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离婚>是一支女性悲歌.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表现了主人公爱姑的人生悲剧,并且深刻地揭示出了她思想意识中的“奴性“和“愚弱“,体现出他“国民性批判“的启蒙主义思想.同时,通过爱姑这个女性形象的命运,鲁迅对中国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异乎寻常的理性思考:中国的妇女并没有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2.
鲁迅《离婚》的难读难解性在学术界几乎是一个共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误读。文章从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内部,用症候式分析方法解读《离婚》,得出《离婚》的症候:爱姑形象对封建制度的反抗是显在的,而鲁迅无意识之中丑化爱姑,消解了爱姑的反抗性,把爱姑的反抗塑造成不成熟的,无意识流露出对爱姑的厌恶情绪。接着从鲁迅的爱情、婚姻生活及其思想矛盾性里寻求鲁迅的情结所在,反映了鲁迅潜意识之中是对自我思想矛盾性的追问和反省。  相似文献   

3.
英国荒诞派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作品《归家》,剧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方式与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剧情却充分显示了荒诞派戏剧的特点,让人觉得难以理解、不可思议。本文旨在通过探索文中人物的心路历程,来找出他们反常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从女性身体伦理叙事角度对美国著名的自白派女诗人、小说家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进行阐释。从女性“书写自我”的理性溯源、女性“生命本体”的伦理抗争、女性“身体反叛”的灵肉分离三个层面来分析。指出女性书写自我身体的意义就是要建构一种新的价值规范与文化规范,颠覆男权话语对女性身体的非理性因素强塑;女性有关身体的生命伦理叙事,应该探讨的是身体和欲望在男女性别中的权力等同。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翻译伦理的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其内涵亦不断深化.美国学者道格拉斯·罗宾逊观察了各种翻译伦理的归纳与描述后,在翻译身体学基础上,通过改造含有vert-词根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翻译伦理,其核心思想又与女性主义翻译的精髓不谋而合.以赛珍珠译《水浒传》中三位女性形象的相关素材为例,发现颠覆的伦理和多样化的伦理既是女性主义翻译家从事翻译活动时所遵循的规范,亦是她们所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尤其是"大历史"、"小历史"和"历史是话语"等观点,解读了《中国佬》的"金山故事"。挖掘出被掩藏和遗忘的华裔历史,打破沉默使弱势话语发出了响亮的声音,成为重塑华裔男性自我和文化身份的话语行为。  相似文献   

7.
《舌尖上的中国》是近期国内热播的一部关于中华饮食文化的纪录片。其意义不仅在于表现美食带给人们的感官体验,借以讲述的食物背后的人情故事更耐人寻味。在制作理念和语言表述上,其与国外优秀的食物影像志尚有距离,"过分美化、求真不足"是它引来争议的原因之一。这些争议恰恰鞭策国人反思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国民饮食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是以黄埔军校以及其他青年军人为主要成员的团体。他们创办刊物《中国军人》,并以此刊物为阵地,积极引入马列主义思想,反映了青年军人尤其早期中共党员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9.
刘梦跃 《商品与质量》2012,(S6):161-162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以按揭分期付款的方式购置商品房,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房难"的问题,但是却也引发了"离婚时按揭房的归属性"、"离婚时按揭房增值部分如何分割"等复杂问题。"按揭"一词源于英美法系中的衡平法,在我国的法律实践中主要是指:购房人与房产商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支付首款。然后将其买卖合同项下的权益抵押给银行,银行则贷款给购房人并以其名义将剩余合同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人学,一切文学都具有伦理性。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中国古典文学更是织染着浓厚的伦理色彩。仁爱孝悌、礼义廉耻、精忠爱国、诚信宽厚、修己慎独、重义轻利、勤俭朴实等传统伦理品德,在古代文学中都有丰富而独到的表现,构成中国文学内涵美的重要方面。中国又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古代文学诸文体中,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但现在的人只是片面发展的人。分工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原因,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分工的作用,而是要坚持用辩证的眼光理解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并对私有制进而对分工做了深入的历史性考察。分工一方面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阻碍;另一方面,分工也不断地产生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长城建造时》是一部有着浓厚东方色彩的作品,作者卡夫卡对中国老庄哲学的热爱,形成了他独特的审美意识。他将自己的复杂情感融于作品之中,其笔下的东方世界充满了矛盾感和困境感,这与庄子人生困境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通过解读此作品,试图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老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女勇士》和《中国佬》的中国形象塑造上,汤亭亭无疑是既成功又失败的。成功的是汤亭亭有意误读中国文化和历史满足了西方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赢得了作品的成功;失败的是汤亭亭塑造的中国形象并不是中国的原本面目。她对中国的认识本就不可靠,她笔下的魑魅魍魉的中国、红色的中国、儒教的中国以及其用文化符号拼贴出的中国更是不可信。汤亭亭对中国的有意或者无意的误读,总的来说对提升中国形象并无益处,反而塑造出为西方人所钟情的神秘的东方色彩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4.
《眼望上苍》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被誉为是一部美国黑人文学、女性文学和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通过分析小说中女主人公珍妮的三次婚姻,揭示了珍妮三次婚姻中反抗背后的妥协。从而得出在当时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制度下,面对婚姻中的压迫与不平等,珍妮最终一步步由反抗走向了妥协。  相似文献   

15.
作为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的概念隐喻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概念隐喻被广泛应用于经济语篇中,经济学家运用读者熟悉的、易于理解的认知域来阐释陌生、抽象的认知域。通过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完成概念化过程。以《经济学人》中国专栏中的经济语篇为例,探讨其概念隐喻的分类和运用,以期对专门用途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文体意识的培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人应该怎样生活?人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道德哲学的任务就是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提供指导。理性人的行为有其道德底线:做有最充足的理由去做的事,同时,对每一个个体的利益都给予同等的重视。《道德的理由》以生动的事例和理性推理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各种伦理理论并勾勒出令人满意的道德理论,为人类的生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代表作。表面看来,整个故事充满绝望、暴力与死亡,其实,福克纳更想表达的是人类经受了种种悲剧、打击和磨难后顽强地生存下来的精神———人的灵魂不但没被摧垮而且还会不朽。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第四部分中迪尔西及其形象的探讨和解读对富有怜悯、牺牲和耐劳之心的黑人女仆迪尔西进行了阐述,认为迪尔西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有着浓厚民族情感和“家国同构”意识的中国作家,通过小说叙事自然地将家族兴衰史与国家命运历程紧密相连。在他们创作的中国现代家族背景小说中,通过展示叛逆者形象对封建家长制度和礼教规范强烈不满的情绪和追求自由与民主的愿望,启悟人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对个体生命本真价值和精神家园终极意义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房价的高位运行,房价问题已成为社会和民众普遍关注的焦点。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集中表现为价格上的博弈。《中国房价博弈论》一书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研究房地产价格行为,揭示隐藏在房价背后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政府科学制定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对房地产价格行为的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余华转型期作品《活着》入手,通过作品主人公福贵在面临人生种种打击之后,依然保持对生活的执著热情出发,探析生命的意义和存在本质。对作品所传达出的“活着的意义在于活着本身”这一朴素的哲学命题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