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微胶囊化红磷阻燃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红磷(Pn)是磷原子聚合体组成的产物,是黄磷在隔绝空气下加热转化而制得的紫红色无定形粉末。无毒无臭,着火点为240℃,具有阻燃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未进行表面处理的红磷用作阻燃剂时存在如下缺点:(1)红磷暴露在空气中,将和空气中的水分作用而发生氧化还原不均化反应,在红磷粒子表面上形成磷的氧化物或酸,同时放出剧毒的磷化氢。由于这种反应伴随放热,在大量储存时,会因内部高热而自燃。(2)红磷对热、摩擦和冲击相当敏感,在树脂或橡胶混炼、模塑等工艺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火的危险,且单纯的红磷和基材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4.
无机阻燃剂红磷的微胶囊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论述了将无机阻燃剂红磷微胶囊化处理的特点及方法。微胶囊红磷克服了单纯红磷作为阻燃剂使用时所产生的诸如:易水解,产生有毒的磷,与合成材料相容性差,易产生火灾,爆炸等问题,并列举了微胶囊红磷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6.
微胶囊化红磷阻燃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微胶囊化红磷阻燃剂的性能及其在聚丙烯、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硬质聚氨酯泡沫、聚乙烯、聚酰胺等高分子树脂中的应用配方,并说明了微胶囊化红磷阻燃母料的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7.
8.
微胶囊化红磷阻燃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红磷包覆的必要性及包覆方法。分别采用酚醛树脂、脲醋树脂对红磷进行微胶囊化,检测了红磷包覆前后PH3的释放量,研究微胶囊化红磷对MC-尼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红磷阻燃剂的基本特性与应用及微胶囊化技术,研究了微胶囊化技术在红磷阻燃剂中的应用,探讨了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目前所存在的优化包覆、白度、粒度、复配协效、相容性、消烟抑烟、多功能化以及阻燃抑烟机理等问题.综述了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多功能化、超细化、白度化、复配协效、消烟技术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磷酸三聚氰胺聚丙烯酸盐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聚氰胺(MEL)、磷酸(PA)等原料,合成了磷酸三聚氰胺(MP),并将其与聚丙烯酸(PAA)反应,制备了磷酸三聚氰胺聚丙烯酸盐(MPPAA)膨胀型阻燃剂(IFR)。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元素分析(SEM-EDAX)等方法对阻燃剂的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氧指数法、垂直燃烧法、拉力试验等手段检测了环氧树脂(EP)/MPPAA复合材料的阻燃、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原料中—COOH和—NH2的摩尔比为2:1时,MPPAA收率可达到77.7%,其N元素含量约为39.37%;EP/20%MPPAA阻燃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为30%,阻燃等级可达到UL94V-0级;另外,由于形成了互穿聚合物网络(IPN),EP/MPPAA复合材料还具有较高的拉伸性能和韧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膨胀阻燃体系(IFR)对聚甲醛(POM)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不同阻燃体系的阻燃效果、熔体流动速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膨胀阻燃体系能显著提高POM阻燃性能,且POM/红磷/聚酯型聚氨酯/三聚氰胺尿酸盐=65/20/10/5时,综合效果最佳,可以达到离火自熄,点燃过程中形成的炭层明显,而且力学性能降低最少,加工性能最好,增容剂KT 3对体系的增容效果最明显,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氨基树脂膨胀型阻燃剂(AIFR),将其用于环氧树脂(EP)中。采用热重、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阻燃EP的热解性能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AIFR用量为25%时,EP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级,氧指数28.4%;AIFR使EP热解提前,热解活化能降低,剩炭增加,红外光谱中吸收峰强度减弱;AIFR对EP的热解具有催化成炭作用;AIFR阻燃EP具有很好的膨胀发泡效果,剩炭的连续性、韧性和强度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硼-磷-氮协效膨胀型阻燃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聚氰胺(MEL)、磷酸(PA)、硼酸(BA)等为原料,合成了三聚氰胺磷酸盐(MP)和三聚氰胺硼酸盐(MB)中间体,以及三聚氰胺磷酸硼酸盐(MPB)硼-磷-氮协效三位一体膨胀型阻燃剂,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阻燃剂合成的最佳条件。探讨了MPB的元素组成对MPB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氧指数的影响,以及MPB的协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合成MP时,三聚氰胺和磷酸的最佳摩尔比为1:0.5;合成MB时,三聚氰胺和硼酸的最佳摩尔比为10:1;合成MPB-1(以MP为中间体)的最佳质量比为w(MP):w(BA)=3:1;合成MPB-2(以MB为中间体)的最佳质量比为w(MB):w(PA)=0.92:1。MPB-2对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优于MPB-1,这是由于MPB-2中元素组成均衡,使得B-P-N协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含磷钛酸酯偶联剂改性膨胀型阻燃剂及其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磷钛酸酯偶联(剂PTCA)对由三聚氰胺焦磷酸(盐MPP)和季戊四(醇PER)复配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IFR)进行表面改性,并用其制备阻燃聚丙烯(PP)。研究了PTCA用量对PP/IFR共混物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对共混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CA有效改善了IFR与PP基体的相容性,提高了PP/IFR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当PTCA用量为1.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为27.3 MPa和3.2 kJ/m2,分别比未改性的PP/IFR提高了18.7%和6.7%;LOI从未改性PP/IFR的28.5%提高到31.5%,且通过UL94 V-0级;此外,共混物的热稳定性也明显提高,700℃时的残炭率由未改性PP/IFR的8.2%提高到12.1%。 相似文献
16.
酚醛树脂为囊壁的超细微胶囊红磷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怀春;吕通建;许秋菊;孙青峰;韩光喜 《中国塑料》2010,24(6):72-75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酚醛树脂(PF)为囊壁、红磷为囊芯的超细微胶囊红磷(MRP)阻燃剂。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激光粒度分布仪、热重分析对MRP进行表征,测试了MRP的吸湿性、抗氧化性等基本性能,并讨论了制备MR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MRP平均粒径为7.5 μm,表面包覆紧密;着火点提高至485 ℃,且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其吸湿率小于1.8 %,抗氧化性小于7.8 mg/g·h,磷化氢的释放小于3.6 μg/g·h,均比红磷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微胶囊红磷阻燃剂在环氧树脂基电子电气封装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微胶囊红磷对环氧树脂基电子电气封装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抑烟性能的影响。添加微胶囊红磷10份量即可使材料的阻燃性能达UL94V 0级,氧指数(LOI)从19 5上升到28 2;添加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小,随添加量从0增加至14份,材料的拉伸强度略有下降,从48 84MPa下降至46 92MPa;冲击强度有所上升,从9 29kJ·m-2提高到10 28kJ·m-2;弯曲强度先略有上升然后有所降低,从130 2MPa变化至136 6MPa;微胶囊红磷与硼酸锌的复配体系具有很好抑烟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