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非水相酶促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合成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叔戊醇中酶法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P)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其反应动力学的因素(转速、温度、水分活度、酶质量分数和底物浓度)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有效的酶促反应环境,即转速为200r/min,温度为55℃,水分活度为0,加酶量为20%。并对底物进行了比较,得到降对酶亲和力最大的底物--棕榈酸甲酯。  相似文献   

3.
酸沉淀法制取大豆低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酸沉淀法制取大豆低聚糖的工艺,经反复实验,初步确定了由稀NaOH溶液浸取,H3PO4调节pH值沉淀蛋白和离子交换脱盐等过程的工艺参数,并测定了成品糖浆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在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x)、微波功率(P)、液固比(s)、微波辐射次数(n)和豆粉预泡时间(τ)对大豆异黄酮得率影响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6.0软件,选择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和液固比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设计和试验,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x=54%,P=420W,s=15,n=1和τ=1 h下,大豆异黄酮得率高达3.20 mg.g-1。建立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好,可预测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大豆异黄酮得率。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采用乙醇作为溶剂浸出大豆胚制取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过程。用95%乙醇作溶剂在78℃下,每次浸出20min,淋干5min,溶剂比1:4,浸出9次;然后用55%乙醇溶液在50℃下,浸泡25min,溶剂比1:4,然后用95%乙醇在50℃下洗涤30min后,可获得含蛋白量达67.60%的大豆浓缩蛋白。  相似文献   

6.
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技术(SDE)提取不同等级传统郫县豆瓣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在3类传统郫县豆瓣中,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化合物109种,主要为酯类、醇类、醛类和酮类等化合物。在特级豆瓣中,油酸甲酯(14.54%)、异戊醇(10.34%)、苯乙醇(3.54%)、异戊醛(8.30%)相对含量较高,且2-羟基-3-戊酮(12.25%)仅在此等级被检出;一级豆瓣中,油酸甲酯(8.27%)、异戊醇(4.96%)、芳樟醇(1.57%)、异戊醛(3.07%)、4-乙基-2-甲氧基苯酚(3.56%)相对含量较高;二级豆瓣中,乙酸乙酯(15.22%)、异戊醇(4.73%)、2-甲基丙醇(1.21%)、异戊醛(4.20%)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萃取头对荔枝酒香气成分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GC-MS)相结合对荔枝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涂层纤维的萃取头对荔枝酒香气成分的萃取效果和特点.研究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65,μm的PDMS/DVB萃取头萃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生产大豆肽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产品分子质量和糖含量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温度为60℃、pH8.0、酶1号质量分数0.02%、加热时间240 min时,产物Ⅰ得率最高,可达11.4%;当温度为55℃、pH8.5、酶2号体积分数0.05%、加热时间210 min时,产物Ⅱ得率最高,可达28.5%.得到两种小分子肽(即产物Ⅰ和产物Ⅱ),另外还可得到一种分子质量较大并含有大量纤维的可用于动物饲料的多肽.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豆渣为原料,研究超声波法对大豆豆渣中大豆皂苷提取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 12,丙酮浓度为50%,超声时间为35 min,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为400W,大豆皂苷的得率达5.32%,为最佳工艺条件.与索氏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可提高大豆皂苷得率,节能省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我国安徽、河南、江苏、山东、山西、四川、新疆7省区蜂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分离鉴定出黄酮、酚、醌、萜、甾类等14类79种物质其中黄酮、酚、醌、萜类物质含量较高.实验表明,不同产地蜂胶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基本相似,但各种单一成分的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蜂胶具有代表性的组分,可通过GC—MS方法检测不同蜂胶中的挥发物相对含量和不同地区蜂胶的特征代表物来鉴别蜂胶的产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大豆叶子中大豆皂甙总配糖体的提取工艺.通过对叶子前处理条件、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固液比、加酶水解条件等参数的研究,得到了以大豆叶子为原料提取大豆皂甙总配糖体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从大豆叶子中提取皂甙的下一步工艺总配糖体的分离纯化提供了前提,从而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吸附萃取搅拌棒对肉味香精呈香组分进行提取,利用热脱附仪进样,结合气相色谱嗅觉计联用(GC/O)、气质联用(GC/MS)双重定性方式,令组分富集率更高,且检测结果可以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香精的香气组成;为高级香精的调配及仿香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实验仪器采用在色谱柱出口安装"石英三通"进行1∶1分流,样品被同时引入质谱和嗅觉计,避免了单一定性方法存在的不足.其中,两种方法共同检出的物质31种,仅GC/O检出的物质24种,仅GC/MS检出的物质26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油脂和食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油脂由于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而易于氧化酸败。常用的抗氧化剂有BHA、BHT、TBHQ等,由于它们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应用就受到相当的限制。同时,柠檬酸及其酯在油脂中的溶解度较低,故效果也不好。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是一种安全、无毒、高效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油脂氧化酸败。另外,它在食品、医疗卫生、化妆品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作为一种新型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对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功能、合成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滤法和碱溶酸沉法分别制备不同的大豆分离蛋白,并研究它们在功能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碱溶酸沉法制备的SPI相比,超滤法制备的SPI的乳化性、溶解性及发泡性有明显提高,但凝胶性较差.在一定pH范围内,碱溶酸沉法制备的SPI的泡沫稳定性比超滤法制备的SPI的要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二氯甲烷提取腌制生食水产品中的挥发性N-亚硝胺,即:N-二甲基亚硝胺(ND-MA)、N-二乙基亚硝胺(NDEA)、N-亚硝基吡咯烷(NPYR)、N-二丙基亚硝胺(NDPA).利用气质联用仪采用选择离子法(SIM)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本检测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易于操作,线性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999 1、0.999 1、0.999 0、0.999 5;线性范围分别可达0~250μg/mL;方法重现性良好,其RSD可达1.49%~1.94%;回收率可达90%~105%;灵敏度高,检测限分别为0.04μg/kg、0.025μg/kg、0.05μg/kg、0.01μg/kg.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白玉兰种子的挥发油成分.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玉兰种子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白玉兰种子挥发油的成分大多为烯类,间伞花烃含量为34.68%,对伞花烃含量为55.16%,β-丁香烯的含量为9.26%.初步明确了白玉兰种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进一步有效地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实际排放的大豆乳清废水作为研究体系,在研究乙醇浓度、体积、水浴温度和超声时间对检测大豆异黄酮浓度的影响基础上,提出将超声波与高温水浴结合的方法以消除蛋白质对检测造成的干扰.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的检测条件为水浴温度85℃、超声功率200 W和超声时间30 min,测得此大豆乳清废水中大豆异黄酮的浓度为0.367 g/L,与高效液相色谱测得的结果 0.380 g/L相比,相对误差仅为3.4%.该方法具有仪器简单和快速检测的优点,可用于工业生产中测定废水体系中大豆异黄酮的浓度.  相似文献   

