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研究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焦性没食子酸含量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加入甲酸作为焦性没食子酸试液的抗氧化保护剂,解决了由于试样的氧化而导致测定值不稳定的问题。确定了配制试液时甲酸溶液(0.1 mol/L)的适宜加入量为10 mL;试液的紫外吸收测定波长为266nm。验证了新方法在测定条件下试液浓度与其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并测算了测量误差。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测定值稳定等特点,适用于焦性没食子酸工业生产的产品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鞣花酸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重点比较了植物样品中鞣花酸测定的不同前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及如何将上述方法借鉴到化妆品中鞣花酸的检测之中,并概述了液相色谱-质谱法定性确证的技术;介绍了鞣花酸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情况和其美白、抗老化和收敛等作用;最后展望了化妆品中鞣花酸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方便、快速、准确的测定焦性没食子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内标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Thermo Hyper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的三氟乙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66 nm。选择鞣花酸作为内标物。结果表明在该色谱条件下,焦性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33和19.25 min,焦性没食子酸质量浓度在62.5~2 0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0.000 138 66x+0.001 92(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6%。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适用于焦性没食子酸产品含量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4.
针对鞣花酸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耗时长、纯度低等问题,以单宁酸为基质采用液气射流氧化法制备鞣花酸,考察了金属离子、单宁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鞣花酸得率及纯度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溶剂法、结晶法、碱溶酸沉法、反溶剂法对鞣花酸纯度的影响,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热重对鞣花酸高纯度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制备的较优工艺条件为:2.5%单宁酸溶液中引入金属离子Na (即NaOH)调节反应液pH至8.5,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6 h,该条件制备的鞣花酸经碱溶酸沉后产率为46.72%、纯度84.55%;选取甲醇溶剂洗涤法在65℃条件下处理1h,鞣花酸的纯度达98.13%,回收率为75.03%,提高了鞣花酸的热稳定性。液气射流氧化法与溶剂洗涤法相结合,大幅缩短制备鞣花酸的反应时间并明显提高其纯度,有望在工业生产中提高鞣花酸的生产效率并拓宽其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基材,制备了具有pH敏感性的鞣花酸复合微球.考察了微球的形态,测定了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鞣花酸复合微球呈球形,表面有褶皱;对浓度为4 g/L的鞣花酸分散体系,载药量为14.36%,包封率为86.16%;微球在不同pH介质溶液中鞣花酸的释放有明显差异,在较强酸性环...  相似文献   

6.
使用乳化法提高了鞣花酸的分散性,并研究了鞣花酸水溶液和乳液在不同处理温度、紫外光照射及部分介质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鞣花酸水溶液在存放过程中稳定性逐渐下降,高的处理温度、紫外光照射及无机盐NaCl、羧基纤维素纳等添加剂均不利于鞣花酸水溶液的稳定性,甘油、β-环糊精等添加剂则有利于提高鞣花酸水溶液的稳定性,鞣花酸经过乳化后可提高鞣花酸在存放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了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鞣花酸)作为自由基捕获剂,并研究了鞣花酸对聚乙烯醇(PVA)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万能试验机对PVA/鞣花酸共混物的红外吸收、熔点、热失重率以及PVA共混物薄膜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鞣花酸可以显著提高PVA的热稳定性,改善了材料的柔韧性和提高断裂伸长率,降低了PVA的熔点。当鞣花酸含量为1.0%时,改善PVA热稳定性的同时使材料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鞣花酸是正在开发的保健食品,是树莓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鞣花酸具有抗氧化、抗癌变能力,特别是肝癌、肺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鞣花酸存在于多种植物的叶、果实中,且以游离、缩合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树莓鞣花酸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情况,为树莓鞣花酸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9.
