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例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CT及MRI资料。结果 38例为单发病灶,其中颅骨病变24例,肋骨5例,颈椎3例,腰椎2例,股骨3例,锁骨1例。4例为多发病变,其中颅骨3例,骨盆1例。其CT和MRI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胀或肿块,因部位不同而异。结论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CT及MRI均能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及邻近的组织病变,且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4):120-123
目的:探讨以视功能障碍为主垂体腺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功能障碍为主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结果:26例均主要表现为视功能障碍症状,并有鞍区占位的特定CT征象,均诊断为垂体大腺瘤。结论:要提高对视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垂体腺瘤的认识,鞍区CT检查对其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20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小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小肝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最大斜率法计算小肝癌及肿瘤以外正常肝脏组织的肝动脉血流灌注量(HAF)、门静脉血流灌注量(HPF)及灌注指数(PI),并采用色阶赋值形成灌注影像,获取感兴趣区参数图。结果小肝癌的HAF、PI明显高于同一患者肝肿瘤以外的正常肝脏组织,HPF明显低于同一患者肝肿瘤以外的正常肝脏组织(均P〈0.05)。结论 320排CT灌注成像扫描范围可以覆盖整个全肝,有效地显示小肝癌灌注参数值,对难以诊断的小肝癌提供了早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9):120-125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诊断价值,并对节育器的安全使用进行相关研究。方法:统计6例经超声与CT确诊为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病例资料,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研究防范措施。结果:超声与CT能够明确诊断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并可较好地对补救手术进行指导。结论:超声与CT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前后体检、确诊意外穿孔以及指导补救手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用合适的宫内节育器类型、提高术者操作水平和责任心、保证患者具备合适的身体状况等措施,可防范节育器意外穿孔。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利用256层螺旋CT对32例(48个病灶)肺撕裂伤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23个(62.2%),非胸膜下14个(37.8%);不规则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0个(90.9%),非胸膜下1个(9.1%)。不规则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的发生率高于圆形/类圆形组(χ^2=4.016,P〈0.05)。按照肺撕裂伤的演变形式分为3组,即气囊组(20个)、气液囊组(12个)及血肿组(16个)。其中气囊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4个(70.0%),非胸膜下6个;气液囊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0个(83.3%),非胸膜下2个;血肿组病灶位于胸膜下8个(50.0%),非胸膜下8个,3组病灶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1,P〉0.05)。当周围肺组织实变进一步加重时,气囊或气液囊的最大径较前变小;当周围肺组织实变明显吸收好转后,原来变小的气囊或气液囊又恢复到未发生实变前大小。所有病灶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在复查过程中病灶的最大径没有继续扩大,并且在15~90 d完全吸收。结论肺撕裂伤的3个演变形式为气囊、气液囊、血肿;25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较好地观察肺撕裂伤的位置及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及时正确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敏  周福庆  吴钦  陈燕  张保红  张宁 《矿产勘查》2010,(7):100-101,103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CT和(或)MRI表现,以提高对胆管囊腺占位病变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对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加以讨论。结果 4例中肝左叶2例,肝左右叶均累及1例,胆总管1例。2例组织学类型为胆管囊腺癌,肝左叶1例及胆总管1例为胆管囊腺瘤。胆管囊腺瘤表现为多房性囊性病灶,可见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呈不同程度强化,而胆管囊腺癌除上述表现外,还可见壁结节样强化及壁不规则增厚等改变。胆总管囊腺瘤1例表现胆总管扩张,胆总管下段呈向心性狭窄,增强无明显结节及分隔强化。结论多房囊性病灶,可见分隔及结节样强化为胆管囊腺癌的较典型影像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CA19-9结果可较准确做出胆管囊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表现及后处理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CT清晰显示为急性阑尾炎病变118例,其中14例仅表现阑尾增粗,60例表现为阑尾增粗伴周围渗出(含高位阑尾3例),28例表现阑尾结石、增粗伴周围渗出,12例阑尾脓肿(包括1例侵犯右侧腰大肌),4例可见阑尾穿孔.结论 MS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可获得良好的阑尾图像质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仿真血管内超声技术(冠状动脉CTA V-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性、定量分析中的价值.方法 从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所做1 015例冠状动脉CTA中选出正常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20例、纤维斑块10例、混合斑块10例、点状钙化斑块10例和条、块状斑块10例,并从异常病例中选出冠状动脉管壁不规则正性重构17例和负性重构10例,共107例.在冠状动脉CTA曲面重建图像上移动取样线获取各支冠状动脉各处的横断面仿真血管内超声图像,分析冠状动脉管壁和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测量冠状动脉管壁的厚度、斑块的大小和面积、正常管腔面积和斑块处管腔面积和外弹力膜包绕的面积.结果 冠状动脉CTA V-IVUS以不同的颜色分别显示冠状动脉管壁、管腔及斑块的形态、斑块伴随的异常以及冠状动脉与毗邻结构的关系等;通过公式计算可获得血管重构的类型、狭窄面积等定量指标.结论 冠状动脉CTA V-IVUS在冠状动脉斑块病变的定量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结合冠状动脉CTA的其他功能可对冠状动脉斑块病变作出更为全面的定性、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9.
