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汽车空调箱(HVAC)作为汽车内部的重要部件,其振动噪声水平影响乘驾舒适性。新能源汽车因为没有了柴油(或汽油)发动机振动噪声的掩盖,其空调箱的噪声就会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对于汽车空调箱的噪声产生机理和传播路径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相干分析法、局部屏蔽法、以及声压法,进行噪声源识别和传播路径分析。实验分析表明12阶、60阶的噪声主要是由电机的电磁振动引起,一方面通过电机端盖辐射出来,另一方面从电机与蜗壳连接处传递给空调箱。研究结果为抑制空调箱鼓风机噪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汽车空调系统的噪声产生机制并进行相关测试,综合分析噪声的频谱特性及分布规律。测试结果表明,空调系统表现为宽频噪声,风机旋转产生的结构振动阶次明显,空调风道对噪声贡献集中在300 Hz以下,拆掉进风壳体后,问题频段内(600~800 Hz)的声压峰值消失。此外,针对风机的蜗舌形状提出噪声控制措施和行之有效的降噪方案,为空调系统的降噪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缺少发动机噪声的覆盖,新能源汽车空调鼓风机产生的气动噪声成为影响乘车舒适性的重要噪声源,主要针对某新能源汽车空调鼓风机系统进行气动噪声特性分析和优化,以适应更加严苛的噪声控制要求。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和半消声实验室,通过对原始叶轮模型流场和声场的研究分析复杂的轮毂、叶片、气流和结构部件周期性相互作用产生的气动噪声特性,并开展轮毂型线和叶顶弧度对气动噪声的影响研究,其中轮毂型线模型最大可以分别降低43 阶次叶频噪声和总声压级5.0 dB和4.2 dB,叶顶弧度模型最大可以分别降低43 阶次叶频噪声和总声压级4.0 dB和2.7 dB。研究结果对优化新能源汽车空调鼓风机在受限空间内气动噪声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汽车空调(Heating,Ventilation,and Air-Conditioning,HVAC)存在噪声过大导致舒适性较差的问题,通过试验为主、数值仿真为辅的方法对整车环境下空调系统气动噪声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空调系统产生的气动噪声呈宽频噪声特性。整车环境下空调系统辐射出来的噪声量级比自由场环境高11.7 d B(A),声压级较大的频带更宽,呈现出明显的混响场特征。在空调风机转速为7档、内循环工况时,测点C处的总声压级高达67.9 d B(A),超过企业内部标准要求1.9 d B(A)。风机是主要噪声源,应在后期降噪中加以控制。由于乘员的阻挡和衣物的吸声,乘员舱空间缩小,坐有乘员时相同测点的总声压级小1.5 d B(A),在125 Hz以上各频率段的声压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文中研究可为明确空调系统在乘员舱的声辐射特性和空调系统噪声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汽车空调HVAC总成的气动噪声是汽车空调系统主要噪声来源之一。本文分析了HVAC总成的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并对某车型HVAC总成的气动噪声表现进行了性能改进。建立了HVAC内部流场仿真模型,并通过修改空调分配箱壳体与鼓风机蜗壳的结构型线,调节模式风门的位置来优化内部流场。结果表明:优化后HVAC总成的气动噪声表现明显优于原状态;实车上使用频次较高的吹面、除霜模式下的噪声声压级,相比原状态分别降低2.3 dB(A)、3.3 dB(A),降噪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重型商用车在中低挡加速工况下驾驶室内出现的啸叫噪声问题。首先,对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和中后驱动桥在内的动力传动系统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变速箱在问题挡位工作时的动力传递路线,明确了问题挡位下参与动力传递的啮合齿轮副。其次,设计整车道路加载试验,在发动机飞轮、驾驶室内、变速箱近场及壳体、中后驱动桥壳体及车架位置布置相应的转速、噪声及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对发动机转速进行追踪,采集7挡加速工况下各测点的噪声和振动信号。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除发动机激励外,驾驶室啸叫噪声主要由28阶和42阶激励引起且后者的影响更为显著。对变速箱主箱和副箱以及中后驱动桥位置的齿轮副进行阶次计算,结果表明,副箱行星齿轮机构中单个行星轮与外齿圈的啮合阶次为14.02阶,其2次和3次谐阶次与驾驶室内的啸叫噪声阶次相对应,定位出了问题出现的根源。最后,针对问题齿轮副,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汽车空调系统是引起车内异响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某款SUV汽车在开启空调后车内出现明显"呜呜"异响声的现象,应用传递路径分析和增量分析相结合方法进行快速诊断。在实车上进行噪声测试分析,运用频谱分析法和声学互动滤波技术确定引起车内异响主要激励源为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结合对异响传递路径和增量综合分析,快速确定车内异响主要辐射源为膨胀阀和蒸发器,并采取减振降噪措施,有效降低了车内所存在的异响,降噪效果达2.5 d B(A)。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某乘用车急加速工况下排气噪声的运动感,通过控制排气噪声主要阶次声压级和能量配比从而达到改善排气声品质的目标。从典型消声器结构单元消声频率与阶次对应关系入手,推导典型消声单元传递损失与排气噪声的阶次相关性;基于某乘用车排气系统消声器模型设计四组正交组合方案,采用CAE方法研究抗性消声器结构对阶次噪声的影响规律,总结出排气噪声中四阶成分与六阶成分对扩张腔结构参数、四阶成分对共振腔结构参数、二阶成分对赫尔姆兹谐振腔结构参数变化敏感的规律。以此为依据正向设计消声器,实现排气噪声阶次成分调整。加工样件并进行排气噪声尾管试验,证明排气噪声阶次成分分布满足设计要求,主观感受声品质满足运动感目标。该研究可为消声器正向开发及声品质目标实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利用数值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在研车型空调系统气动噪声的研究。运用宽频噪声源模型和计算气动声学方法(CAA),对某汽车空调系统的气动噪声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空调内部的噪声源分布情况,仿真和试验的频谱变化趋势比较吻合,风量最大偏差为3.5%。给出优化风道型面、改变蜗舌形状、风道包裹吸声棉等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0.
