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3, 4, 5, 6-四羟基口山酮对高糖所致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 用高浓度葡萄糖(25mmol°L-1) 孵育24 h, 检测乙酰胆碱诱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用高浓度葡萄糖(30 mmol°L-1) 培养48 h, 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 活性、一氧化氮(NO) 及细胞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 含量。结果:3, 4, 5, 6-四羟基口山酮(1、3 和10 μmol°L-1) 能显著抑制高糖所致的舒血管效应减退, 并且呈剂量依赖性。3, 4, 5,6-四羟基口山酮(1、3 和10 μmol°L-1) 能显著抑制高糖所致的内皮细胞LDH 泄漏、NO 释放和MDA 生成的增加。结论:3, 4, 5, 6-四羟基口山酮对高糖所致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有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米帕明(Imi) 对培养大鼠神经细胞缺血和谷氨酸(Glu) 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 15~ 18 d 胎龄的大鼠神经细胞, 用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 合并培养基缺糖模拟细胞缺血性损伤;加入Glu 模拟兴奋毒性损伤, 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变化, 观察缺血和Glu 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及 Imi 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及 Glu 引起神经细胞明显损伤性变化, 死亡率升高, 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含量升高, 细胞匀浆中丙二醛生成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减少。Imi 10-8 ~ 10-6 mol·L-1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 :Imi 对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及钙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徐庆荣 《金属学报》2002,7(1):24-26
目的: 研究阿米替林(Ami) 对谷氨酸损伤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 分离培养15~ 18 d 胎龄的大鼠神经细胞, 加入谷氨酸(Glu), 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 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 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观察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及阿米替林的保护作用。 结果: 加入谷氨酸后, 神经细胞出现明显损伤性变化, 死亡率升高, 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 一氧化氮(NO) 含量增加, 细胞匀浆中丙二醛(MDA) 生成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含量明显减少。Ami 10-8~10-6 mol·L-1 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 Ami 对谷氨酸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致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制备大鼠胸主动脉环, 观察木犀草素对叔丁基过氧化氢所致血管张力变化的影响;再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 观察木犀草素对其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活力的影响, 并用 RT-PCR 检测 eNOS 和COX-1 mR-NA 的含量变化。结果: 木犀草素能够浓度依赖性地对抗叔丁基过氧化氢导致的血管舒张功能损伤及细胞损伤作用, 且浓度依赖性地减弱叔丁基过氧化氢对内皮细胞eNOS mRNA 表达抑制的影响。结论: 木犀草素是一种有效的舒血管物质, 它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并可能通过维持eNOS 活性等血管内皮途径舒张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复方沙棘颗粒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谷氨酸(Glu) 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1 d) 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加入Glu 模拟兴奋性损伤,MTT 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比色法测定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 含量, 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GSH-Px) 活性、丙二醛(MDA) 含量。结果: 细胞经Glu 损伤后,上清LDH 含量、细胞中MDA 含量显著增加, SOD 和GSH-Px 活力明显下降。复方沙棘处理组可有效防止上述改变。结论: 复方沙棘颗粒可有效保护由Glu 引起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其机理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魏酸乙酯的药理活性及其机制。方法: 在兔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中加入阿魏酸乙酯和阿魏酸,用ADP诱导血小板的集聚,用TYXN-91 智能血液凝集仪观察血小板聚集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小板细胞聚集时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情况。制备CCl4 肝损伤小鼠模型,取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取肝组织测定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不同浓度的阿魏酸乙酯,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百分数均显著高于等浓度的阿魏酸(n=8,P<0.05)。在阿魏酸乙酯作用下ADP诱导的血小板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的变化(ΔFI)为4.6 ±1.7,明显低于对照组ΔFI 值(10.3 ±2.6,n=8,P<0.01)。阿魏酸乙酯可使肝损伤小鼠组织MDA、血清ALT、AST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肝组织的SOD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魏酸乙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对CCl4 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均比阿魏酸强。  相似文献   

7.
毛利飞  霍伟敏  柳军  尚靖 《金属学报》2012,17(7):727-731
目的: 利用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和鹌鹑饵食性高脂血症模型,研究β-榄香烯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方法: 采用过氧化氢(H2O2)建立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0.1、1、10 mg/L)β-榄香烯对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影响;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鹌鹑高脂血症模型,观察β-榄香烯对鹌鹑血清SOD活性、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 结果: β-榄香烯可降低内皮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β-榄香烯升高鹌鹑血清中SOD活性和NO含量,降低MDA水平。 结论: β-榄香烯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8.
