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以碎米为原料微波辅助酶法制备抗性淀粉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取最佳工艺条件:淀粉浆添加量25g/mL、微波时间90s、普鲁兰酶添加量4.0U/g 干淀粉、酶解时间2h、回生时间20h。在此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为21.81%。本实验可为碎米抗性淀粉的制备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压热-酶解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压热酶解处理对抗性淀粉(RS)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鲁兰酶的脱支作用有利于抗性淀粉的形成。确定压热酶解法制备抗性淀粉的工艺为:淀粉调乳(质量分数25%、pH值8.0)→预糊化→压热处理(120℃、30min)→冷却→调pH值至4.5→加入普鲁兰酶(4.5U/g干淀粉)→水解(55℃、6h)→灭酶(调pH值至8.0)→低温静置(4℃、24h)→提纯。按该工艺制备RS,其产率可达18%。  相似文献   

3.
压热-酶法制备泽泻抗性淀粉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泽泻淀粉为原料,研究压热-酶法处理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经高温高压糊化后,先后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进行淀粉降解脱支处理,生成更多的直链淀粉,促进淀粉分子重新结晶,提高抗性淀粉含量.试验表明,30%淀粉乳在120℃高温糊化50min,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为每克干淀粉6U,反应时间为30min,普鲁兰酶添加量为每克干淀粉4 PUN,55℃反应时间12 h,4℃冷藏36 h时抗性淀粉得率较高.正交试验表明普鲁兰酶反应时间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酶法联合压热-冷却循环处理制备抗性淀粉,测定酶解过程中淀粉的水解度(DE值)、脱支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样品抗性淀粉含量及其热稳定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测定抗性淀粉的热力学特性和颗粒形貌。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能显著提高淀粉的水解度,耐高温α-淀粉酶联合压热-冷却循环制备的抗性淀粉含量为10.51%~12.16%;淀粉脱支度、抗性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随着普鲁兰酶酶解前压热-冷却循环处理次数增加而显著下降,抗性淀粉的热稳定性却得到提高;先普鲁兰酶酶解后压热-冷却循环处理3次得到的抗性淀粉含量最高,达到17.94%;抗性淀粉的糊化峰值温度为119.5℃~121.1℃,糊化焓随抗性淀粉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颗粒形状为不规则的碎石型。  相似文献   

5.
微波-酶法制备甘薯抗性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用微波辅助加热酶法制备甘薯抗性淀粉,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质量分数为11%,微波时间为300s,微波功率800W,普鲁兰酶添加量为78ASPU/g(淀粉干基),脱支处理时间为24h。在该实验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最高值为31.25%,可为今后甘薯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酶法制备抗性淀粉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121℃20min压热--℃24h冷却的循环处理和酶解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抗性淀粉,对压热-冷却循环次数和普鲁兰酶的添加顺序及酶作用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定的酶用量(30U·mL-1)和酶作用温度(60℃)条件下,压热一冷却循环结合酶水解法,即糊化或老化1次后添加普鲁兰酶,可以显著提高普通玉米淀粉制备抗性淀粉的得率.并且老化1次后加入普鲁兰酶的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121℃20min压热——4℃24h冷却的循环处理和酶解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抗性淀粉,对压热-冷却循环次数和普鲁兰酶的添加顺序及酶作用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定的酶用量(30U.mL-1)和酶作用温度(60℃)条件下,压热-冷却循环结合酶水解法,即糊化或老化1次后添加普鲁兰酶,可以显著提高普通玉米淀粉制备抗性淀粉的得率,并且老化1次后加入普鲁兰酶的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试验材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普鲁兰酶酶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普鲁兰酶加量、酶解时间、老化温度以及老化时间对抗性淀粉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所建回归模型高度显著,充分反映抗性淀粉含量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优化工艺参数为普鲁兰酶加量20 U/g,酶解时间24 h,酶解物在4℃条件下存放老化36 h,样品抗性淀粉质量分数为9.75%,相比原淀粉增幅达89.4%。电镜扫描结果显示普鲁兰酶酶法制备的玉米抗性淀粉颗粒形貌呈不规则形状,原淀粉颗粒结构形态被破坏。  相似文献   

9.
以豌豆淀粉为原料,经糊化、普鲁兰酶脱支和凝沉处理,使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制备出高含量的抗性淀粉,并研究了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加酶量为300 ASPU/g,脱支时间12 h,凝沉时间24 h时,抗性淀粉含量达到最高52.66%;经糊化、脱支和凝沉处理后的样品结晶结构由C型变为B+V型;随着抗性淀粉含量的增加,其溶解度逐渐降低且均高于原淀粉,但膨胀度均低于原淀粉;消化产物随抗性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压热-酶解法制备青芒果抗性淀粉,实验以青芒果淀粉为原料,在压热条件和α-淀粉酶作用的基础上,研究普鲁兰酶酶浓度、酶解温度、酶处理p H和酶解时间对青芒果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压热-酶解法制备青芒果抗性淀粉的最佳条件为鲁兰酶添加量30 U/g、酶解p H5、酶解时间15 h、酶解温度60℃,该条件下,青芒果抗性淀粉产率最高可达7.368%。   相似文献   

