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亚南 《中国园林》1993,9(1):11-12,31
在中国风景名胜园林范畴中,中国传统建筑与大自然的造化(即山水自然形胜)是互相依存、制约、映衬,美化的。这风景美学中的普遍“定律”在镇江这“城市山林”的景观里却有其独特的体现。镇江园林各景区景点大多位于单丘孤峰之上,这宁镇山脉余脉上的丘陵单个山体,其高程均偏低、面积均偏小,尽管都是真山真水,但各景区要真正达到真山真水的壮丽景像、宏恢气势、博大意境,必须克服自然地理形势的局限。但改造自然形胜又谈何容易,然而,营造镇江园林景观的历代名师巧匠却用了众多的独特建筑艺术手法达到了这个目的。历来,“深山藏古寺”,但金山却反过来,是把山藏到了寺中,俗称“寺裹山”,能一寺藏去一山的神州园林孤例,就是用建筑来改变造化,用人工来美化自然,这绝不是一角一隅一楹的普通藏拙手法,而是“巨型”建筑学藏拙的大手笔。  相似文献   

2.
慧远与庐山     
晋代政治黑暗,但纂以代以来从西方传来的佛教文化,却给人们带来广阔的思想空间,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从此发生了变化,著名佛家慧远发现,一方净土、极乐世界不仅在遥 西天,也在美丽的山水之间,那儿有仙境般的风景名胜,佛教园林。他开辟了中国最早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庐山创建了寺庙园林,提出风景科学一系列理论构思,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投射出中国风景的最初曙光。  相似文献   

3.
风景建筑文化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铎 《新建筑》1997,(2):40-42
分析了自然经济时代和工业社会时代风景建筑的文化属性,提出了现代风景建筑选址宜藏不宜露;布局宜散不宜聚;尺度宜小不宜大;形制宜相不宜华;风格宣中不宜西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风景建筑文化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铎 《中外建筑》1997,(2):16-18
本文分析了自然经济时代和工业社会时代风景建筑的文化属性,提出了现代风景建筑选址宜藏不宜露;布局宜分散不宜集中;尺度宜小不宜大;形制宜朴不宜华;风格宜传统不宜西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风景建筑是一种概念较为模糊的建筑类型,一般针对风景名胜区内的建筑而言,包涵着建筑与风景因素之间的形态和空间的关系,以及一定区域内建筑与风景长期作用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王铎 《建筑》1994,(8):37-38
我们之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讨论风景区的建筑,是因为“文化”的涵盖更为宽广,是全方位的系统构架。事物的产生往往是系统的发展和多方位辐射的交织汇集,认识它,变自在为自由,避免就形式论形式,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文化,广义的理解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理解,是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作用部分。风景区的建筑文化,应包括其社会功能属性,工程物质技术,环境场所文化,建筑形态艺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时代,其风景区的建筑文化,显示着不同的文化光彩。东西方盖然不同。阿尔卑斯山的风景建筑,除了山居、小…  相似文献   

7.
王铎 《建筑》1994,(9):37-38
3.保护名山胜景处的历史文化遗存,是科学文化时代风景建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物保护的原则是出自于保护人类历史文化创造的实证物。这是从风景建筑文化角度来分析其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意义。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表明,一个文化时代的开始是形成于上一个文化时代。而上一个文化时代的文化,作为历史文化,将延续到后来的文化时代,保存下来。在宗教文化时代形成的我国名山胜景处的古遗址、古建筑,今天仍需要保护好,延传下去。这是因为,自然美景的原始,苍古,荒野,给人们带进了一个久远的离开现代摩登城市的时空环境;而古代宗教…  相似文献   