曾炳亮  林小琪 《矿产勘查》2013,(9):45-47,51
目的 探讨双源CT能谱成像在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和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富血供病变患者(肝癌35例,FNH 17例)的双源CT能谱成像(动脉期及门脉期)的系列图像.测量病灶及肝组织等的能谱参数;并计算两期不同能量水平下病灶-肝组织对比噪声比(CNR)、标准化碘浓度(NIC)及病灶与肝组织碘浓度比值(ICRLN).结果 动脉期:FNH与肝癌在40~120 keV的CNR随着能量的升高逐渐减少,均在120 keV具有最佳的CNR;NIC及ICRLN值FNH均显著高于肝癌(P<0.05).门脉期:在40~120 keV,FNH的CNR逐渐减少,在40 keV具有最佳的CNR,而肝癌则是先增加再逐渐减少,在80 keV具有最佳的CNR;NIC及ICRLN值FNH均显著高于肝癌(P<0.05).结论双源CT能谱成像可提高FNH及肝癌的检出及诊断准确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磨玻璃样结节(GGN)肺癌的CT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3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肺癌,并经MSCT重建表现为肺GGN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SCT表现特征。结果 GGN肺癌MSCT表现为:边界毛糙清楚、分叶、类圆形/圆形、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支气管截断、实性成分、毛刺、血管集束征、纵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分别为93.9%、72.7%、100.0%、27.0%、24.2%、39.4%、87.9%、30.3%、45.4%、0.0%。结论 GGN肺癌在CT上的形态学表现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X线、螺旋CT横断及三维重建技术证实的36例髋臼骨折患者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螺旋CT横断面和三维重建像均明确地显示了骨折,CT横断图像可以显示髋臼负重顶的骨折及移位,髋臼后壁骨折受累面积及关节移位。三维重建像立体呈现骨折线走行方向、碎片及股骨头移位情况。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能立体直观地显示复杂髋臼骨折及关节脱位的空间位置,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卢明  张剑 《矿产勘查》2010,(5):35-3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16-SCT VR)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40耳,病变组)患耳和35例病变组患者对侧正常耳(35耳,正常组)的听骨链VR进行研究。①采用薄层(层厚1.0 mm),小视野(FOV=5 cm),密集重建(间隔0.1 mm)技术行16-SCT扫描,获得常规断层图像及VR成像。②由2名影像科医师用盲法阅片,对断层图像和VR图像上听骨链各结构显示质量进行评价,并由此确定鼓室成形术分型。③完成鼓室成形术,将两种图像分型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6-SCT VR能直观立体地显示听骨链的形态及相互关系,除镫骨底板外,能清晰显示正常听骨链及其细小结构。病变组中VR图像显示:锤骨头破坏13例,锤骨柄破坏13例,砧骨体破坏15例,砧骨长脚破坏20例,砧骨短脚破坏12例,镫骨上结构破坏13例。38例VR图像术前鼓室成形术分型与手术结果一致(Ⅰ型4例,Ⅱ型19例,Ⅲ型10例,Ⅳ型5例)。结论通过选择两种阈值和两个视角,16-SCT VR具有快速、无创、准确地显示正常及异常听骨链的立体影像等优点,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22):16-17
目的:从给药时间入手,寻求一种兼顾图像质量和可操作性的先天性心脏病CTA扫描方案。方法:5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动态监测法组(19例)、目测手动触发法组(18例)和给药时间为中心法组(18例)扫描,对比三种方法射线束硬化伪影的评分和心室腔对比剂浓度。结果:给药时间为中心法组射线束硬化伪影评分优于动态监测法组和目测手动触发法组,右心室腔浓度给药时间为给药时间为中心法组低于动态监测法组和目测手动触发法组,左心室腔浓度给药时间为中心法组高于目测手动触发法组与动态监测法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药时间为中心法综合考虑了机器的性能、给药的速度、扫描所需的时间等参数,将扫描触发时间采用公式量化,使先天性心脏病的CT扫描更加容易掌握,并且其对射线束硬化伪影的抑制明显优于传统方案,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SCT对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消化道重复畸形患儿的临床及MSCT资料.结果 30例患儿中,囊肿型ATD 25例(83.3%),其中肠外型ATD 23例,肠内型ATD 2例;管状型ATD 5例(16.7%).MSCT表现为单房囊肿型或管状型肿块,肿块内为液性密度,肿块壁与邻近主肠管壁厚相近或增厚;增强扫描示肿块壁均匀明显强化,肿块内无强化.手术及病理结果示,食道重复畸形4例,胃重复畸形1例,小肠重复畸形22例(十二指肠重复畸形1例、空肠重复畸形6例和回肠重复畸形15例),结肠重复畸形3例.结论 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多样,两者结合对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0):32-33
目的:利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乳腺癌患者受侵腋静脉进行评估,提出新的评判标准,分析该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51例,均行MSCT平扫及两期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成像。术前根据拟定的腋静脉受侵CT评判标准,共有18例入组,经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CT评判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MPR除清楚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以及邻近结构受侵犯情况等之外,还可清晰显示腋窝淋巴结与邻近腋静脉等受累情况。VR能够更精细地显示腋窝淋巴结与腋静脉间的相互关系;MIP能较好地显示乳腺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较好地显示乳腺病灶、腋窝淋巴结、腋静脉及纵隔及肺内情况,具有全面、直观、准确的特点,是乳腺癌手术计划中一种重要的术前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3):271-276
