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化工》2020,(2):47-49
为探讨酶底物法在三峡库区水质检测中的适用性,用酶底物法对库区地表水、污水厂出水中的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进行检测,测定结果 RSD<4%,测定标准菌株结果符合要求,用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对不同样品进行比对,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满足水质监测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中进行了多管发酵法和酶底物法检测水中(耐热)粪大肠菌群结果的对比。首先,试验通过对认证的商售IDEXXQC大肠埃希氏菌和绿脓假单胞菌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控制菌株进行检测,其结果显示均在置信范围。其次,用较清洁的水样和污水进水水样分别进行多管发酵法和酶底物法平行检测,并进行配对t检验。较清洁的水样结果显示P=0.818(0.05)、相关系数r=0.947;污水进水水样结果显示P=0.712(0.05)、相关系数r=0.6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均大于0.6,两种检测方法相关性均较强,说明多管发酵法和酶底物法检测水中(耐热)粪大肠菌群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王莉莉 《净水技术》2024,(3):187-193
采用新型酶底物光谱法和酶底物法对不同类型水样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及粪大肠菌群指标进行同步检测。两种方法各有优势,采用SPSS软件对检测结果处理后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总大肠菌群的数据P=0.057,相关系数r=0.904;两组大肠埃希氏菌的数据P=0.593,相关系数r=0.972;两组粪大肠菌群的数据P=0.136,相关系数r=0.986,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具有相关性,且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采用酶底物光谱法检测有证质控样品,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粪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均在质控样真值范围内,证明该方法检测准确度符合要求。酶底物光谱法与酶底物法相比,反应原理类似,操作更加简便,具有仪器自动化和智能化快速检测、判读、存储、联网传输数据等优点,可满足实验室常规检测需求,在应急突发事件现场检测方面有较强的运用前景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酶底物法在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MPN计数的应用,并对市售的2种酶底物试剂EC-MUG和科立得(Colilert)MMO-MUG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用两种酶底物试剂检测菌悬液和对6类食品大肠埃希氏菌MPN计数,同时用参考方法GB 4789.38—2012大肠埃希氏菌MPN计数检测,用McNemar’s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EC-MUG和科立得MMO-MUG酶底物检测菌悬液和6类食品的大肠埃希氏菌MPN计数,与参考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1,P﹥0.05)。EC-MUG 和科立得 MMO-MUG 酶底物检测无统计学差异(χ2=0.01,P﹥0.05);科立得 MMO-MUG酶底物检测结果易判断。结论酶底物法检测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MPN计数方便、快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路晓锋  吴凡 《净水技术》2021,40(12):20-25,62
针对大肠埃希氏菌国标法中的酶底物法检测时间长的现状,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和酶底物法同步检测大肠埃希氏菌,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法能检出细菌数为50 CFU/(100 mL)及以上的样品,含量在50~2000 CFU/(100 mL)的大肠埃希氏菌与酶底物法相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r=0.99,经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差异.荧光定量PCR法具有操作简便和检测时间短的优势,能作为酶底物法的有效补充手段,在实际水样的应急检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多管发酵法和酶底物法检测水源水样本中耐热大肠菌群,比较了两者检测结果的等效性.结果表明,多管发酵法与酶底物法检测水中耐热大肠菌群的结果是等效的.酶底物法可以用作评价水中粪源性微生物污染的可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7.
楼小平  林增飞 《净水技术》2020,39(6):14-17,37
多管发酵法和酶底物法检测总大肠菌群的结果差异大小与样品的细菌种类组成有关,而多管发酵法和酶底物法检测原理的不同导致检测的目标菌有一定的差异,也是两者结果差异的根本原因。酶底物法对肠杆菌属中的桑树肠杆菌Enterobacter mori(R18-2)、路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EN-119)有特异性,而多管发酵法未表现出特异性。酶底物法对阴沟肠杆菌(CICC 21539)表现出一定的迟滞效应。酶底物法可作为生产企业检测控制手段,但用作产品合格检验或仲裁检测时应慎重,统一总大肠菌群的定义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种双壳贝类的微生物富集能力以及养殖环境水体对贝类微生物富集能力的影响。抽取乐清湾贝类养殖区的三种代表性双壳贝类缢蛏、文蛤和泥蚶,检测其中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菌落总数含量。同时抽取嵊泗县贻贝养殖海域内贻贝大肠埃希氏菌和菌落总数以及环境水体中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三种贝类中,缢蛏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菌落总数最高,微生物富集能力最强,泥蚶的微生物富集能力次于缢蛏,文蛤的富集能力最弱;环境水体中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含量越高,贻贝中大肠埃希氏菌和菌落总数含量就越高,呈现一定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固定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的检测效果,为监测站耐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选择提供技术支持。2018年11月~2019年3月,选取广州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和水源调查点采集的地表水为样本,用固定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两种方法分别对51份水样中耐热大肠菌群进行比对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固定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相比,在检测一致性方面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但固定酶底物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效率高、人力成本较低、结果更加精确、安全性较好等优势,既可作为地表水常规检测方法,又可用作应急、灾害时监测的快速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酶底物法可用于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中耐热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通过6家实验单位对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各30组水样分别用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来做比对。结论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检测数据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程度很高,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酶底物法可应用于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中耐热大肠菌群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采集50种地表水和污水厂水样,分别用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进行比较,从检测结果发现,两种方法的数据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好。相比之下,酶底物法更加高效、简便、快速、准确、二次污染少,是取代传统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张泽清  弓跃华 《净水技术》2022,41(5):155-159
针对滤膜法和酶底物法检测总大肠菌群的过程,休哈特控制图可以用来监测其是否受控。判定受控后,选取太原市60个二次供水实际样品,分别采用滤膜法和酶底物法对其中的总大肠菌群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均测得2个阳性样品,总大肠菌群阳性率为3.3%。对阳性结果中的大肠菌群进行了初步鉴定,分别为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的新加坡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ingaporensis)和勒克菌属的非脱羧勒克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无假阳性。  相似文献   