邹军  王虹  冯丹 《金属学报》2005,10(2):180-18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 [Ang-(1-7)] 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 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4 组:对照组, AngII 组, Ang-(1-7) 组, AngII+Ang-(1-7) 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HUVECs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UVECs 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 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 II(0.1 μmol°L-1)显著增加HUVECs LDH 漏出(P<0.01)、ET-1 分泌(P<0.01) 和HUVECs 凋亡率(P<0.01), 显著减少NO 的含量(P<0.05);Ang-(1-7)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了Ang II 的促LDH 漏出、ET-1 分泌、增加细胞凋亡等作用, 同时明显促进HUVECs 的NO 释放;单用Ang-(1-7) 对HUVECs 无明显影响。结论:Ang-(1-7)可抑制Ang II 所致的体外培养HUVECs 损伤, 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deproteinized extract of calf blood, DECB) 对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培养的心肌细胞为模型, 在缺氧再给氧损伤细胞后, 观察心肌细胞活力及搏动频率的变化, 测定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的含量。结果:DECB 0.1 及0.3 g·L-1可以提高损伤后心肌细胞的活力, 提高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 并使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DECB 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培养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DG20mg·kg-1组。每组10只。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损伤模型,再灌注60min后分别用比色法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磷酸腺苷酶(ATP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结果: DG能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SDH的活性(P<0.05,P<0.01),提高SOD和ATP酶活性(P<0.05,P<0.01),并减少心肌CPK和LDH的释放(P<0.05,P<0.01)。结论: DG具有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增强心肌细胞SOD、SDH和ATP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 H2O2 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 H2O2 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的模型,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MTT 法判断细胞的存活率, LDH 法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结果: 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能明显改善 H2O2 导致的细胞甲瓒减少, 大豆异黄酮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 H2O2 处理组(P<0.01);而 LDH 漏出率则明显低于H2O2 处理组(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 H2O2 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雁  陈敏珠 《金属学报》2000,5(4):294-297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TEA)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Ⅳ型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CCl 4 和H 2O 2体外分别诱导肝细胞损伤,检测肝细胞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培养上清液中天门冬氨酸转换酶(AS T)和/或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水平。结果 (1)TEA(5~80 mg·L-1)可明显降低或恢复由CCl4升高的肝细胞MDA 含量及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ST水平,还可使CCl4降低的肝细胞GSH 含量和GSHpx 活性升高或恢复;(2)TEA(5~80 mg·L-1)可使H2O2升高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水平和肝细胞MDA含量明显降低或恢复,还可使H2O2降低的肝细胞GHS含量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或恢复。结论 提示TEA 对体外肝细胞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氯苄四氢小檗碱对过氧化氢(H2O2)引起无血清培养的小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增殖、坏死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 以噻唑兰(MTT) 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 含量及凋亡细胞百分率、增殖率;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细胞凋亡过程中DNA 断裂程度。结果: H2O2 诱导无血清培养的内皮细胞凋亡, 氯苄四氢小檗碱可显著降低内皮肌细胞中凋亡细胞百分率, 并抑制其增殖, 也减少凋亡细胞DNA 断裂, 同时也减少其引起的平滑肌细胞坏死。结论: 氯苄四氢小檗碱可对抗H2O2 引起的无血清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增殖及坏死。  相似文献   

14.
