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通过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构建,将变电站分散的环境监控系统和原来的综自系统整合为统一的变电站监控系统,是变电站自动化的一个新台阶。介绍了这样的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构造和所需的功能细节,供实际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应用概况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变电站视频监控隐患排查方法,通过训练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以实现对监控视频中安全隐患的智能识别,具体包含视频质量检测、违章行为识别、安全风险识别、变电站设备故障识别、隔离开关设备状态识别等.另外,通过构建安全隐患数据集并进行实验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通常不包括对通信电源的监控,给变电站内环境信息的一体化监控带来不便。为此,提出一种通过站端处理单元集成通信电源监控模块的方法,将通信电源监控模块通过站端处理单元集成到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中。该方法采用通信电源监测数据主动推送方式,极大地缩短了故障的发现时间。该实现方式在广东电网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对站内通信电源的监控,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监控系统的快速发展,无人值守变电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变电站管理模式。针对监控视频中的人体行为进行识别和分析对于电力系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长效递归卷积网络(Long-term Recurrent Convolutional Networks,LRCN)模型结合视频中的外观信息和动态信息实现对视频中的人体行为进行识别。通过实验验证了LRCN模型在标准数据集上表现了良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并针对变电站及电力施工相关场景下的监控视频进行了测试,验证了LRCN模型能够用于电力系统智能监控中进行行为的识别;最后将LRCN行为识别模型移植到嵌入式GPU模块上实现可移动的智能视频处理系统,使行为识别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电力系统相关场景中。  相似文献   

5.
牵引变电站多媒体运程监控系统设计及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气化铁路牵引电供系统的实际情况,讨论了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在视频信息的缩方法上选用自适应能力强的H.263标准,以适应电气化铁路系统恶劣的通信环境。变电站与调度中心采用DDN方式组网通信,并讨论了先进的基于嵌入式WebServer的远程视频监控方法,分析了及开发实践表明,该方案能满足变电站自动化对视频监控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为进一步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变电站远程防火、防盗、视频、远程喊话集中监控系统是基于少人或无人变电站的不断增加,将分布在全市辖区内各地变电站的火灾报警设备、防盗电子围栏、视频的信息,利用电力信息网通道传输到信息中心,管理人员在集控站和应急指挥中心可以实现对防火、防盗、视频的集中监控、报警及设备状态的视频显示。  相似文献   

7.
在调控一体化模式下,为了提高调控中心对电网设备的运行监控能力,需要建设能够获得直观数据的视频监控系统作为设备监控的技术保障。本文介绍了地区调控一体化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结构和功能。该系统包括远程视频监控主站系统和视频监控站端系统2部分,实现了在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情况、火灾、防盗等安全防范的视频监测及报警功能的基础上,与调度自动化系统接口,实现调控中心远程操作设备可视化。通过对站端系统与主站系统的通信规约进行规范,实现了在统一平台上对视频监控系统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变电站无人值守监控系统在监控电网运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简单介绍了丛文iNET 2000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该系统被应用到变电站监控系统中,集报警、远程视频监控于一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变电站无人值守,达到了变电站的安全生产、防盗保安和火灾报警监控等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视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变电站智能视频辅助系统为变电站智能运行管理提供可靠支撑。对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架构与现状进行了阐述,从标准完善、一体化设计及智能应用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并论述了在视频技术基础上变电站智能视频辅助系统的应用推广和关键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变电站内视频监控场景异常感知能力弱的问题,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变电站内视频监控场景异常感知方法研究.通过建立变电站内视频监控场景异常映射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提取视频监控场景异常特征,感知变电站内监控视频场景异常,实现自动报警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能满足变电站安全监控的自动场景异常识别功能需求,可提供更智能化的安全监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常需对电力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在计算机尚未普及的时期是采用测量仪表监视,并利用一些执行机构进行控制。现在电力系统对控制系统功能要求是多方面的。其复杂程度决定于应用领域。介绍了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功能要求,结合实例—泊头和唐山局视频监控系统对比分析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的优点与不足,最后提出无人值班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控制保护系统的技术水平、架构方式、可靠性与UPFC装置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紧密相关。上海蕴藻浜UPFC工程计算机监控及控制保护系统是在常规交流变电站基础上借鉴智能变电站经验演化而来的架构,包括设备组成、网络架构、通信规约等。它既具有常规变电站监控系统便宜、可靠的特点,又兼容接入光纤电流互感器,实现UPFC装置对潮流控制功能和自我保护功能。蕴藻浜UPFC工程监控系统的架构方式、顺控操作及其使用经验,可供其他UPFC或FACTS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2004年四川广安某35 kV变电站监控系统前台电脑被雷击损坏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该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防雷保护提出了具体的方案。方案实施后,该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电源、前台电脑等设备运行稳定、可靠,证明了所实施的技术方案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地区电网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对监控系统缺陷的产生原因、特点等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并就如何降低监控系统缺陷的发生率,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及防范措施,从而促进监控系统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电网自动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技术的发展 ,变电站微机监控与保护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对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愈显重要。分析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构成 ,提出了新颖的解决方案 ,研制开发出了一套实用灵活的微机监控保护仿真培训系统  相似文献   

16.
施姜   《山西电力》2014,(1):25-27
变电站作为整个输变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变电站的防火设施配置,又直接影响其能否安全运行。针对突发火情,消防系统能否正常投入运行,实行压制和扑灭初起火灾是非常重要的。阐述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现有的防火措施,以及关于无人值守变电站防火安全配套设施应思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微处理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应用水平的提高,给发电厂网控室及变电站电气二次线设计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此同时,发电厂/变电站的远动化设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针对目前国内发电厂网控室及变电站采用监控系统的几种模式和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论述了监控系统中实现远动功能的设计方案及对监控系统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500kV地下变电站工程具有地下深度深、火灾扑救和烟气排放难等特点,消防设计立足于自防自救的原则,保证生产和防火安全。变电站采取严密的防火分隔措施,耐火极限不小于3h,各设备房间形成独立的防火单元。变压器及电抗器采用固定式细水喷雾灭火系统;控制室等重要建筑采用火灾探测报警装置报警及移动式灭火装置灭火。站用电室、继电器室、外来站用电室、通信机房、35 kV GIS室消防灭火方式可采用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地坪排水主要排除地下结构渗漏的地下水和消防时的消防排水。  相似文献   

19.
围绕变电站消防蓄给水系统设计,在系统集成、控制方式、自动巡检、故障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将变电站蓄水、给水、稳压系统进行设计上的整合,提出了消防蓄给水系统集中控制的理念;研发了变电站消防蓄水给水系统智能控制装置,实现消防蓄水给水系统的压力、液位、流量、温度的实时监测及逻辑分析计算;利用开发的巡检模块,首次实现了消防蓄给水系统自动巡检,替代了人工巡检;开发了故障诊断模块,实现了设备故障诊断。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及控制装置具有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可扩展性强、运行稳定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