13.
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建 《河北化工》2012,(7):32-35,49
粪大肠菌群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详细介绍了多管发酵法、滤膜法、纸片法、酶底物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粪大肠菌群的优缺点及主要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河北化工》2012,35(7)
粪大肠菌群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详细介绍了多管发酵法、滤膜法、纸片法、酶底物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粪大肠菌群的优缺点及主要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特定底物技术快速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相关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路  卢益新 《净水技术》2004,23(6):30-33
大肠菌群(Coliforms)、耐热大肠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s)和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都是判断水体是否存在粪便污染的重要微生物指标。文中介绍了一种特定底物技术可在 24h之内同时检测大肠菌群和埃希氏大肠杆菌数量,如果提高培养温度至44.5±0.2℃,则可检测耐热大肠菌群数量。  相似文献   

16.
多管发酵法、滤膜法、纸片快速法和酶底物法是目前国内测定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常用标准方法。分别从方法的检出限、方法操作、准确度和方法间的一致性四个方面对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出各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为分析人员根据实际条件和水样类型选择最佳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滤膜法为现行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酶底物法测定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已通过国内外多个标准认证。采用酶底物法与滤膜法对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测。通过标准菌株加标试验,酶底物法检测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8%~9.0%,定量质控样品测定的所有结果均在真值范围内,且方法的相对误差为0.8%。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与滤膜法相比,酶底物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酶底物法可作为评价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质环境监测中最常检测的微生物指标包括有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能反映水体环境污染和卫生状况。有效的控制水质环境,尤其是作为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环境微生物风险,能保障民众用水安全。为了确保微生物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本文结合实际,从微生物采样、环境、仪器、试剂、人员和检测操作、报告的过程分析人、机、料、法、环、测六大要素的控制要点,做到检测结果准确可信,有记录可查,可追溯。  相似文献   

19.
《广东化工》2021,48(16)
目的:从能力验证样品中分离、鉴定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提高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能力。方法:本文参照GB4789.36-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对2份样品进行检测,对符合VITEK 2 Compact生化鉴定结果的进行血清学鉴定,同时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联合检验分析。结果:2份能力验证样品均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结果均为满意。结论:国标法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结合进行检测,相互验证,结果可靠性更高,准确性更强。同时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基、试剂的质量控制,灵活应用目标菌特异性提高检出率等。  相似文献   

20.
《净水技术》2007,26(3):78-78
(1)水质指标由GB5749-1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 (a)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