18.
大孔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豆渣为原料,以分离和提纯大豆异黄酮为目的,比较了AB-8、LSA-10、LSA-20、ADS-8等4种大孔吸附树脂时大豆异黄酮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4种树脂对吸附量依次减小:AB-8>LSA-10>LSA-20>ADS-8.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异黄酮进行静态和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绘制了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曲线、穿透曲线及脱附曲线,AB-8树脂固定床的吸附穿透曲线表明,高浓度样液以较低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可以提高动态吸附的吸附速率.  相似文献   

19.
将石蜡(PW)与棕榈酸(PA)熔融超声共混,制备出了一系列PA/PW复合材料。采用瞬态热丝法(SHW,Short-Hot-Wire)测量PA/PW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ic)分析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T)和相变潜热(L),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对复合物的组成进行表征。复合材料的红外吸收光谱图表明,PW和PA只是简单的物理混合,未生成新物质。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大致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在30和50℃左右时由于固-固和固-液相变的作用,导热系数测量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Ts-s(固-固相变温度)都比PW的略高;与纯PW相比,除PA的质量分数w=35%之外,其他比例复合材料的Ts-l(固-液相变温度)都较纯PW的低;除w=35%的Ls-l(固-液相变潜热)比纯PW的低之外,其他比例复合材料的Ls-l都比纯PW的Ls-l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用酶水解大豆皂甙分子上的部分糖基 ,使皂甙部分水解生成低糖、高活性皂甙的方法。探讨了 8种霉菌菌株对 7种糖苷键及对皂甙糖基的水解能力 ,得到 3种具有较高活性的菌株 ,用于水解大豆皂甙。它们分别是A .niger 848s,A .niger48s和A .oryzae 39s。并通过TLC和HPLC分析得到大豆皂甙酶解最佳反应条件为pH =5 ,温度 40℃ ,时间 1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