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临近城市的河流体系深深地威胁到人类的安全,惠阳区淡水河受到洪水的影响,对两岸居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流域原有的防洪排涝工程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针对流域现状,基于洪水分析法,对淡水河分洪前和分洪后两种情况历年来的洪水流量进行计算分析,并结合计算结果在防洪区规划新建土堤和阻水建筑物,对排涝区的水闸和泵站进行重建等,提升了流域防洪排涝的能力,为城市河流规划治理提供了可靠经验。  相似文献   

2.
鲍建腾  唐仁  刘涛 《江苏水利》2021,(11):57-60
新孟河工程在防御台风"烟花"期间首次调度运用,行洪历时12 d,外排洪水5500万m3,有效提高了流域和区域的防洪排涝能力,减轻了太湖湖西地区以及大运河防洪压力,发挥了巨大防洪排涝效益.在总结新孟河工程调度运用的启用背景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了启用效益分析,并研究提出相关优化运用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完善北京市防洪排涝体系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7,(2):28-33
通过分析北京市历史及近期降雨、洪涝灾害特点,针对现状防洪排涝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完善北京市防洪排涝体系的三个关键问题:确定建设的总体思路、调整完善主要流域防洪排涝格局、明确防护对象及防洪排涝工程标准体系。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确定北京市防洪排涝总体思路为"流域控制、分区防守、洪涝兼治、化害为利";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根据流域发展情况,调整永定河、北运河两大重要流域的防洪排涝系统格局;针对中心城、副中心等重要保护区域,对主要干流河道防洪标准体系进一步调整、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建城河流域内涝区数量多且布局分散的问题,提出分片式分排与集中式汇排两种防洪治涝方案。通过建立建城河流域水动力学模型,计算设置不同泵站规模条件下各分散涝区最高水位,分析泵站在治涝体系中的作用并比较不同方案的工程投资,综合提出建设规模与排涝效果相匹配的防洪治涝措施,从而为完善建城河流域防洪排涝体系及解决类似的工程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防洪排涝站是河道治理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建筑物,合理设计防洪排涝站可以提高整个治理工程的防洪排涝效益,以冷绛河治理工程为例,从泵站选址、设计参数选取、结构设计、防渗设计以及稳定性分析几个方面对防洪排涝站设计进行研究,可为类似河道治理工程中防洪排涝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奎濉河近期治理工程是国家治淮19项重点工程之一。2007年7月,流域内降50年一遇暴雨,工程经历洪水考验,防洪、排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溪源溪流域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涉及福建省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以及闽侯上街约50万师生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体系由"一堤一库二洞、三河三站四闸"组成,但目前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快完善溪源溪流域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流域防洪排涝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组建流域管理机构,切实提高区域防洪防涝保障能力,同时积极探索水管事业单位改革新路。  相似文献   

8.
南岗河(广深公路至河口段)堤岸未达标,两岸局部区域仍存在着防洪排涝安全隐患,当发生暴雨又遭遇东江高潮位时,洪涝灾害经常发生。为保障流域防洪体系封闭,并进一步提升流域防灾能力,亟需对河涌开展防洪排涝综合整治。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在分析建设条件基础上,对堤防、水闸和泵站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对堤防和水闸进行了结构稳定计算。工程的实施,可为我国城市感潮河道的防洪排涝整治积累一定的现实经验。  相似文献   

9.
《治淮》2013,(11):4-6
长淮欢畅沐春风,流域治理再升帆。随着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全面建成,淮河流域防洪能力明显提高,防洪减灾效益显著,水利工程为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防洪保安的需求不断提高,目前淮河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显得仍不完善,突出表现为:行蓄洪区人口众多和建设滞后、平原洼地排涝能力偏低、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并存、水利管理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切实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全面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国务院正式批复《淮河流域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又发布了《进一步治理淮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继续巩固治淮建设成果,构建更为完善的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为流域经济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杭州江北主城区涝灾成因和区域防御总体能力,优化城区排涝格局,提出城市包围方案,为开展新一轮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治理工程提供决策参考。基于区域已有的杭嘉湖区域水利综合规划、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利专项规划等推荐的水利防洪排涝工程基础上,采用一维河网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建立杭嘉湖东部平原防洪水利计算模型,计算城市包围方案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北控线建闸建泵并进行优化调度,杭州江北主城区既能满足排涝标准,主动防御,又能最大程度减轻对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兼顾流域防洪。该研究成果对确定城市防洪排涝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