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粮食大会上首先提出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 ,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讲是人类目前一种基本的生活权利 ,即“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 1 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修改 ,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是“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其所需要的基本食品”。粮食安全包括量和质的安全 ,粮食安全的目标不仅要维持生存还要保证健康 ,不仅从数量上有足够的粮食 ,还要确保粮食食用安全、卫生。我国是粮油生产和消费大国 ,从 1 995年到现在 ,食品工业已成为我国工业部…  相似文献   

2.
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粮食大会上首先提出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是“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其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大会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3.
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粮食大会上首先提出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是“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其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大会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又对“粮食安全”的涵义做了第三次表述:“只有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膳食需要和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这…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今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的主题就是“每个人拥有获得足够食物的权利。”粮食安全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安全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黑龙江这样的农业大省,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大”。吃饭是人类繁衍生息和社会稳定的永恒主题,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的涵义和内容也一直处在不断丰富之中。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罗马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1983年,FAO粮食安全委员会通过“粮食安全”新概念:即“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需要的基本食物”。  相似文献   

6.
<正>一、粮食安全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粮食安全简而言之就是由粮食的存量及供需引发的一系列安全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全球性粮食危机爆发后,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普遍关注,并由此展开粮食安全问题研究。1974年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次在国际上提出Food Security的概念。《世界粮食安全约定》指出粮食安全应当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的足够食品,保证全世界的人都享有得到最基本的营养权利。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重大问题,倍受世界各国政府及专家学者的关注。早在1974年11月,联合国根据不结盟首脑会议的倡议,在罗马召开了联合国世界粮食会议,形成了最初的粮食安全概念。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足够的食品”。同时,又提出一个保障粮食安全的指标,即粮食库存量至少应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17%~18%。197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将每年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在意大利罗马举行,并且做出了《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4年第一次提出的。70年代世界在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粮食危机之后,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协定》,该协定认为,保证世界粮食安全是一项国际责任,要求有关国家“保证世界上随时向民众供应足够的基本食品,以避免严重的粮食短缺,并保证稳步扩大粮食生产,以减少产量和价格波动。”该协定提出了世界谷物库存量的最低安全标准为当年谷物消费的18%,这就是目前经济学家常常引用的粮食库存与消费比。低于这一标准,则被视…  相似文献   

9.
关于食物安全保障概念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人有饭吃”,消除饥饿和贫困,一直是人类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久,成立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主要任务是解决粮食安全(FoodSecurity)问题。长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关于粮食与食物安全问题的概念也发生了不断的变化。一、中国关于粮食与食物安全概念的发展和问题(一)粮食长期短缺时期中国对于“粮食安全”一词的翻译和理解联合国粮农组织早期提出食物安全保障(FoodSecurity)的概念之后,中国派驻粮农组织的中文组,即把Food Security翻译成“粮食安全”。长期以来,中国的专家学者和政…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先后三次修订。第一次提出“量”的问题,保证人人有饭吃;第二次提出“钱”的问题,自己有粮食吃自己的,自己无粮能够买得起;第三次提出“质”的问题,既要保量,又要保证营养健康。粮食安全的概念,由生存安全到贸易安全再到健康安全,逐步升级完善。 我国的粮食安全正在由吃饱向吃好转变,由“量”的不断提高向保“量”提“质”转变。●关于“量”的问题粮食安全的核心是供求总量平衡。由于人口增加、事业发展、生活改善,需求总是不断增长的。供求平衡的焦点,在于供方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粮食背后潜伏着安全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粮食安全”,不仅是生产问题,还包括市场、流通、储备、进出口调剂以及对低收入人口的定向补贴等内容。而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它的权威解释是“要保证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能买得起所需要的食品”。 一、粮食供应不容乐观 (一)阶段性过剩 我国目前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供略大于求。但我们不能说我国粮食问题已经解决,目前我国仅存在结构性和阶段性粮食过剩,粮食生产尚没有过关。(1)国产粮食的总体质量水平不高,粮食品质的改进相对滞后。我国多次调减粮食产量,目的在于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全面调整农业结构,淘汰劣质粮食品种,使部分农作物退出保护价,并出台优质优价的粮食收购政策,运用政策手段、市场手段引导农民调减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产量,实现农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化,发展高效优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人均收入的增长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的粮食需求增加及土地、劳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转移,使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世界角度看,2013年10月16日是第33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发展可持续粮食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2010—2012年间,全球长期营养不足人口接近8.7亿。我国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和饥饿必将影响和波及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新时代粮食安全总目标,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形成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本文概述了新时代粮食安全思想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总体性、人民性、时代性三方面的一致性,梳理了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时代粮食安全思想指导下中国通过体系化建设、法制化保障、专业化协同、科技化兴粮和规范化节粮五方面举措实现粮食安全的成功实践。在国内层面,这些成就对我国维护核心利益、统筹发展与安全乃至实现粮食产业升级、焕发农业现代化生机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国际层面,中国实现粮食安全不仅对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还为稳定世界粮食安全和为全球粮食治理做出重要贡献,是全球粮食治理的重要力量。随着党的二十大对广义的粮食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未来中国粮食安全的内涵将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粮食科技与经济》讯,2005年12月28日联大在结束今年会期的最后一天通过决议,宣布2008年为“国际土豆年”,以显示土豆在世界粮食生产上的重要性。决议认为土豆在提供粮食安全和消除贫穷、支持实现各种发展目标,包括千年发展目标上都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大通过决议让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各国政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系统其他相关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合作,促进举办“国际土豆年”活动。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2012年10月16日,是第32个“吐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办好农业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强调合作社在改善粮食安全和促进消除饥饿方面的作用。选择这一主题目的在于强凋农业合作社及生产者组织能通过多种具体途径推动实现粮食安全、增加就业和帮助扶贫。  相似文献   

16.
《西部粮油科技》2005,30(1):4-4
粮食安全是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也是“一号文件”所关心的战略目标。确保粮食安全,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生产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正确履行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粮食食品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当前,我国很多粮食如大米、面等食品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问题,我们应对粮食食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粮食安全问题提出措施和对策,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对社会经济和群众健康带来的危害。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商品,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希望国家能加强对粮食的监督和管理,降低米、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当今人类的最佳饮食结构是每天“一荤一素一菇”。此处的“菇”代表的是菌类食品。由此看出,菌类已成为健康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但要想获得菌类食品中的丰富营养,在选择品种、烹调方法以及吃法上还有不少讲究需要了解。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以食为天,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粮食。粮食成分上的任何质量缺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人的健康和智力,进而会影响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这和“水滴石穿”是同样的道理。粮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农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关乎到国民生活的基本保障,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 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国内外粮食动态发展。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政策性储备粮拍卖“三人调控法宝”,确保了粮食安全的总体无虞;不过,随着对外进口依存度增加,我国粮食安全应有远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