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结构存在很多关键性技术问题,如底部结构刚度突变、竖向构件转换、结构超限设计以及抗震性能的分析和性能目标的设计等。重点介绍了上海某地铁停车场上盖物业开发的复杂高层结构设计,为保证此类建筑底部普遍存在薄弱层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以抗震性能化设计为主,对各抗震设防阶段进行分析,并以室内模型振动台试验进行分析论证。理论计算分析及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车辆段及上盖开发结构体系安全可行,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采用层间隔振的车辆段上盖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介绍了国内车辆段上盖开发现状,对隔震结构的设计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层间隔振车辆段上盖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车辆段上盖结构的开发是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徐州杏山子车辆段上盖项目为典型地铁上盖项目,上盖住宅部分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底盖部分采用框架结构体系。该项目具有体系复杂、构件类型多、多塔、大底盘等特点。设计中采用了隔震技术,在车库层采用厚板转换上部结构。对结构在风荷载及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等各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情况进行分析,确保结构满足设计性能目标要求;并进行了厚板转换和结构弹塑性性能专项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带有转换结构的上盖开发地铁车辆段以其能够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现今广泛运用于地铁工程建设,而各类转换层结构方案的优劣比选和验证工作尚为鲜见。基此,罗列了现今上盖开发车辆段采用的各种转换层结构形式,结合工程实际运用情况,归纳了各类转换结构的优缺点。然后,以佛山南海车辆段上盖开发工程为例,对其典型结构分区进行弹性分析、小震时程分析、中震验算、静力弹塑性分析,验证梁式转换结构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梁式转换结构计算和设计过程简捷,抗震性能良好,可作为上盖开发地铁车辆段工程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5.
新梅车辆段上盖物业C区下部为无锡地铁3号线新梅车辆段联合检修库和停车列检库,远期上部为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属于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故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性能分析。采用多个软件对结构各抗震阶段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结构措施。结果表明,结构体系是安全可行的,可为远期开发和类似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开发地铁上部空间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工程实践中,这类建筑通常会用到带转换层的框架结构,该种结构存在竖向体型收进或设置多塔、塔楼偏置、转换层等设计难点。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某地铁车辆段上盖带转换层框架结构在不同强度地震动输入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转换层关键构件内力分布,研究了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对类似结构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预留上盖开发的轨道交通车辆段设计理念与基本原则,从功能定位、场地规划与跨线布置等规划设计方面分析了车辆段上盖开发的空间格局、功能结构以及跨线设计,并结合结构体系与转换层结构、消防系统、排水防水等设计内容,提出了车辆段上盖开发的设计要点与注意事项,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与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综合利用项目,既有运行地铁停车库、检修库上盖二次开发装配式住宅群体建筑,通过设置隔震转换层,将地铁大库结构与上部住宅结构有机结合,提高上盖建筑的抗震性能和居住的舒适度。本工程创新采用隔震转换型钢混凝土梁替代隔震上柱墩,可降低隔震转换层高度与重量,满足地铁上盖既有结构限载要求,为开发更多标准住宅楼层创造条件。通过对该工程隔震转换层施工总结,丰富地铁上盖工程开发的技术体系,为后续地铁结构的开发利用提供工程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建设高度,对车辆段及其上盖结构体系进行了研究。对多个案例的计算及分析表明:采用柱端加腋可改善车辆段厂房的抗侧刚度;利用层间隔震技术可解决楼层刚度突变;采用全框支转换结构性能化设计、隔震框支剪力墙结构性能化设计等方法可实现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高度提升。另外证明了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条件下,不需要刻意增加基础埋深。  相似文献   

10.
