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T.38建议的实时IP传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基于T.38建议的实时IP传真技术,并对协议选择、网络丢包、抖动等难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传输时延、时延抖动、带宽限制和带宽变化都对遥操作不利,但互联网的这种通信条件常作为给定条件,很少有人专门研究,互联网传输层的两个协议TCP和UDP以及其他新开发的实时应用协议都不适合于基于互联网的遥操作系统的数据传输,为此,本文首先为基于互联网的遥操作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拥塞控制算法,开发了基于速率的点对点三项式传输协议。然后,从理论上说明该协议能够探测网络状态变化,并对这种网络带宽变化是易响应的;另外,该协议也是协议内部公平、协议间公平和有效收敛的,最后,通过仿真比较可以推知,该协议能最小化时延和时延抖动及丢包率。  相似文献   

3.
在局域网中语音通信时延是影响语音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局域网中语音通信时延,提高语音质量,以采用低阶音频函数和UDP协议实现语音传输系统为基础,通过实验并分析了造成局域网中语音通信时延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局域网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实时语音通信时延的解决策略,实验数据证明,时延的分析是正确的,降低时延的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WebRTC在无线信道中音视频传输质量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WebRTC音视频传输的优化方法。采用实时传输协议进行音视频实时传输,根据网络状况开启丢包重传机制并动态调整抖动缓冲区大小。通过搭建WebRTC房间服务器、信令服务器和穿越服务器,构建音视频通话测试系统,抓包分析在无线网络下的丢包率。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改善音视频数据在无线环境下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5.
IP接入技术是指将传统的通信业务处理后通过Internet传输。通过分析语音IP接入技术发展现状,并针对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集中式系统不易扩展、费用高、IP地址紧缺、业务单一等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将多个用户、多种业务统一起来的IP多业务适配器构想。使小型集团用户使用现有的终端设备即可透过Internet实现传统的电信业务,多用户复用通过Internet传输语音、传真和数据。详细介绍了其中电路交换业务共享模块的软硬件设计构想,以及实现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网络结构及其流量工程与QoS保证机制.在Linux系统的IPv6网络下设计以TCP和UDP为业务模型,利用NS2平台对非MPLS网络和MPLS网络进行仿真,并以吞吐量、端到端时延、时延抖动和丢包率等性能指标对QoS性能进行分析.实验证明利用MPLS-TE技术在IP网中能进一步优化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7.
由于通信质量良好、资费低廉、开设简单等特点,VoIP语音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已经大量部署在民用领域。依托于战术通信系统中的IP网络,VoIP能够实现网络内话音终端在任何条件下的便捷使用与快速开通。本文重点探讨战术通信系统引入VoIP技术时语音质量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改善方案。介绍了VoIP语音质量评估模型,梳理了战术通信系统中影响语音质量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提高VoIP语音质量的方案,包括基于链路质量的语音自适应编码、丢包处理、抖动缓冲、与其它语音系统铰链等。  相似文献   

8.
