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陈彦 《时代建筑》2008,(3):106-113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在德国科隆新设计的柯伦巴艺术博物馆坐落在二战中被炸毁的哥特式教堂——圣柯伦巴的旧址上。在赋予现存遗迹和历史应有的尊严方面柯伦巴非常成功,从而成为人们反思的地方。在这里漏明的砖墙使空气和光像一幕镂空的纱帐;每一种精心选择的材质所散发出的美深深打动着访客;光和暗为博物馆各个房间提供场景,在这些曼妙的场景下,宗教和世俗的艺术作品均被赋予精致的展示空间。  相似文献   

2.
孙洁 《山西建筑》2012,38(4):19-21
通过对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做的德国柯伦巴艺术博物馆外部和内部空间的分析,从保护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为出发点,解读在对历史遗迹进行改建和加建时保持历史建筑原真性特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工程名称:“堕落街”X号设计:何敏鲍玮段安安摄影:鲍玮建筑面积:70m2座落地点:长沙市岳麓区桃子湖畔设计时间:2004.06竣工时间:2004.08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街道连接着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因其作为两所院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场所而日益喧嚣起来。不知从何时起被学生们冠以“堕落街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即使把其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就其思想容量或是美学内涵而言,都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陈忠实力求站在一个超越的立场,以诗人的眼睛来审视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中叶这段风云变幻无常、富有戏剧性的历史时段,努力在更真实的层面上展现历史生活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6)
新媒体语境下,政治传播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夫人形象建构作为政治传播的重要一环也成为学术界和媒体界讨论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第一夫人彭丽媛的形象建构过程,从政治传播学角度探索政治传播的技巧与规律。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3)
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孕育出许多杰出的画家,他们用一腔热血和真情绘制出一幅幅壮美的画卷,用以赞美、歌颂养育他们的草原母亲,油画家刘长新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以一颗真诚的心虔诚地描绘着这片辽阔而又壮美的土地;以一名北方草原汉子的朴实与真情抒写着大自然的美;以自己独特的画风和艺术的真实展现出草原地带独特的地貌和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7.
张玛璐 《华中建筑》2012,(10):37-38
在商品化社会大潮中,建筑的发展也受到影响。隈研吾认为,现代主义运动在二战之后的胜利,正是因为他们将建筑商品化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现代主义运动过去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中国建筑的商品化思维愈演愈烈,甚至走向了一种极端。该文从当今我国建筑现状出发,阐述了在我国建立普遍的建构意识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当今建筑所处的大环境,讨论了建构意识如何与当今现实问题结合,提出一种环境友好的建构逻辑,即生态逻辑的建构意识,并对其本质及重要性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现代主义的绘画作品在表达作者体验的表达过程中的创新,阐述了在建筑基础教育中应借鉴这一思维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力和表达空间的思维建构的训练方法之一,使学生摒弃由经验支配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设计的创造过程中能拥有更全面的空间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论文结合培田古村落进行研究,通过调研对村落提出并分析存在问题,进而以建构视角探讨整合、修复、重建方面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和实例的分析,揭示了纯粹建构的不可得,以及时下追求“建构”概念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4)
在图像艺术中,不同种类的艺术对于"真实"有着不同层面的理解。绘画是一门主动性很强的艺术;而摄影受制于客观因素,自诞生起就注定了忠实记录。摄影与绘画二者有着共性,不同时期对"真实"的不同界定,使得二者时而趋同,时而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大师西扎主笔设计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所呈现的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耐人寻味.其"小体量,大气象"的空间艺术境界,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艺术有着明显的互通之处,为研究空间艺术与"诗意"表达提供了极佳的案例.文章从空间营造分析角度,以该建筑为例,分析中国园林艺术与当代建筑空间艺术的异曲同工之妙.重温经典,对比研读,旨在剖析空间营构方法,揭示内在规律;进而以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促进对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13.
翁淑娟 《建筑技艺》2021,27(8):101-103
以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的《建构文化研究》一书为理论背景,从"建构"与"建造的诗学"两者关系思考建构的内在意义,提出"理论"与"反理论"、"建构"与"非建构"两对看似悖论的主题并进行探讨,以此剖析"建构"的诗学表达,激发设计者对现代建筑的重新思辨,以期促进建筑理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21)
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优秀,美的艺术作品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不仅具备能够感染人的强烈的力量,还在于它们大多以真实价值为创作的基础。笔者从两个方面解析艺术中的真实性,一是再现真实,二是表现真实,并试图通过探讨这两种表现艺术真实性的手法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艺术创造之主客体与艺术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沟通。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32)
文章将"场景互动式学习+模拟真实项目实战"教学模式引入到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之中,提出在采用"场景互动式学习+模拟真实项目实战"教学模式时,应重点把握好主题场景设计的高仿性、项目案例的真实性、教学团队的"双职双师"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李宏利 《新建筑》2007,(2):53-58
通过对上海美特斯邦威总部、大学、博物馆综合体项目设计的介绍,提出了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理解——设计逻辑的真实和建筑形式的自由,即设计中重视建筑的逻辑关系,强调功能、环境、材料、经济等内容之间的关联,追求真实的表达;建筑的形式不受固有思想的羁绊,在真实反映建筑逻辑关系的情况下,自由表现形体和空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1)
课堂教学追求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是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老师,乃至文本都需要的特性,但几年来,小学语文课堂常常会出现"情感失真"的情况,在本篇论文中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中无法获得"真实体验",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真实体验,注重学生体验,让学生真实道来。  相似文献   

18.
郑小东 《世界建筑》2009,(7):124-129
建于19世纪的柏林博物馆岛新博物馆,是德国普鲁士时期重要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代表作,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轰炸而破坏严重,战后一直荒废,直到1990年代才由英国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负责开始修复工作,项目的核心目的是恢复建筑原有的体量,并忠实地修复残留的部分,建筑师运用新的建筑片段恢复了原有的空间序列,从而创造了原有建筑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9.
张彧  杨靖  张嵩 《新建筑》2010,(6):124-127
从东南大学"地标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本科建构教学体系及一年级设计基础中建构教学的重点,提出建构教学应从材料感知及真实建造过程的体验入手,以期为低年级建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杜思洁 《四川建材》2020,(2):65-66,68
在探讨建构文化时,其价值评判标准是极为关键的,对于何为建构,弗兰姆普敦在《建构文化研究》中用“本体”与“再现”来进行阐述。本文探讨建构文化中“本体”与“再现”之间深刻而复杂的关系,并以此分析密斯在其作品中表达的对于结构表现,建造技术与“诗意”,深入探讨建构视角下的结构真实表达及诗意建造的内涵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