广州某隧道上盖建筑结构同时存在隧道顶部的厚板转换层和裙楼顶部的高位转换层,形成二次转换结构体系。本文基于性能化的抗震设计方法,对结构上、下部设置不同的性能目标,进行相应的抗震性能分析,提出对应的加强措施。针对高位及二次转换结构,补充了转换厚板有限元分析、钢管剪力墙稳定性及两个关键连接节点的专项分析。各项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及各构件的抗震性能均能达到预期目标,结构安全可靠。对设计和施工中的难题提出了创新解决思路,为同类型高层结构或转换体系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伍永胜  农兴中 《建筑结构》2020,50(10):90-95
对目前车辆段上盖开发采用的几种常见结构体系进行了总结,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对全框支剪力墙结构屈服机制的选择、控制楼层屈服的措施,以及框支框架、节点、转换层楼板等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论述。以广州地铁六号线萝岗车辆段为例,阐述了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茅山涵田度假酒店为多层特别不规则结构,采用少墙-框架结构体系。用拆分模型计算大底盘及各单塔周期比,用整体模型计算其余各项计算指标。在配筋计算上采用少墙-框架和框架两种结构体系并考虑嵌固端位置包络设计。对关键构件进行抗震性能目标设计,对薄弱环节关键节点针对性地采取抗震加强措施。为满足建筑布置特点、空间净高等要求,采用预应力空心楼盖、一端固定铰支座一端滑动铰支座钢屋盖、托柱转换框架等结构布置形式,并给出典型节点计算方法和构造大样等。结果表明结构能够满足抗震设防目标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朱怡  朱黎明  张敏 《建筑结构》2022,(7):136-140,85
地铁上盖建筑下部结构为了满足工艺要求一般采用框架结构,上部住宅为剪力墙结构,两种结构形式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上下层刚度的突变,盖上大面积深厚覆土的巨大质量将带来强烈的地震反应,并且上部开发一般晚于下部地铁车辆段的实施,为了给后期上部开发预留一定变化的余地,本工程地铁车辆段上盖采用底部框架+隔震层+剪力墙的结构体系.采用隔震...  相似文献   

14.
佛山南海环岛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是复杂超限高层结构。为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基于抗震性能的设计方法来进行结构设计,同时结合工程结构体系特点和超限情况,提出了结构加强措施和关键部位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目标,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体系安全可行,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某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以多、高层公建为主,底部车辆段采用框架结构,上盖塔楼采用框架、框-剪结构,上盖与车辆段柱网错位处采用转换结构,存在盖板上下层侧向刚度不匹配、竖向构件不连续、塔楼核心筒偏置且活载大等结构设计难点。通过结构计算与分析得出,设置裙房过渡层高、盖板覆土换填轻质材料或架空,采用梁托柱或斜柱转换并考虑转换引起的内力变化,调节楼层的刚心与质心、增大最外圈框架梁尺寸等均为解决上述结构问题的有效措施,可供今后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某车辆段自东北向西南走向,其上盖开发为11层住宅。为了住宅建筑的舒适性,住宅阳面法线呈南偏东0~15°,这造成了上盖住宅柱网与车辆段柱网呈一定角度。在车辆段停车列检库、检修库等部位上下均为非正交柱网,住宅柱网与盖下柱网夹角约45°±15°。本车辆段上盖开发存在一定的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且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落地,共有3项指标超过审查要点限定范畴,为超限高层建筑。柱网的特殊性加大了此超限结构的设计难度。本工程设计中,通过寻找住宅角度与面宽的规律实现不同户型的分户墙位置柱、角柱直接贯通落地。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结构缝,合理设定针对本结构特性的抗震性能目标等手段解决了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与难点。通过对此结构的不同角度小、中、大震分析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本文内容对车辆段上盖开发结构及与本文所述结构类似的上下非正交柱网转换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综合考虑了各因素对温度荷载的影响,采用线性分布法计算作用在建筑物上的温度荷载,分析了车辆段上盖开发转换层从施工到正常使用全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温度作用,制定了超长结构温度作用计算工况,以白云湖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为实例,给出最不利温度工况下的温度应力。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文中给出的超长上盖开发转换层结构温度作用计算模型,可为施工图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辆段底部为地铁基地使用的大开间空间,上盖物业开发为小开间剪力墙结构,因工艺需要底层层高大,而上部住宅层高小,容易形成底部刚度不足。上部剪力墙不能完全落地形成框支转换结构,结构超限。通过对某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进行分析和性能化设计,针对结构超限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补充分析,对薄弱部位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郑州轨道交通5号线车辆段上盖开发工程中带转换超限高层结构为例,对工程结构体系超限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结构计算及分析论证,提出了结构超限设计对策,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西安某地铁上盖项目为工程背景,对高烈度地区采用下部框架+隔震层+上部剪力墙体系的地铁上盖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介绍.本项目主体结构存在大底盘多塔、刚度突变、扭转不规则、承载力突变等多项超限;同时存在首层为软弱层和薄弱层、隔震层下一层框架刚度难以满足对隔震层上一层剪力墙结构的嵌固要求、楼面超长、裙房框架和地基基础的抗震设计要求高等众多设计难点.针对以上结构超限项和设计难点,在合理调整结构体系、采用层间隔震技术减小上部结构地震作用的基础上,对盖上盖下各部分结构构件进行抗震性能化包络设计,并结合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价.结果 表明,在高烈度地区应用上述结构体系的地铁上盖项目技术可行,采用隔震技术结合构件性能化设计等技术措施可有效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