在易错网络中传输IP (因特网协议)数据包时,除了网络拥塞之外,信道误码也容易导致数据包丢失。丢包对信源恢复会造成较大影响。为了降低误码导致的丢包率,该文研究了IPv4协议解码的可靠性问题,分析了IPv4(因特网协议版本4)协议各字段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IPv4协议容错解码的理论模型,利用最大后验概率推导出容错解码的准则。在该基础上提出一种以分段方式估计协议字段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增强了IPv4协议解码的纠错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轨卫星网络对地传输时实时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层卫星网络协同的数据传输与抗毁性技术.在技术中以高轨卫星网络作为通信骨干网,负责卫星网络中数据的中继与转发,低轨卫星层则负责数据的收集和辅助路由.通过高轨卫星层与低轨卫星层的联合通信,实现了低轨卫星数据的实时传输.采用多路径传输策略,提高了卫星网络的抗毁性.通过仿真,对提出的技术在吞吐率、传输时延、时延抖动以及丢包率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在遭受攻击环境下,对网络的数据交付能力变化进行了研究.多层卫星协同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单层低轨卫星网络在数据传输方面的不足,满足卫星节点多业务的实时传输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时实时数据传输时服务质量(QoS)的特殊需要,提出一种基于实时传输协议(RTP)的能修复单包丢失的具有自适应特性的前向差错校正法(AFEC).该方法通过动态调整差错编码参数(差错编码分组长度),跟踪网络拥塞变化,保证传输服务质量.分析推导和实验表明:所用AFEC能够较好地适应网络拥塞变化情况,对丢包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比一般的实时传输前向修复丢包方法具有更高的编码效率和更小的额外带宽需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基于IP的网络中提供的服务并不适合多媒体视频信息的传输问题,本文通过扩展UDP协议,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IP网络的C/S模式实时图像采集传输系统。该系统通过图像的预处理、压缩编码、扩展UDP协议、流量控制算法实现图像的自动采集、加工和存储;弥补了传统IP网络在图像采集传输应用领域的不足,实验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远程性,并行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纸传真信号是一种高分辨率、高速率和大信息量的两值信号。本文对其一维概率分布特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可作为该信号的一维概率编译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针对高速网络环境的信息获取体系结构. 可扩展的网络探测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不同网络带宽的适应性问题;高带宽数据流实时捕获技术、高效的多线程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栈,以及基于插件的PLUGINs协议还原平台,使信息的捕获与还原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综合以上技术所构建的体系结构可以应用于多线路、高速网络环境下,解决检测范围大、数据流量高等问题,保证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安全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TCP/IP网络的融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网络融合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当前主流的2种方法,即代理服务器和直接TCP/IP化传感器网络。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通过代理连接传感器网络和TCP/IP网络,比直接TCP/IP化整个传感器网络实现方便,安全性较高;但另一方面采用TCP/IP的网络可扩展性与健壮性比代理连接更好。最后提出了一种结合代理和TCP/IP化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并接方式进行软交换垃圾呼叫限制的实时性和安全性较差,对此采用串接方式接入软交换信令系统。通过对Linux下TCP/IP网络协议栈的地址绑定机制、输入和输出路由机制等分析改造,设计一种软交换信令虚拟引接的技术。测试表明,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基于TCP、UDP传输信令的透明接入和安全限制;同时,协议栈的改造不对系统正常通信流程产生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分布式Web计算技术开发远程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就基于IP网络实现变电站远程监控的主要思路和技术问题进行说明和分析讨论.从信道带宽、网络机制、远动协议、信息安全等多方面讨论了IP网络传输时保证远动QoS的措施方法以及IP网络传输对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下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处理实时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8.
8位单片机嵌入TCP/IP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基于单片机TCP/IP协议栈,介绍TCP/IP的分层结构,讨论利用Cygnal8位单片机实现嵌入式TCP/IP的优势,给出硬件实现的电路图和软件实现的流程图.详细地说明网络协议和协议栈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9.
J2EE协议作为开发企业级应用程序的框架已经成为行业规范,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但是,在J2EE架构之下开发协同化图形设计系统尚无可靠方案,本文提出一套以支持TCP/IP协议的Java API(套接字)自底向上进行设计、以J2EE的组件技术自顶向下进行包罗的协同CAD系统的开发模式,并给出了一个该模式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以太网串口服务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该服务器以Codex.M3的芯片STM32F107VCT6为核心控制器,采用DP83848CW以太网控制器处理网络数据,使用通信串行接口RS-232传输数据。同时,将TCP/IP协议移植到uCO/OS-Ⅲ实时操作系统中,并用嵌入式系统建立实时多任务,使串口服务器能够以TCP/UDP模式在网口和串口端进行相互通信。研究证明,本服务器能实时、稳定地传输数据,并可以与设置好IP地址的网页进行相应数据的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