振动噪声控制是前端轮系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对于轮系附件振动引起的噪声问题,行业内缺乏系统和实践研究。以某BSG(Belt-Driven Starter Generator)混动车型出现的空调压缩机啸叫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压缩机台架试验、冷媒压力脉动分析和整车路径排查,确定噪声主要由压缩机激励皮带和轮系附件模态所致,并通过发动机悬置和车身传递到车内;结合模态测试和仿真手段,提出有效的工程化方案,方案实施后啸叫阶次降低15 dB以上,车内声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为前端轮系附件的NVH设计,提供很好的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某100 %低地板车辆在60 km/h速度下进行振动噪声试验,获得了低地板车动车、拖车,车内及转向架噪声特性。结果表明,车内噪声主要能量集中在400 Hz~1250 Hz,其中400 Hz频谱能量最大。动车比拖车车内噪声高3 dB,这是由于转向架动力源激励400 Hz中心频段结构传声和空气传声所致。控制电机振动,能从源头上有效控制车内400 Hz中心频率结构传声。此外,也需要从路径上控制电机激励结构传声,即控制横向减振器和二系空簧的结构传声。相关分析结果可为低地板车振动噪声控制和低噪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关于壁挂式空调蒸发器保压工艺的装置,分别从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成本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该装置不仅可以应用于壁挂式空调蒸发器的保压,还可以推广到家用立式空调器以及多联机等产品的保压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近场项(反射面、端盖及定子)对车用交流发电机气动噪声的影响,基于Lighthill声比拟理论,大涡模拟(LES)方法及边界元法对交流发电机的气动噪声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主要阶次及幅值与实验相比一致性较好,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正确性;第4、6、8、9、10及12阶次为该型交流发电机的主要阶次;反射面对各主要阶次皆有影响,端盖主要影响10阶次,定子主要影响6及9阶次;反射面对左、上测点声压级影响较大,端盖对左、右测点影响较大,定子对各测点几乎无影响;近场项对五点平均总声压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反射面>端盖>定子。  相似文献   

14.
以车内噪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声品质的主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根据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标准设计噪声采集方案,对平稳和非平稳车内噪声进行了数据采集、信号预处理,建立噪声样本数据库。采用参考语义细分法对四款汽车车内噪声的综合烦躁度进行主观评价试验研究,基于主观评价试验结果和模糊综合算法,建立了综合烦躁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以计算出整车噪声综合烦躁度总值。结果表明不同车型有其自身的声品质特征。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实施不同车辆的声品质比较和评判。  相似文献   

15.
徐野  熊鹰  黄政 《振动与冲击》2020,39(2):86-91
为真实模拟壳体噪声的激励源特性,建立螺旋桨-轴系-壳体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以CFD计算得到的螺旋桨非定常载荷作为激励源,采用模态叠加法计算耦合系统强迫振动响应;分别以桨叶表面偶极子声源和耦合系统表面振速作为边界条件,采用声学直接边界元法计算螺旋桨直接辐射噪声和耦合系统振动噪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噪声的声压级都随螺旋桨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振动噪声增幅较小;耦合系统振动噪声声压级随轴承刚度的增加而增大;两种噪声的声压级在量级上较为接近,在频谱及声压分布上具有各自的特征,在预报耦合系统水下辐射噪声时应综合考虑两种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常亮  邵斌 《声学技术》2018,37(1):77-81
对武汉轻轨一号线某高架段25 m跨单箱单室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的噪声辐射进行了现场测试。将采集的噪声信号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通过相干函数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从而获得真实的结构辐射噪声。绘制了箱梁结构表面辐射声压级等值线图。比较分析了综合噪声和结构辐射噪声的A声级。分析结果表明:近轨时箱梁结构各部位的辐射噪声明显大于远轨时箱梁结构各部位的辐射噪声。在近轨和远轨两种工况下,底板和翼缘的辐射噪声都大于腹板。箱梁各部位的辐射声压级在跨长方向和桥宽度方向上都表现出非单一的变化规律,需结合列车运行工况具体分析。轻轨箱梁结构辐射噪声级在61~66 d B(A)之间,实际工程中为了获得真实的结构辐射噪声级需将测得的综合噪声级减去约2 d B(A)(背景噪声影响)。实测分析结果可让工程技术人员了解箱梁噪声辐射情况,为后期箱梁的降噪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永磁直流无刷电机定子振动动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集中驱动的电动汽车中,电机是电动汽车振动和车内外噪声的主要源头之一。因此,设计人员都期望于在设计阶段能对电机的振动噪声性能进行分析。本文基于电磁场分析理论对电动汽车驱动用永磁直流无刷电机径向力波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进而对电机定子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实现了车用定子振动动力学特性分析。仿真结果与电机振动试验结果相符,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为进一步实现低噪声驱动电机的优化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上海轨道车辆9号线在不同运行速度下头部车厢、中部车厢和车厢连接处进行噪声现场测试,引入心理声学声品质参数:A计权声压级、特征响度、尖锐度、粗糙度和抖动强度,对不同工况下轨道车辆车内声场进行声品质的客观评价。结论表明,轨道车辆运行时车厢内部噪声以中低频噪声为主。随着车速提高,车内声品质下降,尤其是车厢连接处,声品质最差,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噪声环境,满足人耳的听觉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