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计算机教学的定位,提出了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计算机嫩学改革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尤其是对中职计算机这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课程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对于加强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是迫在眉睫且极其重要的。本文将概述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讨论实施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意义,并分析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同时讨论其运用策略,从而有效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胡瑞 《网友世界》2014,(15):327-327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专业领域,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学要改革传统的"全面开花"的教学模式,逐步以"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为培养原则和最终目标,建立"掌握基础,实践为主,重点突破"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目标、计划、课程、模式等诸方面实施变革。本文主要针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教学改革及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要求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笔者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更新换代频率很高的科技背景之下,很多中职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可是限于中职教育中,教材质量、教师素质、教学条件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质量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预期。本文将对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就对其开展教学改革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社会对专业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载体,然而,中职院校计算机硬件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与现代人才培养需求相违背,加强对计算机硬件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中职院校计算机硬件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中职院校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有效对策,为中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因此,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训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考核制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要善于结合实例进行教学等方面就如何有效加强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饱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计算机人才的就业问题不断地突出,对计算机专业教学产生了较大的挑战。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式应该进行有效地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文章中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专业中的问题,针对当前的情况提出教学改革方案,为中职学校教学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职业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变化,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最新教学改革的需求。特别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程度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已经不能满足现今职业社会对中职毕业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协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具有初步获取、分析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和职业岗位对上岗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使他们能不断适应未来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
张盛 《网友世界》2014,(14):169-169
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科目教学的地位逐渐上升,掌握计算机技能是对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如何开展好中职计算机教学,使得学生掌握好这门技术,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中职计算机教学应当反思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的迫切。特别是在中职计算机的教育课程中,作为一门基础的课程,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但是又要和本科制大学的教学内容相区别,不能是简单的照搬课程内容那个和教学方式。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技能、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内的计算机教学经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邓俊丽 《电脑迷》2018,(13):172-173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的进步发展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而传统的中职院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设置过多,且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够,因此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过级效率较低.本文将简要介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以及教学步骤,并简要分析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基本要求以及重要意义,继而指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途径.通过本文的相关分析研究,旨在促进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计算机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笔者数十年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体会,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尝试教学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教学在中职教育中非常普遍,常见的课堂教学和简单的实验训练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提出通过"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中职的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与计算机联系的越来越紧密,社会各界对现阶段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而中职计算机教学所采取的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对于日渐丰富的计算机需求无法满足.并且随着社会各界对计算机人才培养需求的持续上升,中职院校必须加强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力度,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应用人才.本文主要是就多元性理念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中职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技能教育,既要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又要考虑现今中职生的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以及就如何更好发展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培养出更多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社会对于实用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给了中职计算机学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职计算机教学除传统的教学模式外,其实用性也更强,这就要求学生所学的知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如何将就业导向引入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当中就成为我国所有中职计算机学校所要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从我国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详细探讨了以就业为导向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就业导向教学模式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育上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为此,就需要对中职计算机教育进行创新,逐步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水平。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创新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对于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中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实践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机构,要深入分析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推动中职学生全面发展。该文分析了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职计算教学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中职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现代化教育趋势,并为社会岗位输送高素质全能型人才,中职教师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与优化工作,进而促进中职院校的持续性发展。其中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应积极接纳先进的教学方式,及时获取计算机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从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计算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另外计算机教师应细致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需求以及性格特征,并结合其信息来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结构,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项目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迅速广泛地被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了计算机及网络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能直接从事生产、维护、管理等服务的计算机初、中级实用人才,因此社会的需求要求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扎实的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更对中职学校的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