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述了空调冷凝水特点及其回收、利用的好处和方法,并对如何回收、利用空调冷凝水提出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发了基于栅板蒸发式冷凝技术的全热回收新风空调装置,改变了传统的空调余热回收方式,将室内排风作为栅板蒸发式冷凝器的进风、冷凝水作为栅板蒸发式冷凝器的补水,以小量的代价实现余热及冷凝水的有效回收和利用,有效地解决现代建筑空调综合症和能耗浪费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分体式空调在我国建筑中广泛使用,暖通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可达到40%~50%,分体式空调的节能优化设计是空调节能的重要环节。分体式空调在湿负荷较大的场所,每1kW冷负荷每小时产生约0.8kg的冷凝水,冷凝水温度较低约为10~15℃。空气露点温度越高,含湿量越大,产生的冷凝水越多,而冷凝水需要设置排水管进行有组织排放,这既造成冷凝水冷量浪费又增加了排水管的管材使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湿帘蒸发冷却技术回收利用制冷冷凝水的分体式空调设计与实验应用。通过实验、计算和对比分析出利用制冷冷凝水后的实际节能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湿帘蒸发冷却回收利用制冷冷凝水的分体式空调不仅可以提高制冷量约4.612%和能效比约9.302%,降低冷凝温度约4.685%,而且不需要设置排水管。  相似文献   

4.
在对既有地下工程中除湿机冷凝水利用技术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全国10个典型城市的室外典型逐时气象参数,分析研究不同城市的国防地下工程中回收利用除湿机冷凝水作新风预冷的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在国防地下工程中进行除湿机冷凝水回收用于新风预冷的技术改造,节能潜力巨大,投资回报期都在3年之内。这对国防地下工程中除湿机冷凝水的回收利用等节能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研究分析计算了冷凝水在户式空调和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装置(新风加风机盘管)的产生量,介绍了空调冷凝水目前作为城市绿化用水、冷却塔补充水、景观用水等回收利用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南宁某科技园B区暖通空调专业设计中所采取的一些节能技术、节能措施。重点介绍了热回收技术、变频变流量技术、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的使用,体现了在空调系统中使用节能新技术的必要性。最后得出了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采用必要的空调节能新技术,对降低空调能耗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张耀章 《冷藏技术》2007,(3):21-22,28
中央空调末端装置中能采用表面式空气冷却器,其在空调工程中主要作去湿冷却(减焓去湿)用。这时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将发生变化,并产生一定温度较低的冷凝水。目前空调工程中大部分都将这部分冷凝水直接排放,其都是一种水资源浪费和能量浪费。本文将用实例对回收冷凝水再利用的节能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海洋石油111FPSO中央空调冷凝水的产量和回收利用的可能性分析,试图找出空调节能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制冷》2015,(2)
在生活中离不开各种各样家电,其中空调是耗电大户。空调在制冷模式下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回收利用来对其冷凝器进行散热,一方面可以实现节能或增加制冷能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冷凝水一直以来任其飞滴直下,遍地乱流,给邻里和他人带来的烦恼。  相似文献   

10.
周丽文  巩云 《四川制冷》2014,(3):344-348
电子信息机房的温、湿度对机房内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而现有电子信息机房特别是铁路电子信息机房因无法自动补水而导致机房湿度偏低,为了保证机房内的温、湿度要求,采用实验方法,研究采用回收电子信息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冷凝水对机房进行加湿的方式,通过实验测量室内温、湿度变化、自循环加湿补水(排水)量、电热加湿罐内水质变化、机组能耗等,证明了采用回收机组冷凝水进行自循环加湿的可行性。最后设计了带冷凝水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的机房专用空调机组,机组采用电热加湿的方式。自循环加湿实验表明:该机组运行温、湿度控制稳定,能够满足机房对温、湿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凝析气藏的经济开采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态凝析油是凝析气藏的重要产品,它的开采应该是有效而经济的。介绍了国外近20 a来在凝析气藏开采技术领域的各种经济模式,包括回注φd=75%干气、自流回注、注N2、注水、水气交替注和注CO2等开采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开采模式同传统的降压开采方法相比,能够有效地适应地面-地下的各种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12.
对如何利用移动式空调机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分析,探讨提升移动式空调机能效比的一种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郭杰  李佳  路洪洲  许振明 《材料导报》2006,20(11):25-27,31
运用循环经济原理,讨论了废弃电路板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现有废弃电路板资源化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机械-物理处理法是回收利用电路板的最佳选择.针对国外废弃电路板的机械回收利用现状,提出了在国内开展废弃电路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s the intense competit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technology has increased, many companies are concentrating their capabilities on securing essential patents that claim one or more inventions required to practice a given industry standard; however,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essential patents, the approaches to exploring promising essential patent: have some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methodology and data. As a remedy,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method that derives an essential patent through Generative Topographic Mapping (GTM)-based standard and patent maps. The suggested approach involves a systematic process that identifies vacuums on a standard map in a specific technology field and enables analysts to find candidate for promising essential patents instead of relying on the experts. By applying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this research discovered the vacuums in an industrial standard document about fuel cell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candidates of essential patents in this technology field.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a new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currant-finishing wastewater was propo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lean technology" concept. This method consisted of two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the currant-finishing wastewater was recirculated in the currant-wash process and in the second stage this wastewater was utiliz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energy through anaerobic digestion. Recycling ratios from 0 to 95% were examined. By increasing the recycling ratio, effluent's COD increased from 3808 to 43,722mg/l, effluent's BOD from 681 to 5378mg/l, total sugars from 2.57 to 42.13g/l, total phosphorous from 0.79 to 5.14mg/l and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from 7.36 to 51.9mg/l while fresh water addition decreased from 6 to 0.3kg per kg of currants processed. The optimum recycling ratio range for the wastewater energy utilization proved to be 30-40%. In this range, the mass of COD and sugars digested was maximized resulting in the highest biogas production. Thus, the proposed system could be promising since water consumption is minimized and wastewater energy utilization is achieved rendering the process almost energetically self-sufficient.  相似文献   

16.
肖艳 《塑料包装》2014,25(5):33-35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废旧物的回收利用无疑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是有利的,由于聚氨酯的用量较大,而近期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其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利用市场前景看好。针对废旧聚氨酯软泡塑料的循环利用形势所迫,分别论述了废旧聚氨酯软泡塑料的物理回收利用技术;废旧聚氨酯软泡塑料的化学回收利用技术;废旧聚氨酯软泡回收利用的粘结加压成型和挤出成型技术,以及废旧聚氨酯软泡回收利用热解法制作填料技术等的工艺特点、加工方法,同时指出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标准中纳入专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组织涉及专利的标准历年分布情况,发现在三大组织中,涉及专利的标准数量最多的是ITU,增长速度最快的是IEC,标准中纳入专利的情况还是较多地出现在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中;首次对我国国家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采标和自主制定国家标准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国家标准中纳入专利的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完善我国标准中专利信息搜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