11.
张倩 《中国粮油学报》2019,34(10):23-28
对酶法及压热-酶法制备的大米抗性淀粉和淀粉凝胶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酶法及压热-酶法制备的大米抗性淀粉含水量从11.88%分别下降到4.05%和3.98%;大米淀粉凝胶水分含量也明显下降。酶法和压热-酶法制备的大米抗性淀粉的溶解度和膨润力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两种大米淀粉凝胶的溶解度随温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酶法制备的抗性淀粉的糊化黏度和回生值比压热-酶法大,而两种淀粉凝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回生值均明显降低。压热-酶法制备的大米抗性淀粉和淀粉凝胶偏光十字较弱。两种淀粉凝胶的硬度和弹性均显著增加,并且压热-酶法的硬度和弹性最大,但胶黏性较小。  相似文献   

12.
郑琳  张元元  齐明 《现代食品科技》2011,27(6):647-650,657
研究压热法制备白扁豆抗性淀粉的工艺参数.以白扁豆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法制备RS3型抗性淀粉,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抗性淀粉的产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抗性淀粉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抗性淀粉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糊浓度15%,pH为8,温度为125℃,时间为1.5 h,老化处理时间为36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  相似文献   

13.
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碎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确定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为3%,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显示:淀粉乳质量分数30%、pH8.5、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35℃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取代度可达0.01445。  相似文献   

14.
以碎米为原料,分别采用酶法、酸法制备多孔淀粉,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两种方法制备碎米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酶法制备碎米多孔淀粉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mL/g)、加酶量23.0U/g、pH7.0、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7h;酸法制备碎米多孔淀粉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mL/g)、盐酸浓度0.4mol/L、酸解温度35℃、酸解时间6h。经比较酶法比酸法制得的多孔淀粉吸油率高13.3%。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孔淀粉的颗粒形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酶法比酸法制得的多孔淀粉出孔率高、孔径大、孔穴深。  相似文献   

15.
抗性淀粉的酶法研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 ,在糊化时加入耐热α 淀粉酶 ,采用酶脱支反应等手段改变淀粉原有的分子结构并重新形成晶体 ,以提高产品中抗性淀粉的含量。试验证明 ,加入一定量的耐热α 淀粉酶处理后再进行脱支化处理 ,适当的普鲁兰酶反应条件为 :温度 6 0℃ ,pH值 5 5 ,酶相对用量 1 5~ 2 5 ,反应时间 12h ,较有利于抗性淀粉的形成 ,其含量可高达 19 0 2 %。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嗜冷普鲁兰酶脱支处理和压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制备玉米抗性淀粉,考察了玉米淀粉乳质量分数、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嗜冷普鲁兰酶添加量、嗜冷普鲁兰酶作用时间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压热-酶解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玉米抗性淀粉形貌、晶体结构、热特性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玉米淀粉乳质量分数18%、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7 U/g、嗜冷普鲁兰酶添加量10 U/g、嗜冷普鲁兰酶作用时间9 h。在最佳条件下,玉米抗性淀粉得率为16.84%。玉米淀粉经复合酶法处理后,抗性淀粉形成了致密的层状晶体结构,表面形态结构呈现出不同于玉米原淀粉A型晶体结构的V型晶体结构;玉米抗性淀粉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和相变焓值分别为117.07、140.69、153.03 ℃和1 858.12 J/g,均高于玉米原淀粉。  相似文献   

17.
己二酸交联碎米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碎米淀粉为原料,己二酸为交联剂,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确定己二酸交联碎米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显示,制备己二酸交联碎米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己二酸的添加量为0.5%(m/m,相对于淀粉干基),pH值为9,反应时间为1.0 h,反应温度为60℃。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己二酸交联淀粉的交联度为0.75 mL。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大米淀粉为原料,糊化时采用普鲁兰酶进行脱支处理,并经冷却贮存可使缓慢消化淀粉的含量超过50%。实验证明,制备缓慢消化淀粉的最优条件:10%的普鲁兰酶水解4h、5℃贮存2d,缓慢消化淀粉含量达到58%。  相似文献   

19.
王增兴  陈明芬  卢训 《食品科学》2011,32(15):20-24
抗性淀粉中第3型抗性淀粉属于回凝性淀粉,可经由各种加工处理提高其含量,以台农71号精白米为材料,研究开发一种直接提高米饭中第3型抗性淀粉含量的制程,直接在米饭内进行酸处理或酶处理,然后检测抗性淀粉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微差扫描热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热稳定性测定。结果显示:直接在米饭内进行酶处理之制程可以使米饭中抗性淀粉的含量由原来的0.4%提高至20%以上;微差扫描热分析结果显示加工后的米饭样品起始糊化温度(To)、相变高峰温度(Tp)和相变焓(δH)均高于未经处理米饭样品,显示淀粉结晶结构已经改变;X射线衍射显示高抗性淀粉含量的米饭的淀粉结晶型态改变,已经由Type A转变成Type V淀粉,而热稳定性的测定显示经由此制程提高的抗性淀粉是热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