柴怡  丁建花  李皓  胡刚 《金属学报》2005,10(4):377-381
目的: 研究 KATP 通道开放剂盐酸埃他卡林(iptakalim hydrochloride, Ipt) 对 H2O2 所致 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培养的PC12细胞, MTT 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HPLC 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谷氨酸(Glu) 的含量, 荧光法测定胞内钙离子([Ca2+]i) 浓度。结果: Ipt 可浓度依赖性的拮抗H2O2 介导的细胞毒性, 提高细胞生存率, 降低胞外Glu的释放以及胞内 Ca2+ 浓度。该保护作用可被200 μmol°L-1 5-HD(线粒体K ATP 通道阻断剂) 部分拮抗。结论: Ipt 可拮抗 H2O2 介导的细胞损伤作用, 该保护作用可能与线粒体ATP 敏感性钾通道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肖健  李校  郭建红  周仲楼 《金属学报》2005,10(12):1376-1380
目的: 研究姜黄素(Cur) 对过氧化氢(H2O2) 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 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胎盘兰计数法分组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加入姜黄素后对H2O2 诱导的ECV304 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试剂盒检测一氧化氮(NO) 、丙二醛(MDA) 含量及超歧化物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还原酶(GR) 活性的变化。结果: 姜黄素0 ~ 100μmol·L-1 与H2O2500μmol·L-1同时作用5 h,随姜黄素浓度升高细胞存活率升高;25 ~ 100μmol·L-1姜黄素预先作用1 h,再换为H2O2 500μmol·L-1作用4 h,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H2O2500μmol·L-1 作用4 h,再加入25 ~ 100μmol·L-1姜黄素作用1 h,细胞存活率也升高。姜黄素对H2O2 诱导的细胞凋亡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同时作用组、H2O2 先作用组S 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姜黄素先作用组S 期细胞所占比例下降。同时作用组、H2O2 先作用组的SOD 、NO 、Gr水平相对升高,MDA 水平下降,姜黄素先作用组的SOD 、NO 、Gr水平相对下降,MDA 水平升高。结论: 姜黄素对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 有双重效应,即有保护效应也有细胞毒效应,与其作用时间点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H2O2)对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L)的影响。方法: 用急性酶解法获得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钙通道电流,观察5mmol·L-1H2O2引起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Ica,L改变。结果: 在5mmol·L-1H2O2作用下,大鼠心室肌细胞Ica,L峰值电流密度从4.89±0.52pApF增加至9.80±0.65pApF(P<0.05,n=10),电流-电压曲线下移,但激活电位、峰电位和翻转电位无明显改变;H2O2对Ica,L激活时间常数-电压曲线无明显影响,但可使其灭活时间常数-电压曲线明显向上移;H2O2对Ica,L稳态激活曲线无明显改变,但可使其稳态失活曲线明显左移,V0.5从(-26.85±5.3)mV左移至(-37.20±4.5)mV(P<0.05,n=5)。结论: H2O2可以增加大鼠心肌细胞Ica,L,且使其失活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4 种归肝经明目中药车前子、青葙子、菊花和熟地对实验性氧化损伤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 LEC)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 的调控。方法:将SD 大鼠双眼随机分成7组: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H2O2)组、吡诺克辛(PS)组、车前子组、青葙子组、菊花组和熟地组。无菌操作摘除眼球并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晶状体, 使晶状体孵育在300 μmol·L-1 H2O2 培养液中复制LEC 凋亡模型, 同时采用4 种归肝经明目中药干预, 置二氧化碳培养箱共同孵育24 h 。取晶状体前囊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 和Bax 的蛋白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SD 大鼠LEC 中Bcl-2 和Bax 均有表达, Bcl-2 表达较Bax 表达强;H2O2组Bcl-2 表达显著下调, Bax 表达显著上调(P <0.01),Bcl-2/Bax 比率下降;与H2O2 组比较, 4 种归肝经明目中药可明显上调Bcl-2 表达, 下调Bax 表达(P <0.01),Bcl-2/Bax 比率上升;PS 与4 种归肝经明目中药的调节作用相似, 但弱于4 种归肝经明目中药的作用(P <0.05)。结论:4 种归肝经明目中药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 和Bax 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LEC 凋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内 Ca2+ 、环磷酸腺苷(cAMP) 、环磷酸鸟苷(cGMP) 的影响, 从细胞信号转导角度揭示天然药物防治白内障的细胞和分子学机制。方法: 采用牛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晶状体上皮细胞(LEC) 原代和传代培养, 以含有过氧化氢(H2O2) 的培养液孵育 LEC复制氧化损伤模型, 并加入阿魏酸钠单体共同孵育。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兰(MTT) 比色测定法观察在不同时间和浓度条件下 LEC 活性变化, 采用荧光分光光 度 计 测 定 不 同 时 间 细 胞 内 钙 离 子 浓 度([Ca2+]i) 以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时间 LEC内cAMP 、cGMP 的含量变化。结果: H2O2 组可引起LEC 吸光度值(A)明显下降(P<0.01), 阿魏酸钠能明显增强氧化损伤的LEC活性, 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氧化损伤的 LEC[Ca2+]i 升高(P<0.01);阿魏酸钠可以降低由 H2O2 引起的细胞[Ca2+]i 的升 高, 并呈时间-效应关系。H2O2 组cAMP 浓度升高;cGMP 浓度下降(P<0.01);阿魏酸钠使 cAMP 水平下调, cGMP 水平上升(P<0.01), 并呈时间-效应关系。结论: 阿魏酸钠可明显抑制 LEC氧化损伤及凋亡,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钙信号系统、cAMP 信号系统、cGMP 信号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来调节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