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铜坑矿大规模开采细脉带、91#矿体、92#矿体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盘区矿柱、间柱。为安全、高效回收这些矿石资源,采用了集束状孔爆破技术,实现了高分层水平大量连续落矿及整体区域崩落采矿。该爆破技术在铜坑矿采空区治理、阶段大量连续开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特厚易燃煤层复采综放面防灭火技术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红会一矿对矿区小煤窑破坏区域内煤层进行复采这一技术难题进行了研究和开采实践,基本解决复杂采矿条件下的防灭火技术难题,为综放复采再回收丢失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冶金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科技发展战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王运敏 《金属矿山》2006,(1):19-25,60
从露天矿、地下矿采矿设备,露天矿、地下矿采矿工艺,无废开采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采矿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研究提高露天矿开采强度,完善无底柱崩落法,探索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加强复杂难采矿床开采技术研究,建设数字矿山和生态矿山的矿产资源高效开采的发展模式,将对我国冶金矿产资源的开发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振动设备是改进地下采矿放矿作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利用振动设备,能简化矿块底部结构,提高开采强度和采矿作业的集中程度,保证劳动安全,并改善矿井的技术一经济指标。到目前为止,已研制出大量具有不同结构的和改进型的振动放矿设备。表1列出黑色、有色和化工原料地下矿山应用  相似文献   

5.
鲁地铁矿的矿岩极不稳定,开采难度大,效率低。通过现场勘查、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该矿采场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进路下向二步分层回采上向充填开采"和"上向进路分层充填不接顶采矿"相互协调应用的开采技术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可靠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根据矿岩体稳定程度协调使用"下向二步分层回采"和"上向进路分层充填不接顶回采"技术,可大幅简化施工工序,提高采矿效率30%以上,采场安全性好,矿石损失少,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无废开采与协同开采2种理念的指导下,区别于传统的嗣后充填,在空区空间尚未全部释放时,将空区部分空间先行作为转换空间,将充填工艺前移至出矿工艺环节同步进行实施,从而创新提出"同步充填"采矿技术理念。在同步充填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吸收充填采矿技术优势,对浅孔留矿法采矿工艺进行二次创新,提出了大量放矿同步充填无顶柱留矿采矿法。新采矿方法防止了围岩大量片落,控制了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提高了矿石回收率,限制了地表沉陷;同时,新方法还为隔离层作用下放矿规律研究提供了契机,促进了放矿学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丰山铜矿自然崩落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丰山铜矿南缘矿带11线以东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复杂,属典型难采矿体。为回收这部分难采矿段的矿石。试验了自然崩落采矿法,试验中,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实施矿块拉底,将矿块分为3个分区。按分区实施拉底和控制放矿,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进行出矿品位现场快速测定。试验取得了成功,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福建某多金属矿床因多年民采形成了大量空区,开采条件复杂。基于矿床开采现状,创新性地将全尾砂上向分层充填开采技术应用于残矿回采。应用结果表明,矿块生产能力达到80t/d,采矿成本180元/t,贫化率7%,并实现了全尾砂井下充填,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跑马坪矿残矿回收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跑马坪2220中段滞留大量残矿和2220中段以下采矿方法的改变;对矿区的地质概况、残矿开采技术条件、残采方案、回采工艺和放矿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文中制定了合理的残矿回收方案,为2220中段以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有用矿物矿床开采的经验表明:从深矿井和深露天矿运输大量矿岩已成为严重的问题,其技术和经济因素影响着矿物的成本,而且随着采矿工作的继续延深,这一问题将变得更为复杂。分析采矿部门的技术经济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