8.
9.
胡洋  金笠铭 《城市规划》2006,30(10):56-59,I0001,I0002
在我国风景名胜区迅猛发展的同时,其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大多与风景名胜区当地居民有关。目前我国众多风景名胜区尚有相当数量的居民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一举一措必然牵动到居民的利益,简单化的规划与管理措施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本文即针对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问题,从社会问题的5个主体入手对其进行探讨,提出整合规划的概念。同时以庐山为例,从居民入手,通过社会分层、居民参与等途径进行深入的分析,运用社区整合规划解决居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书院建筑与传统文化思想:试论文人建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书院建筑不同于宫廷官式建筑,也有别于民间世俗建筑,具有其文化特点,可称为一种文人建筑。书院处于官学系统之外,是在我国悠久的私学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办学形式,所谓“乡党之学。”“盖州县之学,有司奉召旨所建也,故或作或否,不免具文;乡党之学,贤士大夫留意斯文所建也,故前规后随,皆务兴起,后来所立,书院尤多,盖皆仿四书院云”(《文献通考·学校考》)。由于它“资不官费,力不民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讲学较为自由,活动灵活多样,以致成为一些学派的据点,地方文化的中心。因此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形成多功能、社会化特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对桃花源风景区主要 文物建筑的历史考证情况,论述其 各自的风格特点;阐述了风景区文 物建筑修复重建与维护其景区的周 围环境和文物建筑历史风貌的措 施。  相似文献   

13.
浅论风景名胜区的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澄荣 《中国园林》2000,16(4):10-12
建筑的双重性表现在既具有实用功能性,又具有艺术性。文章根据景区建筑的特点,结合风景区的成功例子,来论述景区建筑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强调景民居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14.
15.
眼下各大城市花大力气兴建的“标志性建筑”,在杭州西湖景区将受到排斥。这是新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的。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景名胜区集大自然的精华,渗透着我国悠久历史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当前,风景名胜区在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上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研究探讨。该文就风景名胜区在保护和规划的有关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以于交流。  相似文献   

17.
张泉 《城乡建设》2001,(6):56-57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是我国独树一帜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文化,在创造、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各民族的智慧.从古代起就是云南各族人民喜爱居住的一种住宅形式.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先后把白族民居建筑引入风景名胜区,作为人文景观的设施接待,深受游客赞誉.  相似文献   

18.
文华 《建筑》2000,(9):42-43
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北戴河区 ,由北戴河而命名。北戴河又因戴河流泾其西而得名。北戴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北戴河海滨南临渤海 ,背靠联峰山 ,西起戴河口 ,东到鹰角亭 ,长近十公里。岬角突入海域 ,嵯峨峻秀 ,海湾凹入陆地 ,波平沙软 ,海上 ,万顷碧波荡漾 ;陆上 ,一片林木苍郁 ,潮声风声相和 ,带来无限的诗情画意 ,环境异常幽雅。苏东坡以“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之诗句 ,极尽西湖东方美人之态。近代诗人吕碧诚则把北戴河比作“西方美人”。称“海滨之风景 ,清奇高亢、气象万千 ,有如西方美人 ,细腰捷足 ,…  相似文献   

19.
庐山植物园园林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庐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8月,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植物园,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本文对该园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展区及植物布局,道路、绿篱.建筑小品和建园经验,对未来的展望等都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对我国植物园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炎帝陵地理位置炎帝陵位于湖南省东南山区炎陵县内 ,距县城西 11公里处 ,群山环抱 ,溪河纵横 ,东有阳鹿仙 ,宽门坳主峰 ,西有氵米水相绕 ,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历史上炎帝陵区古木荫翳 ,烟云出没 ,景色秀丽 ,气候宜人 ,历代文人墨客咏情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章。无论从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 ,还是从自然山水景观 ,旅游欣赏等方面。炎帝陵及其周围风景资源都具有极高价值。现今 ,炎帝陵墓及陵庙由县文化局下属的炎帝陵管理局管理 ,主要进行文物和陵墓环境的保护工作 ,他包括陵墓在内的炎陵山 ,面积约 160平方公里 ,为更有效地管理好炎帝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