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敏  王玉  汪海 《金属学报》2005,10(6):633-636
目的: 研究新结构类型的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KCO)、抗高血压新药埃他卡林(iptakalim, Ipt)对胃、回肠和膀胱等非血管平滑肌舒张作用的影响, 并比较Ipt 与其结构完全不同的KCO 、氰胍类的吡那地尔(pinacidil, Pin)和苯并噻二嗪类的二氮嗪(diazoxide, Dia)舒张作用的差异, 为进一步明确Ipt 舒张作用的选择性特征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胃底、回肠和膀胱肌条3种组织, 以10-5 mol·L-1乙酰胆碱预收缩, 观察不同浓度的药物对它们的舒张作用。结果: Ipt 在10-8 ~10-4mol·L-1范围内对3 种组织均无显著的舒张作用;Pin 在10-8 ~ 10-4 mol·L-1 范围内对胃底条和膀胱平滑肌等均无显著的舒张作用, 但在10-5和10-4mol·L-1时对回肠的舒张率分为28.8 %和51.9 %,诱发显著的舒张作用;Dia 对3 种组织的作用与Ipt相似, 均不引起明显的舒张作用。结论: Ipt 不影响胃、回肠和膀胱的舒张作用, 选择性优于Pin, 与Dia相似;化学结构类型不同的KCO 对回肠、胃和膀胱的作用既相似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盐酸埃他卡林(Ipt) 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电镜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检测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法, 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cl-2 、Bax 表达的改变。结果: Ipt 10 μmol·L-1可减轻缺氧诱导的细胞染色质浓缩现象, 逆转缺氧诱导的Bcl-2表达的下调, 对Bax 表达无显著影响;Ipt (0.1~10 μmol·L-1) 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凋亡细胞百分率, 以10 μmol·L-1 浓度组效果最好, 其作用可被ATP 敏感性钾通道特异性阻断剂格列本脲(Gli) 所拮抗。结论: Ipt 对缺氧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ATP 敏感性钾通道、Bcl-2 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柴怡  丁建花  李皓  胡刚 《金属学报》2005,10(4):377-381
目的: 研究 KATP 通道开放剂盐酸埃他卡林(iptakalim hydrochloride, Ipt) 对 H2O2 所致 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培养的PC12细胞, MTT 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HPLC 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谷氨酸(Glu) 的含量, 荧光法测定胞内钙离子([Ca2+]i) 浓度。结果: Ipt 可浓度依赖性的拮抗H2O2 介导的细胞毒性, 提高细胞生存率, 降低胞外Glu的释放以及胞内 Ca2+ 浓度。该保护作用可被200 μmol°L-1 5-HD(线粒体K ATP 通道阻断剂) 部分拮抗。结论: Ipt 可拮抗 H2O2 介导的细胞损伤作用, 该保护作用可能与线粒体ATP 敏感性钾通道相关。  相似文献   

4.
沈红  王虹  解卫平  胡刚 《金属学报》2004,9(4):389-393
目的:研究慢性低氧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ATP 敏感钾通道(KATP) mRNA 表达的影响及新型KATP开放剂盐酸埃他卡林的作用。方法:SD 雄性大鼠16 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低氧组、低剂量治疗组(盐酸埃他卡林0.75 mg·kg-1 ·d-1, ig)、高剂量治疗组(盐酸埃他卡林1.5 mg·kg-1·d-1, ig) 。将低氧组和治疗组大鼠放入常压低氧舱制备动物模型;采用RT-PCR 技术, 分析各组肺动脉主干平滑肌KATP mRNA表达。结果:低氧组SUR2 mRNA 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 高剂量治疗组SUR2 显著高于低氧组, 各组Kir 6.1 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低氧抑制KATP 通道表达, 而盐酸埃他卡林能提高表达, 可从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上理解该药物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颖丽  汪海 《金属学报》2004,9(2):130-135
目的: 研究盐酸埃他卡林(Ipt) 对脑神经元谷氨酸受体功能及突触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记录Ipt 对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谷氨酸或天冬氨酸(NMDA) 诱发电流及神经元突触后电流的影响。结果: Ipt (1 ~ 100 μmol·L-1) 可浓度依赖性地对抗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谷氨酸或NMDA 诱发电流, 并为ATP敏感性钾通道拮抗剂格列本脲30 μmol·L-1所对抗。Ipt 抑制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形成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降低其发放频率, 抑制其电流幅度;但对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Ipt 可阻断脑神经元谷氨酸受体功能, 抑制脑神经元谷氨酸的兴奋性突触传递, 其作用与ATP 敏感性钾通道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盐酸埃他卡林(iptakalim hydrochloride, Ipt) 对[3H] P1075 与血管平滑肌ATP 敏感性钾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KATP) 结合和解离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方法: KATP 开放剂[3H] P1075与大鼠去内皮主动脉平滑肌特异性结合与解离的动力学试验。结果: Ipt 预先与主动脉平滑肌孵育后,[3H] 1075 的结合速率减慢, 结合幅度降低, 平衡结合常数KA 降为对照组的28.3 %(P<0.01);结合[3H] P1075 的解离速率增快, 解离幅度增加, 平衡解离常数KD 则较对照组增加3.53 倍(P<0.01) 。在相同条件下, KATP开放剂吡那地尔(pinacidil, Pin) 的作用与之相似, KA值降为对照组的35 %(P<0.01),KD 值较对照组增加2.88 倍(P<0.01) 。结论: Ipt与KATP开放剂Pin的作用相似, 两者均可变构调节KATP,抑制其与开放剂的结合过程, 促进其解离过程。  相似文献   

7.
