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扬州盐商与戏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扬州盐商为全国三大商人集团之一。对扬州盐商的历史作用,历来学术界多指斥其讲求声色玩好之奉,生活上穷奢极靡,而对其客观上于祖籍地、寄籍地的地方事业所起的作用,较少论及。事实上,扬州盐商(其主体为徽商)在生活上并不多是穷奢极靡,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地方公...  相似文献   

2.
清代广东盐商捐输的流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广东盐商通过经营盐业积累一定财富后,往往会采取"捐输"的形式来回报社会。纵观其捐输和卤本生息的流向,主要用于军饷、缉私、捕盗经费、育婴堂等地方公益事业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方社会秩序的安全和资助了地方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3.
闽粤赣边区是一约定俗成的地理名称,在行政上隶属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清代闽粤赣边区的私盐贩卖异常盛行,盐商贩私的方式也很多,如打着官府名义,侵入其他盐区,即所谓借帑行私;子盐名目也是盐商借以用来夹带行私的一种途径;盐商与盐务官员还合伙借融销名目贩运私盐;此外,还往往“暗结枭徒,勾通兴贩”等等。造成盐商频频贩私的原因主要是闽粤赣边区特殊的自然条件、盐商的求利思想以及市场的需求等。  相似文献   

4.
清代两淮盐商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高额的商业垄断利润积累了巨额财富,其消费取向有很多特色,对清代扬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对居民生活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留下的住宅园林则成了今天丰厚的旅游资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总结盐商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会得到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乾隆朝两淮盐商输纳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乾隆朝两淮盐商的输纳,包括正项、杂项、杂费、捐输、帑息及对官吏胥役的私人输纳等六个部分,本只讨论前三个部分。正项与杂项之和的精确值(不含扬关钞)为每年银337.32723万两,这也就是219.72723万两“正项课银”与117.6万两“杂项、加斤余平、火足辛工”之和。关于“杂费”,除以往曾考虑的“匣费”等外,还应考虑各地土势力所获取的利益。若把汉口、江西等地土所获利益也归并到整个淮南北杂费总额中去,则与汪士信先生估算的“胶削”及“余银”总额170.47133万两相比,即使偏低,也不会低得离谱。故以往分析仍可满足讨论“徽州盐商有否牟取暴利”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盐商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历史上,他们有时甚至会成为影响封建王朝政治、经济的一种举足轻重的力量。盐商一跃而为有别于其它诸如米商、木材商等的特权商人,是从唐代推行的榷盐法开始的。本文试图就其历史成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明清两广盐区的食盐专卖与盐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明清两广盐区食盐专卖制度中的若干重要制度及其下的商人活动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叙述与说明,揭示了其中的官与官、官与商、官与民、商与民之间的部分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徽州盐商垄断”说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明清时期的徽州盐商,不但在浙盐经营中占重要位置。而且与西北商人一起,构成当时中国第一大盐种——淮盐的经营主体。但朝廷只是为了自身完成从专制性经营到专制性收税的演变,而调动民间商人资本和劳力的积极性,它并未把对盐资源及其商品的垄断权交给商人(或与商人分享)。本以明清淮盐经营中的三个阶段——开中盐法的实施及嬗变、明万历四十五年的纲运化。以及道光十二年的北盐改行票制为中心进行讨论,从而证实徽州盐商与当时的众多盐商一样。都不是垄断性商人。  相似文献   

9.
清代徽州盐商的文化贡献之二:著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清代徽州盐商在著述方面也做出贡献。他们中的一些著名人物,有的本身是盐商,有 的则是盐商眷属。如程晋芳、程梦星及汉学家程瑶田等。即便是汉学家凌廷堪,也至少能确定他是出 身于淮北盐区的徽商家庭,其成长与两淮盐业关系很大。徽州盐商的著述还有相当的普及性。其中岑 山渡和江村都是很好的代表。盐商方士庵和岑山渡人程且硕,还有其乡土特色作品问世。  相似文献   

