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料酿酒技术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探讨了生料酿酒技术的有关问题,包括生米糖化机理、生料酿酒用原料、生料酒曲的生产方法与质量标准、生料酿酒工艺及原料出酒率等。  相似文献   

2.
生料糖化与酿酒研究概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回顾了生料糖化与发酵的研究历程,阐述了淀粉构造,生淀粉化机理,生料酒曲组分,生料酿酒和生料酒曲在大、小曲酒、黄酒生产方面的应用方法;以及与已酸,酯化酶共酵来提高酒质的技术措施;提出生料酒是一种安全卫生纯净的新工艺白酒。  相似文献   

3.
新法生料酒曲制醋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料制醋工艺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很多地方都采用了这种工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生料制醋工艺相对于其它工艺,具有节能省时的特点。生料前稀态后固态发酵工艺最大的特点是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同时进行,此工艺可免去对主料的蒸煮,节省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但麸皮的用量较大,占主料的40%~50%,麸皮的制作过程对能源的消耗也是比较大的。近年来,白酒行业采用生料酒曲酿酒工艺,产酒高,且容易掌握。我公司技术人员及时发现了这一科技新动向,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完全可以应用在食醋酿造行业,在糖化、酒精…  相似文献   

4.
生料酿酒工艺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东亮  王启军  张水华 《酿酒》2006,33(6):46-48
论述了淀粉的糖化机理、生料酿酒的原理、工艺过程、酒曲的配方及生料酿酒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生料酿酒较传统的酿酒工艺过程简单、节约能源、便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卢世明 《酿酒科技》2001,(1):107-110
生料酿酒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两年发展迅猛。目前,生料酿酒技术及生料曲的制作良莠不齐,影响到成品酒质,对其发展将造成伤害。但生料酿酒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可提高出酒率20%左右,节约燃料30%左右,减少劳动强度50%左右。降低生产成本30%左右。阐述了生料酿酒的工艺特点,指出生料曲的生产必须把好质量关,采用多维复合酶技术,以 确保酒质使 ,使生料酿酒技术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醋曲微生物多、酶系广,代谢产物丰富,产品质量好,但出醋率低。纯种麸曲糖化力强,出醋率高,成品质量不如传统曲醋,提出麸皮生料接入多种优良菌株制曲,保存了麸皮中丰富的酶系,发挥优良菌株群体协同作用,提高成曲生化性能,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增加营养和风味成分。  相似文献   

7.
半固态法酿酒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雪松 《中国酿造》2004,(1):26-27,31
该文在总结传统酿酒和生料、熟料液态酿酒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革新试验,研制出固液结合法酿酒技术。该技术以淀粉质(大米、碎米、小米、玉米等)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冷却、制曲、糖化、发酵、蒸馏、陈酿、配兑、检测等工序,酿制的产品无色透明,具有浓郁的米酒香气,雅香适口、纯净耐喝、协调尾净。  相似文献   

8.
生料制醋三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醋的酿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独树一帜,但是解放前制醋工业多沿用古老落后的生产工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设备简陋,产量低而不稳,原料利用率低,解放后,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经过科技人员和工人的共同努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食醋的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如醋酸菌的人工纯种培养,固体回流浇淋法,生料制醋法,液体深层发酵法,液体回流浇淋法等,这些生产的改进,对于提高原料利用率,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花色品种,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北京市龙门醋厂1972年通过学习进行反复试验,完成前稀后固的生料…  相似文献   

9.
周恒刚 《酿酒》1992,(4):1-4
制曲是亚洲人的擅长,亚洲制曲存在两大流派。一派以中国为代表的生料制曲;一派以日本为代表的熟料制曲。生料制曲是利用自然界野生微生物,其中以根霉为主,在生料上培养。熟料制曲是人工培养微生物,以纯种曲霉为主,在熟料上培养。由于所用培养原料的生熟不同、培养方法不同,导致微生物群及其酶系各异,最终反映在酒的质量上,各具其不同风格。两个流派的形成,既有地理条件的客观因素,也有历史的来由。  相似文献   

10.
浅谈固态“集中用酶”生料制醋新工艺张志勇(河北省贸易厅新技术推广培训中心052160)生料制醋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所谓生料制醋是指原料不经蒸煮直接糖化和发酵。此方法由于省去蒸煮工序,故原料淀粉液化能力差,糖化有一定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普遍...  相似文献   