薛浩  高敏  刘国树  汪海 《金属学报》2005,10(5):489-493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盐酸埃他卡林(iptakalim hydrohloride, Ipt) 对自发 性高血压大 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肾组织 KATP 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 SHR 于第 12 周龄进入实验, 实验设 Ipt 1、3 和 9 mg°kg-1°d-13 个剂量组, 盐酸苯那普利(benazepril) 3 mg°kg-1°d-1治疗组及 SHR 空白对照组, 另设同周龄同种属正常血压大鼠(wistarKyoto rat,WKY) 为正常对照组, 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 12周, 观察盐酸埃他卡林对血压和肾组织 K ATP亚型表达的影响。结果: SHR肾组织SUR2、Kir6.1、Kir1.1 mRNA 表达较WKY 大鼠明显升高, 盐酸埃他卡林 1、3、9 mg°kg-1°d-13 个剂量组治疗后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同时下调肾脏高表达的 Kir6.1、Kir1.1mRNA 水平, 而对 SUR2 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盐酸埃他卡林对 SHR 降压治疗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影响Kir6.1、Kir1.1 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血管的直接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Powerlab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依那普利对去甲肾上腺素(NE) 和KCl预收缩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 观察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 10-4 mol/L) 和吲哚美辛(10-8 mol/L) 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在内皮完整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 依那普利(10-9~10-4 mol/L) 对NE(10-5 mol/L) 或KCl (20 mmol/L)引起的收缩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去内皮后, 依那普利的舒血管作用显著减弱。在内皮完整的血管环, L-NAME (10-4 mol/L) 和吲哚美辛(10-8 mol/L) 对依那普利的舒血管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依那普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此作用具有内皮依赖性, 与内皮产生的NO 和前列环素(PGI2)有关。  相似文献   

9.
包许  李晨辉  徐珺  吴玉林 《金属学报》2012,17(9):1001-1006
目的 研究川阿格雷钠(MC-002)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测定川阿格雷钠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高钾预收缩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并观察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亚甲蓝、吲哚美辛、格列本脲、蜂毒明肽、氯化钡和4-氨基吡啶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 川阿格雷钠(3~300 μmol/L)能浓度依赖性地舒张NE预收缩的完整血管环,去内皮、亚甲蓝孵育和吲哚美辛孵育均能显著抑制其舒血管作用(P<0.05,P<0.01),L-NAME孵育无显著影响。川阿格雷钠拮抗高钾诱导完整血管环收缩的作用被格列本脲(ATP敏感型钾通道KATP抑制剂)和蜂毒明肽(小传导性钙激活型钾通道SKCa抑制剂)显著降低(P<0.01),氯化钡和4-氨基吡啶无显著影响。川阿格雷钠使NE预收缩的血管平滑肌的钙浓度-收缩曲线下移、右移,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 川阿格雷钠可能通过内皮细胞的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和环氧合酶途径、开放KATP和SKCa引起平滑肌细胞膜超极化以及减少钙内流而松弛血管。  相似文献   

10.