10.
清代山东盐业的管理体系主要是以官督商销为特征.一方面,政府设官对山东运司的事务实行监管.另一方面,为了配合官督商销的需要,清政府还凭借盐商组织——商纲,对当地的盐务管理发挥着重要的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清代小说中,对扬州盐商的经营状况、生存状态到扬州盐业政策都有较多的反映。作者从几部具有典型性的小说中撷取一些情节,较为具体地反映了扬州盐商的经营状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们不得不与官员结成利益的共同体,遭受官吏的盘剥。  相似文献   

12.
清代徽州盐商的文化贡献之一:捐资兴教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清代徽州盐商散布于各地,其捐资兴教的事迹也散见于史册。本文虽只选取其在歙县、扬州及汉口的几个捐资兴教的例子,但其贡献已可见一斑。徽州盐商捐资兴教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大环境所决定,其次也为徽商的经营特征所决定;众多徽州文人所获的功名,则是捐资兴教的又一硕果。现时代虽然不同,但徽州盐商为教育后代锲而不舍的精神,仍值得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清代徽州盐商的文化贡献之三:园林聚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盐商举办的园林聚会是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发生于盐商的私家园林,却得到广 大文人的支持和响应。故其社会意义已超出其艺术价值本身。徽州盐商则更将园林作为资助文人探讨 学问的场所,以致有大量文人馆于其问。这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无疑有积极的作用。江春之前, 两淮间的杰出人物是马曰琯。康、乾皇上南巡,均曾为盐商园林赐诗、赐额。热心参与并积极肯定盐 商园林聚会的文人代表有卢雅雨、袁枚、阮元、凖泰、曾燠等。郑板桥等人鄙视盐商文化行为的举动,既是 其落伍的表现,又有其性格上的弱点。本文还提及清代徽州盐商在戏曲艺术等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清式家具与明式家具在造型艺术、风格上截然不同,主要的特点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典雅华贵、雕饰精细、做工考究、造型厚重、气势雄伟。以造型厚重而言,清式家具用材的总体尺寸较明代宽大,相应的局部尺寸也随之加大。再从典雅华贵来说,家具制作的表现手法繁缛多致,不仅有镶嵌、雕刻,而且有彩绘,这和明式家具的朴素、大方、优美、舒适形成鲜明的对比。 清式家具是当时上层社会家庭追求的一种时尚,反  相似文献   

15.
晓婷 《中国纤检》2012,(1):55-55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可以说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  相似文献   

16.
乾隆五十五年(1791)以后,清代两广盐区的私盐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道光二十年(1840)私盐所占比例已高达75.4%,与通称的"官三私七"之说不谋而合。当时两广总督那苏图就曾说"广东私盐充斥过于江淮"①。整个来看,广东的私盐比江浙两淮的私盐更为盛行。那么,为何广东私盐要比江淮私盐更为活跃?除了清代广东本身的自然地理条件外,本文主要从清代广东食盐走私的地方社会条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清代玉器在中国历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切入点,用学术的观点、科学的态度,对清代玉器的基本面貌、整体模式、时代背景,特别是康乾盛世玉器、玉雕的主要成就,艺术特征,艺术体系,美学思想,文化内涵,审美意趣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与评价。对清代玉器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对中国玉文化在继承、总结与创新上作出的历史贡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
食盐自古以来就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社会史而言,中国古代盐业史的研究显然不算显学,在众多的经济史、社会史研究教材、著作中,盐业经济通常是处于被“顺便提及”的尴尬地位。中国古代史志中留下了大量关于盐业史方面的材料,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要的资料宝库,但从现在国内研究情况看,无论中国古代盐业史的学术地位还是研究的量度,都远远不能与留下的史志资料的丰富程度相匹配。  相似文献   

20.
服饰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旨趣和文化内涵。运用对比分析法,分别从时代背景、服饰特点、服饰材质的运用这三个层面对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服饰与清代旗装进行对比分析,并就中西方服饰的审美价值、服饰艺术风格以及身份标识价值展开探讨。总体而言,西方服饰更加偏向于从视觉上带给人的冲击感,注重其个性发展;而中国服饰更加讲究天人合一,强调在视觉上带给人的一种更加和谐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