如果由于水解生成的酸不溶于水,则它们就会沉积于皮革纤维上。鞣花酸和柯子酸即可作为此类酸的例子。皮革的这种沉积物,通常称其为“薄层”。这种薄层作为底革和鞋垫革是有益的,因为可以增加其强度和重量;然而,对于用作染色的浅色革,这些薄层则是有害的,因为即或存在有少量的鞣花酸,将使皮革染色的色调不均匀。此外,水解生成的酸虽然能被胶朊所固定,但已不具有鞣性了。这导致鞣剂物质的损失。柯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的鞣花酸对SGC7901细胞的作用效果观察,研究鞣花酸对人胃癌细胞的作用效果。方法用SRB法、形态学观察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鞣花酸对SGC7901细胞的作用效果。结果 SRB结果显示鞣花酸浓度在5~40μg/m L内,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杀伤明显,其作用效果跟药物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在48 h的作用效果较佳;形态学观察显示,不同浓度的鞣花酸对SGC7901细胞作用效果不同,在浓度达到40μg/m Ll时效果明显。结论鞣花酸对SGC790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施文建  吴秋华 《化学世界》2000,41(6):327-329
取代苯作溶剂 ,用 0 .0 5%碳酸钠水溶液萃取工业品 AS类色酚中的 2 ,3-酸。在 p H值 1 0 .5~ 1 2 .0的碱性水溶液中 ,用紫外区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 2 ,3-酸。回收率 98.6%~ 1 0 1 .2 % ,相对标准偏差 0 .86% ,检出限 0 .0 1 %。运用本方法对五种工业样品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2.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2):272-28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lectrocoagulation and electrooxidation processes for the degradation of ellagic acid from aqueous solu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electrocoagulation process, metallic iron was used as electrodes whereas graphite and RuO2/IrO2/TaO2 coated titanium electrodes were used for the electrooxidation processes. The effect of the process variables such as initial pH, concentration of the supporting electrolyte, applied current density, electrolysis time, and anode materials on COD removal wer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and discussed. Maximum COD removal of 93% was obtained at optimum conditions by electrocoagultion using an iron electrode. The ellagic acid was degraded completely by electrooxidation using graphite electrodes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During electrooxidation, the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was estimated and the effect of the Cl? ion was discussed. The finding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applied current density, NaCl concentration, and electrolysis time enhanced 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y. The UV–Vis spectra analysis confirms the degradation of ellagic acid from aqueous solution.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多菌灵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经快速溶剂萃取、SPE-C18小柱净化后,再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于282nm条件下分析测定,研究了土壤中多菌灵在不同萃取温度下的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10MPa、温度80℃条件下,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8%,检出限0.01mg·kg-1,线性范围为0.01~10.0mg·kg-1。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干扰小,灵敏度高等特点,可满足土壤中多菌灵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综合实验拟开设的"石油产品酸性含氧化合物测定"的实验项目,进行教学改革。选取克拉玛依加氢蜡油为原料,改进深色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筛选酸值测定所需的溶剂,研究表明:改进深色油品酸值测定法较好的溶剂为甲苯-异丙醇,溶剂比甲苯:异丙醇(V/V)为1:2,溶剂量为60 mL。选取汽油1、汽油2、汽油3、柴油为原料,改进浅色油品酸度测定法,省略中和95%无水乙醇步骤,加做空白。实验证明,无论是测定深色油品还是浅色油品的酸值,改进后的方法可行、简便,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5.
选择寡聚核苷酸、鲑鱼精单链DNA、小牛胸腺双链DNA标准物质为样本,系统研究了溶液pH、苯酚、丙酮、蛋白质、多糖等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结果的影响情况,另外考察了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影响情况。研究发现基于分光光度法的核酸定量分析,易受溶液pH、苯酚、丙酮、蛋白质、多糖等的影响,另外,DNA和RNA之间也会相互干扰。因此,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含量时,特别是该方法用于核酸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确定时,需要样品高度纯化,pH确定的条件下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采用碘量法对水溶液中二氟化脲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酸、反应温度及时间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了二氟化脲含量的测定方法.较佳的测试条件:选质量分数50%的硫酸,温度为(35±2)℃,反应时间20~25 min.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行研制的全自动定氮仪测定硝化棉的含氮量,研究了样品前处理条件、全自动定氮仪实验参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讨论了实验的准确性与重复性,对全自动定氮仪法与传统合金还原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样品前处理采用石墨炉加热,梯度升温的皂化模式;最佳实验参数为:蒸汽体积分数80%、预热30s、还原反应7min、硼酸体积35mL、蒸馏时间8min;与传统合金还原法相比,采用全自动定氮仪检测硝化棉含氮量的方法用时少、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为误差的影响,可保证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变色酸比色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对甲醇诱导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液中甲醇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变色酸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中甲醇浓度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与气相色谱法相比误差不大。因此,利用变色酸比色法测定腺苷蛋氨酸发酵液中甲醇浓度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赖俊瑶  陈滢 《化学试剂》2020,42(2):186-192
研究了红糖、葡萄糖、乙酸钠、甲醇、乙醇、乙酸、丙酸、丁酸、正戊酸、混合有机溶剂等10种不同有机物对麝香草酚光谱法和离子色谱法测试硝酸盐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中含有红糖或葡萄糖时,均会对麝香草酚法测试硝酸盐氮造成影响,使得测试结果偏大;在无硝酸根离子存在时,红糖和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与硝酸盐氮的测试浓度非线性相关;而乙酸钠、甲醇、乙醇、乙酸、丙酸、丁酸、正戊酸和混合有机溶剂则对麝香草酚法测试硝酸盐氮没有影响。实验发现,红糖和葡萄糖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与麝香草酚发生Molisch反应,形成有色复合物和红棕色不溶性沉淀。实验采用离子色谱法测试硝酸盐氮时,红糖和葡萄糖等糖类有机物对测试结果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