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当前,古迹字画的雕刻经常出现在装饰屏风等家居饰品中,而其加工过程,一般都采用人工方式,其加工效率低,费用高,并且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原有字画的艺术风格,本文提出了利用数控加工技术,采用逆向工程的方式,通过将成像后的字画,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的定位技术和方法,最大限度的保持字画原有状态,并自动生成数控加工代码,实现加工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三次样条插值亚像素边缘检测的方法,不仅计算量小,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亚像素级,且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在机械零件尺寸测量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平板类微小零件装配问题,在搭建了微小型零件装配系统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微装配控制系统,并对装配流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平板类微小型零件的特点,在微装配识别定位模块,对零件识别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基于形状模板的匹配算法。该模块首先将模板图像与目标图像进行高斯滤波,得到平滑图像,并对平滑图像二值化以及对模板二值图像进行去噪;其次,通过Sobel滤波器计算边缘点的方向向量,定义相似性度量;最后,通过图像金字塔加快匹配速度,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达到亚像素级定位精度。实验分析表明,此方法识别率高、匹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能够较好的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7.
8.
人工骨体外灌注中微管道内细胞及细胞悬液两相流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预知体外细胞悬液灌注中细胞浓度的分布和可能沉积的部位,以指导人工骨管道结构设计及灌注技术, 有必要进行微管道系统中细胞输运数值分析。研究了a,b,c三种微管道中细胞浓度分布、细胞和细胞悬液速度场及压力分布,并分析了微管道系统中细胞可能沉积的部位。研究表明,在该微管系统的模拟哈佛氏管和佛克曼管交叉处及距离下管壁约0.3r(半径)处细胞浓度较高,三种管道系统内细胞浓度分布范围分别集中在0.42%- 5.56%,0,36%~2.23%,1.94%~2.06%,离管壁一定距离处可能存在细胞相速度大于液相的过渡区域,该过渡区域内由于细胞扩散作用和贴壁生物特性将部分沉积于管壁,过渡区域外的主流区细胞相速度小于液相速度,但大部分细胞将被液相带走。 相似文献
9.
《现代仪器》2015,(5)
目的 :探究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IL-32、IL-6等对乙型病毒肝炎的诊断及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38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2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T细胞亚群比例、IL-32和IL-6水平的检测,并对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探究其相关性。结果 :乙肝患者的CD4+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比例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患者的IL-32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急性乙肝组患者与轻度、中度和重度乙型肝炎组各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BV DNA(+)组与HBV DNA(-)组在T细胞亚群比例和IL-32、IL-6水平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L-32和IL-6水平与ALT、TB均呈正相关,与Al B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CD4+/CD8+比值及细胞因子IL-32和IL-6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乙型肝炎的发病,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IL-32和IL-6水平与病毒复制无关,仅与机体免疫异常有关且与肝脏功能指标呈现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用热拉伸法制备毛细管微探针的新装置,可制作尖端内外径从亚微米量级至数十微米量级的毛细管微探针。介绍了微探针在细胞人工授精操作中的应用实例,并提出一种基于扫描隧道显微术与电化学技术,利用微探针进行集成电路微细加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主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位技术是自主移动机器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几种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定位技术,着重分析了基于路标定位和概率定位的技术,及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无线传感网络APIT定位算法的研究,知道该算法在定位精确度、定位覆盖率等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利用移动锚节点在异构传感器网络中的优势,结合TDOA测距算法,并综合考虑整个网络的锚节点部署及优化方法,提出一种APIT定位算法的改进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改进后的定位算法的性能进行定性分析。改进后的算法在定位精确度、定位覆盖率等方面要明显优于传统定位算法。 相似文献
14.
15.
广州地铁国产化列车是采用国产化网络控制系统的直线电机车辆,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组成结构、各部件功能以及系统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为解决北京地铁进口车辆维修成本高、维护周期长的问题,对现有车辆的牵引系统关键器件的性能提升、主电路的优化设计、功率模块的集成化设计、无缝替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牵引系统的国产化设计思路和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归纳分析了国产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及实际应用问题,提出了进口车辆实现国产化牵引系统无缝替换的设计原则。利用试验线对国产化牵引系统的动力性能以及相关性能参数试验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合理、集成化高、性能可靠等特点,相关性能参数高于进口车辆牵引系统,能够实现牵引系统的无缝替换。国产化牵引系统各方面性能参数满足现有车辆要求,在现有车辆上实现国产化牵引系统的无缝替换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20.
基于红外检测装置的采煤机定位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红外检测装置识别采煤机位置的原理,设计了一种采煤机定位算法。详细介绍了采煤机定位算法在电液控制系统中的设计流程和程序实现。经模拟平台测试,该算法能够准确、可靠地识别采煤机的运行位置和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