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发展比较迅速,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另一方面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对人们的信息隐私等带来了隐患.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防范就比较重要.通过从理论上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以及防范措施的研究,就能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伴随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给社会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信息的安全防护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网络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同时网络的安全也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问题,网络的安全现状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防范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及网络安全现状,从多个方面就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普通人们的生活当中,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多的使用计算机,从而对于计算机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也是更加重视.由于计算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其本身的安全管理带来困难,因为计算机快速发展,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攻击也是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地位越来越高,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时刻困扰着网络用户,对网络用户的隐私构成了威胁.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我们必须做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维护工作,加强计算机网络泄密隐患的防范措施.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在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应用中泄密隐患的防范措施,希望能够加强防范意识,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详细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表现形式以及由此造成的危害,并从管理技术上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策略进行了探究.如今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但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过程中,常常忽视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在信息大爆炸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另一方面,人们也应该对由此产生的安全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就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情况来看,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计算机网络问题却日益凸显,由此产生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不但个人的隐私遭到泄露,个人财产损失严重,而且也会使国家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电脑》2019,(22):198-19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在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问题并使影响力更大、更广。面对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病毒植入、黑客攻击等网络犯罪行为,必须要实时监测、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并不断改革计算机防护技术,才能够保证人们放心的使用计算机网络,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空间氛围。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潜在威胁,实施有效的网络安全防御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详细地分析了新时期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同时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模型,并分析了其相关技术,以便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建设的日新月异,使得很多资源都可以从计算机网络中获得。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伴随着计算机网络被更多领域使用的同时,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性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网络犯罪也逐渐增多,这常常侵犯人们的隐私,甚至给人们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一时间人们谈网色变。为计算机网络提供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和网络的不断发展同步进行着。本文从网络的存在的威胁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在金融经济、科教文化、国防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影响网络发展的重要阻力。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御措施,以期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已经在金融经济、科教文化、国防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计算机网络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人们使用网络的重要阻力,文章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措施,以便能够促进计算机网络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众多因素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基于此,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内容,提出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对策,希望可以促进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各行各业基本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其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隐私或者企业的机密。基于此,全面分析了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基本现状、作用、意义等,提出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的对策,希望能够加强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避免人们的隐私被侵犯,企业的机密被窃取。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与电脑》2019,(22):178-180
目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人们一方面享受着计算机网络带来的便捷和高效,另一方面也在担忧在网络系统交互中,会造成自身隐私和信息泄露,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就显得非常必要。基于此,笔者首先分析了当前面临的计算机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了造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的世纪,全球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平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网络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资源,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终端实现共享和传递,面对重要的信息数据,就应该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系统的漏洞发现速度比过去快了许多,大量的蠕虫以及病毒的攻击也在逐渐增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有待加强。下面就简单的阐述为了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指出了运用神经网络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6.
张文聪 《软件》2022,(8):128-130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人们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在促进人们生产生活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迫切需要改进和完善。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分析了网络维护中的安全问题及原因,研究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维护中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当前人们的生活逐渐步入了网络“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给很多企业管理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实施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与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就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大数据及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进行分析,着眼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重点对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加强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进入了千家万户.相对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在人们的眼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与防范策略等也是需要普及和加强的,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当今时代最为火热的话题之一,无论是公司还是企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同时也就离不开网络完全的技术.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特点以及因素作了分体,结合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对策,为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也推动了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但是,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安全性的问题,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切身利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含义、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安全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也随之到来.计算机网络在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层出不穷.文章对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加强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