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构多样性化合物沸点QSPR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定量结构-性质/活性关系(QSPR/QSAR)研究中,分子结构的数值化和建立良好预测的数学模型是2个重要的问题.建立具有良好适应性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模型是进行QSPR/QSAR的最终目标.本文针对148种来自不同植物挥发油的具有结构多样性化合物,分别采用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PLS)和遗传算法(GA)对其沸点与结构之间的定量结构性能关系进行了研究,用拓扑指数建立了沸点预测模型.结果表明,PLS模型的预测能力最佳,模型训练集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996,平均训练偏差为7.05,检验集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986,平均检验偏差为12.91.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更好地揭示脂肪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结构的关系,通过对412个脂肪烃类化合物在不同固定相、不同柱温下的1742个样本集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值(RI)与其部分参数相关性的研究,发现RI与拓扑指数(mQ)、分子杂化状态指数(MHSI)、碳原子数(N)、固定液极性(CP)及柱温(T)的关系可表示为:RI=46.6537 15.83520Q 6.02101Q 49.9215MHSI- 62.4378N 2.2836CP 0.6159T(R=0.9954)此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脂肪烃类化合物RI与其分子结构信息、固定液极性及柱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预测脂肪烃类化合物在各种色谱分离条件(不同固定相、不同温度)下RI的新方法。继以留一法(leave-one-out,LOO)进行交互检验,相关系数RLOO=0.9953,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地揭示了脂肪烃类化合物在不同固定相、不同柱温下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拓扑指数X用于脂肪醇的QS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揭示脂肪醇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通过对100余种饱和脂肪醇分子的拓扑结构特点的研究,提出1种新的拓扑指数X,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饱和脂肪醇的沸点(BP)、空腔表面积(CSA)、折光指数(n_D)、光离子化灵敏度(SM),半数致死浓度(LC_(50)),疏水性参数(lgP)和味阀值(poL)等多种物理化学性质与拓扑指数X的相关性,建立了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QSPR模型方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地揭示了这些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有机化合物水溶解性的QSPR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自相关拓扑指数作为分子描述符,研究了多关苯类化合物的水溶解性与分子结构的宣关系。将遗传算法(GA)引用于本研究中的特征提取,并将神经网络法用于数学建模,与相应体系的水溶解性进行相关分析时发现,自相关拓扑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基于GA算法提取的参量用于神经网络法研究得到较优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表征脂肪醇的性质,根据脂肪醇分子的拓扑结构特点构建了脂肪醇的距离矩阵,并将距离矩阵的最大本征值定义为拓扑指数A,并计算了60余种脂肪醇分子的拓扑指数A.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空腔表面积(CSA)、折光指数(nD)、溶解度(lgSw)以及辛醇/水分配系数(lgKw)等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的QSPR模型.结果表明,这些物理化学性质与拓扑指数A,均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所建QSPR模型方程稳定性良好,预测能力强,如实反应了这些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可用于其它物理化学性质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根据分子拓扑理论,提出1种新的多氯联苯(PCBs)化合物分子中,顶点原子(基团)点价值δ_i的计算方法,据以构建分子的结构参数——拓扑距离特征指数(TDEI);同时考虑分子体积以及氯原子在苯环上的位置和数目对PCBs性质的影响,引入分子体积参数(V_R)和基团定位指数(D),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别建立了PCBs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_(OW))和水溶解度(-lgS_w)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72和0.9730,均优于前人的工作。利用模型预测另外7个PCBs分子的lgK_(OW)和-lgS_W,预测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茉莉酸类化合物的QSPR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茉莉酸是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及抵御外界侵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Cerius.分子模拟软件,分别用遗传算法和遗传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所得模型通过显著性及预测能力的检测.结果表明,预测性能较好,对合成不同结构的茉莉酸类化合物,从中筛选出活性较高的植物诱抗剂,以及开发新型的能激发植物自身免疫系统起作用的无污染、高效率的生态农药,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无公害治虫新途径,符合可持续控制农业病虫害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用于QSPR/QSAR的自相关拓扑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更深入地认识取代芳烃的活性/性质与结构间的关系,建立有意义的构效关系模型,定义表征原子活性/性质的特征值为Ei,由Ei建立取代芳烃的自相关拓扑指数F(t)。其中的F(1)与取代芳烃的8种理化性质、lgKow、急性毒性等均有良好的相关性。本文计算方法简单,所需参数易得,预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计算了不饱和烃(烯烃、炔烃、烷基苯)的J指数,并结合最大距离度Sj^max研究了J指数分别与不饱和烃的△Hf(g)^0、△S(g)^0、△Gf(g)^0、ω、tb等一系列分子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和选择性,用计算机回归方法构建了计算不饱和烃的不同理化性质的最优经验公式,结果显示,其相关性和选择性均优于文献。  相似文献   