王桂英  龙超良  汪海 《金属学报》2004,9(3):253-256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种类的钾通道开放剂(potassium channel openers, KCOs) 埃他卡林(Iptakalim,Ipt) 和吡那地尔(pinacidil, Pin) 联用降压作用的特征。方法:用无创性套尾法观察药物对清醒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Pin 在2.0 和4.0 mg·kg-1剂量下, 可剂量依赖性降低清醒大鼠的血压, 加快其心率。Ipt 在2.0, 4.0 和8.0 mg·kg-1剂量下, 可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 但不影响心率。Ipt (2.0 ~8.0 mg·kg-1) 与Pin(4.0 mg·kg-1) 合用时, 其降压作用产生协同效应, 但加快心率的作用与Pin 相同。结论:Ipt 和Pin 降压特点不同, 二者联用的降压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氢化可的松对Jurkat 细胞调节性体积减小(regulatory volume decrease, RVD)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通过Motic Images Advanced 3.1软件系统实时监测细胞体积的变化, 并通过3H 掺入实验观察Jurkat 细胞增殖。 结果 氢化可的松对Jurkat细胞RVD 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在10-4和10-3 mol·L-1时可以明显抑制Jurkat 细胞的RVD,而在10-9、10-7 和10-5 mol·L-1 时对Jurkat 细胞的RVD 没有明显影响。钾通道阻断剂奎宁(quinine)亦可以抑制Jurkat 细胞的RVD。氢化可的松和奎宁在10-3mol·L-1均可明显抑制Jurkat 的增殖(包括自然增殖和Con A 诱导增殖)。 结论 氢化可的松对Jurkat细胞RVD 的抑制可能是通过钾通道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对大鼠离体心室肌细胞钙瞬变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单细胞动缘探测系统和双激发荧光光电倍增系统观察山莨菪碱对大鼠离体心室肌细胞钙瞬变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应用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受体的激动剂或拮抗剂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山莨菪碱1 ×10-9 、1 ×10-7 、1 ×10-5 mol·L-1可直接抑制心室肌细胞钙瞬变和收缩功能;卡巴胆碱可以消除山莨菪碱的作用, 而IP3 受体阻断剂肝素(1 ×10-6 mol·L-1) 和细胞膜电压依赖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1 ×10-6 mol·L-1) 可以减弱山莨菪碱的作用。结论: 山莨菪碱抑制心室肌细胞钙瞬变和收缩功能可能与其阻断M 受体、抑制细胞内钙库钙离子释放和经过电压依赖型钙离子通道的钙离子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A(PKA)及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和蛋白脱磷酸化物质对大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电流($I_{KATP}$)的影响,探讨克罗卡林(cromakalim)开放ATP敏感性钾通道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I_{KATP}$。结果 在37℃时克罗卡林(1μmol·L-1)可阻断ATP的抑制作用,诱导出$I_{KATP}$。PKA抑制剂PKI(6~22)amide(1μmol·L-1),可模拟克罗卡林的作用,激活$I_{KATP}$;而PKC抑制剂calphosticC无此作用。同时还观察到蛋白脱磷酸化物质butanedioemonoxime(BDM,5mmol·L-1)也可诱发出$I_{KATP}$。结论 克罗卡林开放$I_{KATP}$机制与抑制PKA的活性有关,而与PKC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体外比较单用及合用溴化异丙托品和沙丁胺醇对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钾诱导的离体豚鼠气管条收缩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溴化异丙托品孵育前后组胺、乙酰胆碱、KCl 诱发的豚鼠离体气管条的收缩;用沙丁胺醇孵育前后组胺、KCl 诱发的豚鼠离体气管条的收缩;溴化异丙托品和沙丁胺醇合用对组胺、乙酰胆碱和KCl 诱导的豚鼠气管条收缩的影响。结果: 乙酰胆碱、组胺诱导离体豚鼠气管条收缩, 呈典型的剂量反应效应, pD2 (达到50 %最大反应的激动剂浓度) 分别为5.97 ±0.21, 6.48 ±0.54,用溴化异丙托品孵育后, 其量效曲线压低, pD′2 (拮抗剂效价强度) 分别为7.99 ±0.34, 7.37 ±0.36;加用沙丁胺醇后, 其量效曲线进一步压低。组胺10-8mol·L-1 引起豚鼠气管条收缩, 10-4mol·L-1 达最大反应, pD2 为6.60 ±0.70;用沙丁胺醇孵育后,其量效曲线压低, pD′2 为6.06 ±0.27 。加用溴化异丙托品6 ×10-8 mol·L-1孵育后, 其量效曲线明显压低(P<0.01) 。氯化钾6 0 mmol·L-1 诱导气管条收缩, 溴化异丙托品和沙丁胺醇抑制其收缩, 其IC50(抑制50 %最大反应的拮抗剂浓度) 分别为4.78 ×10-6, 3.18 ×10-6 mol·L-1 。两者合用, 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1) 。结论: 溴化异丙托品和沙丁胺醇均能抑制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钾诱导的离体豚鼠气管条收缩, 两者合用比单一应用具有更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庆荣 《金属学报》2002,7(1):24-26
目的: 研究阿米替林(Ami) 对谷氨酸损伤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 分离培养15~ 18 d 胎龄的大鼠神经细胞, 加入谷氨酸(Glu), 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 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 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观察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及阿米替林的保护作用。 结果: 加入谷氨酸后, 神经细胞出现明显损伤性变化, 死亡率升高, 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 一氧化氮(NO) 含量增加, 细胞匀浆中丙二醛(MDA) 生成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含量明显减少。Ami 10-8~10-6 mol·L-1 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 Ami 对谷氨酸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