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绵城市具有优良的雨水综合管控的水力特性,是系统解决城市水问题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发展目标。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契合本地特征,因地制宜。对深圳市历史内涝点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内涝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深圳市内涝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和策略,以缓解城市的内涝风险,为类似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及内涝解决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受到了重视,由于海绵城市具备抵御和消除自然灾害作用,为城市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而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有一种名为透水性道路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透水性道路材料的应用和结构分析,以实际案例分析透水性道路材料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优势以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主办单位: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办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6年12月1日,第十三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海绵城市分论坛在深圳新时代广场举行。论坛由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税务局副局长胡细银、深圳市海绵办负责人乐茂华、深圳市海绵办负责人钟鸣、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的理念发展为城市管理者增强城市雨洪管理能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供了方向指引.深圳市福田中心区通过下沉式绿化带、透水铺装及环保型雨水口三方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龙舟水"强降雨期间对工程范围进行观察记录,证明海绵设施可轻松应对常规暴雨事件,与其他城市相比突显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优越性,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居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双修"作为今天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大方向,对城市公共绿地海绵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案例,着重探讨"城市双修"视角下公共绿地海绵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以期为今后的相关项目研究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深圳市日前召开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据悉,2018年,深圳市将全面启动123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任务,新增海绵城市面积55km~2。2017年,深圳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超额完成,全年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422个,新增海绵城市面积达39.1 km~2,超出年度目标14%。此外,2017年深圳全面实行"一书两证"规划审批,共完成21部海绵  相似文献   

7.
以广州天河智慧城海绵城市建设为案例,研究在已有城市规划格局或现状建成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对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景观设计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及生态城市的建设,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城市自然式雨洪管控的核心手段。首先对国外发达国家的雨洪管理和技术应用进行了论述,然后,对海绵城市及其相关理论(最佳管理措施、低影响开发和绿色基础设施)进行了辨识,在此基础上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借鉴国外的实践案例,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的特点,提出了适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策略,以指导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体黑臭严重影响一个城市的水体安全、建设投资和民众生活,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以及食品安全。城市河道黑臭成因复杂,将海绵城市与治水、治城融合推进,让城市、人、水和谐共生是当前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对深圳市黑臭河道成因进行分析和对黑臭河道的治理思路与技术措施进行探究,提出当前形势下黑臭水体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各专项计划、详细规划之间应实现有效衔接,综合解决城市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建设海绵城市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围绕海绵城市内涵与核心作用展开讨论,分析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难点与方法,提出案例展开详细阐述,得出完整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助力区域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以深圳市某新建办公项目为研究对象,将低影响开发理念融入新项目建设中,结合国家及深圳市颁发的海绵城市相关法规和实施细则,重点解析新建项目用地内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和具体工程措施设计,并校核了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12.
现今我国面临严峻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问题,"海绵城市"理论得到社会各界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内涵、国内外海绵城市理论及实践研究情况,结合山东济南人行道、青岛中德生态园9号线路面等城市建设案例,详细论述海绵城市建设内涵、构建方式及实际意义,指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热潮下应理性思考,正确看待海绵城市和建设目标,避免片面化,探索城市建设与水生态资源健康发展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传统灰色雨水系统的单一建设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城镇化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国家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推进。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以长沙市望城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经验为例,介绍海绵城市建设基础条件,政府管理经验,并对城市道路、学校、房地产开发项目和城市公园四个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进行技术分析,为同类型城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解决城市中关于"雨洪内涝"问题,我国提出了的一种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海绵城市。通过有关城市排水设计研究机构的研究证明,"海绵城市"概念的应用,对城市发展内涵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从传统城市建设过程中排水设计的不足出发,阐述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对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设计中的实际运用及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城市建设排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是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建筑与小区将作为海绵城市控制目标的重要实现载体。解读了海绵城市的内涵,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应坚持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重点介绍了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设计中的要点和案例,以指导天津市建筑与小区的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合理地对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进行评价,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构建 6 项一级指标和 22 项二级指标的海绵城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运用区间直觉模糊理论与 IIFWA 集成算子,将层次分析法与IIFWA 集成算子有机组合,对海绵试点城市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案例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资本方视角,构建基于总体、过程、商务和管理四维度的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投资后评价体系,以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宁夏固原为例进行投资后评价案例分析,识别项目投资效益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中社会资本方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是河南省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住区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控制城市雨水径流的主要载体。本论文通过解读海绵城市内涵,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结合住区道路设计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了住区道路和海绵城市相结合的要点,为郑州市住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04年开始,深圳在低影响城市开发方面开始进行探索。2016年4月进入了住建部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点。深圳市光明新区已经成为海绵城市试点中的重点区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低影响城市开发在深圳市各个区也在循序展开,最近正在全市展开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和行动计划调研。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已经由点向面逐渐推进,"十三五"期间海绵城市面积占城区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出现,既迎合了城市河道治理的需求,又能有效实现了资源的积存和利用,为城市建设及河道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对海绵城市的理念和特性进行了简单阐述,并以厦门市西溪为案例展开对城市河道治理应用的分析,旨在剖析当前环境条件下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为城市河道整治提供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