10.
应用量子化学HF/3-21G从头算法计算得量子化学参数,研究一些有机锡化合物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结果表明:有机锡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_(ow))与分子极化率和分子范德华体积有关,而有机锡化合物对巨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则与分子最高占用轨道能和分子水化能有关,并建成它们的构效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用理论线性溶剂化能关系建立了两类局部麻醉药物 (咪唑烷二酮类和苄醇类 )的结构—疏水性关系。结果表明 :分子的体积越大 ,两类化合物的亲脂性越强。另外 ,对咪唑烷二酮而言 ,分子的氢键碱度与其LogP值呈负相关 ,而苄醇类化合物的氢键酸度越大 ,对亲脂性越有利。  相似文献   

12.
沈中  常义林  崔灿  张新 《计算机学报》2007,30(4):569-578
由节点的位置和传输范围确定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的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拓扑控制通过调节节点的传输功率能够优化网络的性能,减少节点的功率消耗,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文中提出一个分布式的拓扑控制算法,由该算法产生的拓扑结构具有最小能量特性,并且在网络的组成发生动态变化时,算法可以以响应的方式维护全网的连通性和全局的最小能量特性.该算法不仅适用于同质的无线Ad Hoc网络,也适用于异质的网络.仿真研究表明,提出的算法在平均节点度、传输功率的效率以及响应拓扑变化的平均节点数等方面均优于基于直接传输区域的拓扑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从溶解度参数的角度考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溶剂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水的溶解度参数1与温度成反比,但当温度高及723.15 K时,变化趋于平缓;2与压力成正比,在临界点(647.45 k,22 MPa)附近对压力特别敏感;超临界水的溶解度参数与密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舰用主汽轮机组的工作环境特性,基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建立冷凝器工作特性模型,并运用Matlab/Simulink进行求解,定量分析了海水温度变化对舰用冷凝器压力、主汽轮机组功率和舰船航速的影响。研究成果对如何充分发挥装备的最大使用效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HEPT类化合物(1-[(2-hydroxyethoxy)methyl]-6-(phenylthio)-thymine derivatives)是一类抗爱滋病的新药,本文用CoMFA(Coma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sis)方法对34个HEPT类化合物的三维关系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较好的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评估系统抗攻击能力的角度来研究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本文从选取影响抗攻击能力的指标入手,借助网络熵差法,构建了抗攻击能力评估系统和相应的模型。为评价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广泛的使用,矿物油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通过检测芳香族化合物来判定水中油的含量在环境检测中得到了广泛认可,该文提出并研究设计了基于荧光分析法的芳香烃光学检测系统,它具有测量精度高,误差小,操作简单,环保无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Ad hoc网络中的通信冲突和能源受限问题,描述空间干扰的成因和空间复用率的大小,并分析如何设置发送功率将信号接收功率控制在合适区间,以实现空分复用优化。通过NS-2下的仿真实验,分析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冬小麦和土壤地面反射波谱测试数据,计算了在卫星高度上与卫星磁带数据相对应波段的辐亮度值,对NOAAAVHRR和TM某些通道的差值绿度植被指数DVI、归一化绿度植被指数NDVI和比值绿度植被指数RVI的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目前采用TMDVI_(4,3)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和NOAANDVI_(2,1)区分植被和土壤背景的有效性。同时在冬小麦种植面积和长势监测方面提出了一些新建议。  相似文献   

20.
Digital top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digital images. In most of the literature, a digital image has been endowed with a graph structure; the vertices being the points of the image, and the edges giving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points. This has enabled the use of combinatorial methods to provide theorems and proofs for basic topological results. However, these methods have been shown to be inadequate for a full discussion of object thinning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also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topological theory in dimensions higher than three. This has led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algebraic topology as a means of providing results in digital topology; this paper surveys the results so far obtained, and shows how they relate to classical algebraic topology, and to digital topology as it has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