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大多知道1米=3市尺、1市尺=10市寸的长度计量常识.而中医针灸和按摩找穴位用的计量单位"寸"的定义及其量值大小,也许多数中国人,包括我们从事计量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也未必都清楚.往往把中医用的寸同市制长度计量单位的寸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长度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之一的"米(m)",为保持同国际一致的长度单位,我国建立的长度基准经历了实物基准、自然基准和复现以基本物理常数定义"米(m)"的激光波长基准的三个阶段。我国计量工作者在我国成功复现了"米(m)"并对国际复现米定义作出了贡献,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建立了我国系列长度计量基标准,保持了国家长度单位量值的统一及与国际量值的一致,长度计量基标准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单位不统一,难以保证我国量值的准确可靠。统一计量单位制度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扩大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规定了我国统一采用以先进的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是我国计量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苗瑜 《中国计量》2008,(4):54-56
计量标准在国家保证计量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计量基准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或校准传递到测量现场使用的测量设备。从而使测量结果的量值与国家计量基准复现的量值联系起来,以保证计量单位量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量值传递?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科研活动中,所能遇到的物理量是很多的。各种物理量都有计量它们大小的计量单位。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把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光强度这七个物理量定为基本量,把用来分别计量它们的米、千克、秒、安培、开尔  相似文献   

6.
计量标准在国家保证计量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计量基准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或校准传递到测量现场使用的测量设备,从而使测量结果的量值与国家计量基准复现的量值联系起来,以保证计量单位量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自人类有史以来,为适应社会生活、生产的需要,逐渐创造出“度、量、衡”器具,并先后建立和发展为各种计量单位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不仅对计量单位不断进行改革完善,而且各国先后实施计量单位的统一,形成法制化。以下仅就最基本的米制简单的发展及面临的困难,介绍激光的产生、机理与特性,进而阐述激光在测距的应用和作为新的实用的米定义。一、米制的建立与发展在世界工业革命以前,长度测量工具,在西方1631年法国韦尼埃发明游标卡尺,英国在1676年前后使用英尺,至1840年西方才大量生产使用铜和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定义了各种湿度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推导了考虑压缩因子时各种湿度计量单位的量值计算公式。计算了标准大气压(101325Pa)下,考虑水蒸汽偏离理想气体时的各种湿度计量单位的量值对照表,并探讨了考虑湿气体压缩因子时的湿度计量单位的量值计算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9.
李旭辉 《工业计量》2004,14(5):44-44
量块是由两个互相平行的测量面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其长度的高精度量具,其长度为计量器具的长度标准。通过量块可以进行长度的量值传递,又可以作为计量标准器对长度计量测试仪器、量具、量规等进行检定,还可以直接测量和调整精密机床的夹具、刀具在加工中的定位尺寸或对精密机械零件尺寸的测量。所以量块对长度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场抽检在企业计量器具管理中的作用湖南电机厂吴建平为了保证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维护消费者利益,就必须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和量值的准确可靠;量值传递是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主要手段。我国实行的量值传递方式是把计量器具周期地逐级送上...  相似文献   

11.
值此纪念《计量法》颁布10周年之际,我愿结合从事计量工作多年的体会,谈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量工作的地位和意义的粗浅认识。1保证国家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是计量工作永恒的主题最早将计量纳入法制管理的当属中国古代秦始皇颁诏天下统一度量衡,可见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一致对国家经济秩序的重要作用。十年前,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计量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计量工作从此转向法制管理轨道。有了法律的保障,我国的计量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国家基准从建国初期国民党政府留下的营造尺等仅有几项…  相似文献   

12.
长度单位“米”是米制中最重要的基本单位之一,许多物理量的计量单位都直接由长度单位“米”导出,例如速度、重力加速度等。而力、压力、能量等许多物理量也均与长度有关。自100多年前国际上决定采用米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米”的定义经过了数次变更。自1983年起,“米”的长度是通过不变的真空光速值来定义的。并且一般都通过633nm碘稳频氦氖激光器的波长来具体复现“米”的长度,因此,这种激光器的波长已成为世界各国实际上的长度基准。这次国际比对是由国际计量局组织,并在国际计量局长度和激光部主任沙蒂尔先生的主持下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二医院成立医院计量室起,计量员认真实施《计量法》保证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计量工作经过30多年的奋斗,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以《计量法》为核心的、由管理部门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组成的计量工作体系。有一支具有相当水平的计量检定队伍和计量科研队伍,通过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实现全国的量值传递工作,保证了全国量值的准确可靠、计量单位制的统一,确保了我国工农业生产、科研工作的正常运作秩序。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保证量值准确可靠、计量单位制统一这一校准(检定)实验室的核心问题上,我国实际已达到了高于ISO导则25要求的水平。从1988年全国执法大检查到现在的10年中,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计量是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发展起来的。长度计量是其中发展最早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已有象牙制成的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便建立了包括长度在内的计量基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长度计量得到迅速发展。一、长度计量单位——"米"定义的变迁走进位于巴黎的法国档案局,这里保存着最早的公制长度实物基准——"米原器",后人称为"档案米尺"。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长度计量是企业最为广泛应用的计量专业,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长度计量检定测试技术工作,本刊从1997年1月开始在“计量培训”栏目开展“长度计量检定测试技术讲座”。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提出建议和要求。长度计量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量块、线织、角度、量仪、粗糙度、齿轮及其它有关的精密测量等。除角度是~无量纲单位外,在长度计量领域内的所有量值最终都溯源到长度的基本单位“米”上。1983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米定义可表述为:“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S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也就是说,1米的长度是基…  相似文献   

17.
《计量法》自1986年7月1日起实施以来,已经伴随着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走过了25个年头。在这期间,我国法制计量在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加强计量监督管理,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刊特选取《计量法》当初颁布实施时专家领导对《计量法》的认识性文章刊登。文章高屋建瓴,希望读者朋友在重读当时的文章后能有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由数值和计量单位的乘积所表示的量的大小。量值是量的表示形式。一般说来,任何可测的量都是由数值和计量单位两部分组成,如5.Mm或534cm,15kg或15000g等。没有计董单位的纯数不能表示量,就计量学而言,毫无意义,数值大不等于量大,反之,数值小也不等于星小。表示量值时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所选用的单位大小也要适中,使数值的位数不宜太多。量值(value of a quantity)  相似文献   

19.
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是《计量法》的立法宗旨。在深入贯彻《计量法》十多年以来,法定计量单位的推行工作进展顺利,使我国的计量单位制更加科学、完善。法定计量单位的普遍推行使用,较好地与国际单位制接轨,从一个侧面标志着我国在应用科学技术方面达到的水平,反映了我国较高的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文化素质。但我国幅员辽阔,城乡人民使用市制、公制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科技知识界仍于惯使用一些非国际单位制单位;ZqU多年沿用的亩积制与一家一户的土地面积和生产量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要彻底改革,绝非朝夕之功;改革开…  相似文献   

20.
计量小辞典     
计量单位(unitofmeasurement)用以定量表示同种量量值而约定采用的特定量。一般情况下,测量是两个量的相互比较,其中一个是已知其大小的参考量,另一个是被测的量。参考量本质上就是计量单位,它本身的大小是约定采用的,最初带有任意性,然后在一个地区内统一,进而在一个国家内统一,再在世界范围内统一。计量单位的用处就是表示同种被测量的大小。计量单位一般由国家的法令规定,全国采用。计量单位有规定的名称、符号和定义。计量单位的大小一经确定,不允许再变,否则将导致全国量值混乱。计量单位制(systemofunitsof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