目的 研究腰椎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诊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效能的差异。方法 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同时接受腰椎DXA、髋部DXA和腰椎QCT检查、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614例。DXA诊断骨质疏松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标准:T值 ≤ -2.5 SD为骨质疏松,-2.5 SD < T < -1.0 SD为低骨量, ≥ -1.0 SD为正常。QCT采用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的诊断标准,腰椎BMD<80 mg/cm3为骨质疏松,>120 mg/cm3为正常,80 mg/cm3 ≤ BMD ≤ 120 mg/cm3为低骨量。当两种方法诊断骨质疏松只有一个分类差别时,称为小差异;当一种方法诊断为骨质疏松而另一种方法诊断为骨量正常时,这种差异称为大差异。比较DXA和QCT诊断骨质疏松的结果差异。结果 在614例平均年龄(76.3±26.0)岁的老年人群中,DXA和QCT诊断骨质疏松的大差异、小差异和诊断一致率分别为5.9%、46.9%和47.2%。DXA(腰椎正位、髋部)和腰椎QCT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96,P<0.01)。结论 利用腰椎QCT测量BMD对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电编辑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脉CTA)中纠正心律失常和心电信号异常、提高图像质量和检查成功率的价值。方法应用心电编辑软件加人工编辑相结合对冠脉CTA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和心电信号异常而影响图像质量的101例进行编辑,并重建编辑后图像。101例中期前收缩60例(室性期前收缩48例、房性期前收缩9例、房性期前收缩加室性期前收缩3例),严重心律不齐3例,心房颤动3例,心电信号异常35例(R波错误标记29例、心电基线异常无R波6例)。结果 101例编辑前图像质量优等3例(2.97%),良好0例(0.00%),中等3例(2.97%),差等95例(94.36%);编辑后图像质量优等88例(87.10%),良好6例(5.90%),中等4例(3.96%),差等3例(2.97%),编辑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编辑软件加人工编辑可以纠正心律失常和心电信号异常的影响,提高图像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无创的64层冠脉CTA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1)
目的 评估低剂量CT(low-dose CT,LDCT)关于肺腺癌浸润前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15例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浸润前病变患者术前的LDCT和标准剂量CT(standard-dose CT,SDCT)的图像资料和剂量资料,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病灶基本情况:病灶的数量、检出率、成分类型、大小以及CT值;2)CT征象:毛刺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以及胸膜凹陷征;3)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两种CT扫描技术相关资料对照研究发现:1)两者病灶特点和CT征象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LDCT扫描平均有效辐射剂量约为(0.39±0.05)mSv,SDCT扫描平均有效辐射剂量约为(5.13±2.94)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CT可满足肺腺癌浸润前病变的影像诊断要求,同时可明显降低有效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25):44-4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术后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39例脑AVM患者,术前均完善CTA检查,术后1周行CTA随访,术后1个月行DSA随访,由放射科医师与神经外科医师对术后CTA进行共同阅片,并与术前CTA及术后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A显示39例脑AVM均为单发,均行开颅切除,4例使用了动脉夹辅助;CTA对脑AVM术后残留评价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97.4%,DSA对脑AVM术后残留评价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为100%,两者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A与DSA对脑AVM术后评价,CTA更为安全、方便,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32):49-5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腕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腕关节损伤患者分别进行了DR平片、16排螺旋CT检查,将CT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planar reformation,CPR)、容积重建(volume reformation)后处理;将多排螺旋CT轴位、后处理图像及X线平片三者所显示的腕关节骨折和脱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36例患者中,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发现全部93个腕骨骨折,显示率100%;CT轴位发现78个,显示率83.87%;DR平片发现61个,显示率65.59%,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39.45,P=0.000)。结论:多排螺旋CT后处理图像在显示腕骨骨折方面具有优势,尤其对隐匿性骨折的确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