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计算进行分析。分析考虑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效应,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凝土支座开裂区长度以及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计算公式,给出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跨中挠度的计算图表。分析结果表明,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公式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筋的内力值精度较高,不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变形计算值较试验值偏大,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变形计算值精度有明显提高,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最后在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预应力钢 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非线性分析的方法 ,并采用此方法编制了非线性分析程序 ,经对比分析 ,程序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此方法为预应力钢 -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参数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内力重分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建国  李绍敬  李晨光  刘航 《工业建筑》2003,33(12):12-14,5
在 6根两跨预应力钢 -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试验的基础上 ,对预应力钢 -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内力重分布过程及弯矩调幅系数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与普通连续组合梁相统一的弯矩调幅系数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郭风琪  余志武 《钢结构》2003,18(2):21-24
根据基本假设 ,推导了预应力钢 -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抗裂度计算公式及简化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形式上能与现行的混凝土结构抗裂度计算公式相协调 ,并经过计算统计 ,提出了简单实用的钢 -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截面塑性系数表 ,其计算结果与 8片预应力钢 -混凝土连续组合试验梁的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5.
以六根两跨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系列试验结果为基础,以通用有限元程序MSC.MARC(2005r2)为平台,提出了用于模拟预应力连续组合梁非线性全过程受力行为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并给出了单元选取、材料建模以及整体组装的详细过程。有限元分析基于弹塑性本构模型,能充分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反映结构受力全过程中预应力筋内力变化、滑移效应、内力重分布、应力分布、曲率分布以及塑性铰形成等复杂特性,深入揭示了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的受力机理和特点。模型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以及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表现出良好的数值特性。文中模型对于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的精细化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广泛的适用性,为研究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受力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谭燕秋  王伟  武祥宝 《钢结构》2009,24(2):20-22
为了分析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混凝土翼板的厚度、钢梁翼缘厚度、腹板高度和厚度等参数的变化对梁的应力和挠度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两跨连续组合梁进行非线性瞬态分析,将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变换组合梁混凝土翼板的厚度,钢梁翼缘的厚度,腹板的厚度和高度,分析得出对梁的应力和挠度的影响强弱依次为:混凝土板厚,腹板高度,钢梁上下翼缘的厚度,腹板的厚度。  相似文献   

7.
帽型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计算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交接面相对滑移对帽型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的影响,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交接面滑移微分方程,并得到了帽型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跨中集中荷载、两点对称集中荷载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预应力钢 混凝土组合梁的基本特性 ,介绍了如何判断其截面中和轴位置以及求解其弹性极限弯矩和近似弹塑性极限弯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组合结构应用中存在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预应力组合结构的预加力效应 ,并探讨了预应力组合结构的若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计算的理论发展、研究现状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典型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论述,为组合梁变形计算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庆东 《山西建筑》2010,36(17):73-74
对3根钢—混凝土组合2×2.9 m两跨连续梁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开裂荷载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得吻合良好的结论,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混凝土的开裂问题影响了这类组合结构向更大跨度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在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中施加体外索的新技术,研究施加体外索对增强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提高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弹塑性结构性能的有利作用。经对比试验表明,施加体外索后,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混凝土的开裂荷载提高2.8倍,组合连续梁的弹塑性抗弯刚度提高29.35%,承载力提高34.67%,结构性能显著提高。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局部力学性能与整体非线性结构性能的关系,揭示体外索提高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弹塑性结构性能的力学实质,给出承载力计算建议。研究结果可作为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工程应用和理论分析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钢梁残余应力对预应力连续组合梁抗火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在高温下非线性升温过程受力行为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考察梁的破坏形式、跨中挠度、预应力拉索张力、截面弯矩以及梁的曲率等关键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得到不同残余应力模式对组合梁抗火性能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残余应力的分布并不总是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高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腹板具有初始残余拉应力分布模式的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高温下的挠度相对最小;残余应力主要通过影响截面正应力分布来影响钢梁的截面刚度;在临界状态时,残余应力对组合梁截面刚度的影响不明显;不同残余应力模式对高温下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截面抗弯刚度影响不同;当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初始残余应力模式以腹板全截面拉应力为主时,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跨中截面抗弯刚度最大;当残余应力对组合梁跨中截面抗弯刚度有利时,梁跨中截面处中和轴位置比无残余应力影响时较高。  相似文献   

14.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恢复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8根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其恢复力特性。结果表明,荷载-跨中挠度滞回曲线随着位移的增大由梭形逐步过渡到近似的四边形;增大剪力连接度η和纵向综合力比Rp(中支座负弯矩区)连续组合梁仍然有很好的延性;组合梁的加、卸载刚度退化规律呈指数函数变化。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能考虑剪力连接度和纵向综合力比影响的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骨架曲线公式及恢复力滞回规则,建立荷载-跨中挠度(P-Δ)恢复力模型。  相似文献   

15.
16.
钢混连续结合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明伟 《山西建筑》2003,29(5):80-81
结合某工程钢混连续结合梁施工实例,介绍了钢混连续结合梁在场地较平坦时钢梁吊装架设及混凝土面板一次现浇的施工方法,通过使用此法,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一种新型的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与普通的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这两种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受力过程中的应变分布、界面滑移、刚度、极限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差异。试验证实,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比普通的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刚度提高54.15%,极限强度提高27.72%。由于体外索的作用,减少了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脆性破坏程度,提高了结构的强度与刚度,使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应变分布和增长更为合理。因此,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试验表明,截面应变沿宽度方向呈非线性分布,剪力滞效应随荷载的增加而变化,并不是常量。研究还发现,体外索应力与混凝土翼板最大压应变有密切的关系。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截面非线性分析模型和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极限强度计算公式,计算的极限强度与试验结果符合很好,这为体外索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极限强度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和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