湿地景观设计中.如何利用自然因素.通过生态的设计手法使高原湿地在体现其独特的视觉景观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发挥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态敏感区是城市中非建设用地的典型类别,本文通过对铁岗 石岩水库水源保护区问题的分析,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提出保护水源及促进区内居民合理发展的对策,为城市非建设用地的控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陈鲲 《安徽建筑》2023,(10):16-18
在城市演变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历史遗产与文化景观碎片化散落在城市中,并未有效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城市历史遗产绿道规划的目的是使历史遗迹具有连贯性,需要通过绿道将这些历史遗迹串联起来,变成线性的历史文化遗产生态廊道。将分布在不同区域中各种形式的历史遗产连接在一起,可以为城市居民创造形式更加多元、趣味性更强的文化空间。洪山历史地段需要对用地布局和用地结构进行调整,重视开发片区的整体性以及利用土地的复合性,防止出现“小而全”的用地结构模式,促使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均衡发展。并以洪山片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核心,展现城市旅游性、文化性以及生态性等,彰显出城市拥有的绿色意境以及活力的特征。坚持绿色设计理念,展示出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7.
由于河谷地区自然条件特殊,生态系统脆弱,承载力较小,所以其城镇群的规划与发展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征。本文以广西百色右江河谷城镇群为例.在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及承载力的基础上,提出生态走廊的构想,构建该区域的空间生态格局,并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态廊道在城市格局中发挥着积极的综合效益。但是作为非建设用地,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一直缺乏明确的编制导则和管理条例。伴随城市的快速扩张,其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加剧了生态廊道的环境承载和控制压力,理论上的绝对保护与现实中的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积极保护城市生态廊道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下,加以科学合理的适度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规划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秦晴  陈可欣  魏冀明 《规划师》2021,37(9):75-81
生态廊道作为生态安全格局的骨架,承担着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限制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的功能.文章通过分析传统生态廊道规划存在的廊道边界划定不明确、缺乏保护动力和合理的利用机制等问题,从保护与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廊道的精细化划定、管控与利用方法,以及特殊节点的管控与处理方式和其他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文章...  相似文献   

20.
周李  邓英滔 《中外建筑》2009,(12):77-79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国家批准。两型社会即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株潭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肩负着重要的历史重任。位于长株潭城市群腹心的九华滨江新城的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区域的提升目标。九华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对接引起对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思考,本文从对九华以及周边连接地区的研究规划,以集束城市和生态城市为理念,阐述对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的理解以及一些方法,用以表达对城市规划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