11.
麸曲白酒是广大消费者非常喜欢的白酒品种之一,其工艺过去以麸曲酒母为糖化发酵剂,随着酿酒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化发酵剂越来越多样化。设计了5组试验,探讨了糖化酶-干酵母,麸曲-干酵母,“正中醇”熟料曲等不同糖化发酵剂效果比较,并且对原粮加入麸皮,进行营养调整,使原粮出酒率提高了2%-3%,吨酒可多创效益200元,且对酒的品质和出酒率有所提高,正中醇熟料曲以根霉为糖化菌种,配比多种酶和酵母,是生产麸曲白酒的优良糖化发酵剂。  相似文献   

12.
两株麸曲优势菌株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曲酱香酒醅中筛选出GQ-c和GQ-d 2株霉菌,以这2株霉菌与白曲霉分别制备麸曲进行发酵酿酒。GQ-c属于高产糖化酶菌株,其糖化酶活力在60℃左右达到最大1823 U/g曲,是适合高温麸曲制作的霉菌;GQ-d糖化力低,但其产酸能力对改善酒的风味和口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生麦曲、熟麦曲、生麦曲和熟麦曲混合配比按传统黄酒发酵工艺进行试验,得出生麦曲因液化力、糖化力和蛋白质分解力等3个力都较低,使它起发时间迟,发酵缓慢,不彻底;熟麦曲3个力都较高,使其起发时间早,且发酵较彻底;混合曲由于按生麦曲和熟麦曲一定关系配比,表现出其的3个力处于两者之间,发酵状况也处于两者之间,同时得出可以酿造出与生麦曲所酿的酒风味相媲美的酒,为进一步改良传统工艺打下一定基础.混合曲中生麦曲与熟麦曲按9:1的比例较佳.  相似文献   

14.
夏季浓香型大曲生产的工艺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曲的质量对曲酒的质量和出酒率都有极大的影响,大曲作为大曲酒生产的糖化剂、发酵剂,含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多种酶类.根据夏季大曲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人工洒水,控制好温度和湿度,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通过精心操作和严格管理,为各种有益的酿酒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可大大提高成品大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生料酿酒技术突飞猛进,在节约能源,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料酒品质存在的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生料酿酒业的发展。本工艺采用生、熟料复合法生产多粮型小曲白酒,既利用了生料酿酒技术的优点和各种粮食原料的特性,又运用了传统小曲白酒生产的特点,提高了出酒率,改善了酒的品质,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酒药制作过程微生物的变化和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酒酒药中微生物以拟内孢霉酵母最多,酒药表面白粉中更多。其次为细菌(包括乳酸球菌、乳酸杆菌、醋酸菌等),再次为霉菌(包括犁头霉、毛霉、红曲霉、念珠霉等)。经研究发现,淋饭酒母搭窝糖化期的主要糖化菌、分解菌为拟内孢霉酵母、念殊霉菌、乳酸球菌、糖化酵母等,而根霉、犁头霉等起次要作用。(丹妮)  相似文献   

17.
文中分别对麦曲添加量、酵母菌种、接种量等3个工艺条件对黄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积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麦曲为糖化剂,28℃主发酵5d,15℃后发酵15d,发酵结束后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酒样中的高级醇。实验结果表明,当麦曲添加量在原料米重的4%~8%这一范围内,酒样中高级醇的含量随着麦曲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接种量0.8×107个/mL~1.2×107个/mL这一范围内,酒样中的高级醇含量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而增加;菌种对于酒样中高级醇含量的影响较大,在所考察的4种菌种中以AS2.1392黄酒酵母作为发酵剂的酒样中的高级醇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18.
再论浓香多粮型白酒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浓香多粮型酒的生产工艺特点为:发酵期长,酸高,淀粉高,水分、温度、糠壳适当。浓香多粮白酒充分发挥了各种酿酒原料的优势,为香、浓、甜、净、爽、味觉层次全面地提供了物质基础。以其特制的包包曲作糖化发酵剂,使酒体带有陈味,更加突出了主体香。酒体也更丰满;沸点量水有利于糖化。并可抑制杂菌,这也是乳酸乙酯含量比单粮型低的原因之一。(丹妮)  相似文献   

19.
红曲霉在浓香型酒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福明 《酿酒科技》2002,(4):50-50,49
研究发现,红曲霉能代谢出促进己酸与乙酸合成己酸乙酯的酯化酶。引入红曲霉菌种,制成帘曲应用于浓香型酒生产中。(1)直接混入大 发酵;(2)应用于双轮底发酵;(3)制成酯化液。红曲霉帘曲糖化力为2666u/g,用量不可过大。应用红曲霉帘曲,可提高出酒率1%-2%,提高优质品率10%。(丹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