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论证的逻辑——试论法律逻辑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逻辑作为法律实践中极其重要的法学方法论,我国的理论与实务界对其定位与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争论。回顾了西方近现代法哲学界对法律与逻辑关系的探讨,这些探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法哲学界所兴起的法律论证理论,为中国法律逻辑的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维度,中国的法律逻辑应定位为法律论证的逻辑;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逻辑学界所兴起的非形式逻辑思想,为中国法律逻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法律逻辑的品质就是法律逻辑这种逻辑所具备的一些个性或者特征,是法律逻辑不同于"普通逻辑"之处.法律逻辑所具有的自身品质是:突出实践性,带有题材性,其推理的结论可以有效性和合理性两个标准共存,其逻辑基础是非形式逻辑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界对法律逻辑的学科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形式逻辑分支论、应用逻辑分支论和理论法学分支论3种。在我国,虽然理论法学分支论最近才有个别学者以模糊的语气谈及,并且一经提出便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但经过分析,就会发现,理论法学分支应该是法律逻辑的最佳归宿。  相似文献   

4.
在学界对法律逻辑共识的基础上,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论证实践中的法律逻辑问题。主要探讨了论证实践的划分、论证实践的重点及法律逻辑在论证实践意义与有限性等问题。作为一门动态发展的工具,法律逻辑的根本旨要就在于对论证实践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当法律逻辑采用以论证为基础的方法进行构建时,法律论证的宏观结构分析以及证据推理、法律解释和适用的推理所使用的论证型式,就成为法律逻辑的两个基本问题。图解方法有助于诉讼双方理清各自的论证路线.也有助于裁决者整体把握诉讼双方的论证结构并进而评价其论证力量,更有助于裁决者在裁决书中向当事人和公众有力地证明判决的正当合理性。论证型式的使用,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仅丰富了证据推理的手段,而且赋予或增强法律解释和法律适用的正当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法律逻辑的两个基本问题:论证结构和论证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法律逻辑采用以论证为基础的方法进行构建时,法律论证的宏观结构分析以及证据推理、法律解释和适用的推理所使用的论证型式,就成为法律逻辑的两个基本问题.图解方法有助于诉讼双方理清各自的论证路线,也有助于裁决者整体把握诉讼双方的论证结构并进而评价其论证力量,更有助于裁决者在裁决书中向当事人和公众有力地证明判决的正当合理性.论证型式的使用,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仅丰富了证据推理的手段,而且赋予或增强法律解释和法律适用的正当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学家通常是以价值灌输和价值批判方式来推动公民理性发展的,但是,法律解释、法理论证、个案认知和司法公正性的评判,不仅仅依赖于价值分析,事实上远非价值论述能够消解理性问题:在法律规范领域里,价值追问与逻辑分析纠缠在一起,倘若缺乏相对独立的逻辑方法论研究,则在这种纠缠中产生价值迷失和逻辑误导是极可能的;在事实认知领域里,司法领域的个案真相,不简单归结为真和假的还原,司法证据规则带有价值倾向,真和善是纠缠的,倘若没有专门的诉讼逻辑理论,则可能得出“真即伪”、“善则假”的印象……这些正是困扰法学家,也是困扰公民社会的法律逻辑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假定。在同样的价值认同情况下,有法律逻辑方法和没有法律逻辑方法,可能会使公民对一个法律现象或者案件得出态度不同的结论,或者得出质量不一样的结论。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少法律争论和态度对立,有时候不是因为价值取向的原因引起的,而是逻辑不理性造成的,例如:关于辛普森案的争议,就是大家混淆了哲学标准和诉讼标准造成的;又如,关于无罪推定的误解,最能说明我国学人逻辑思维的欠缺;再例如,李惠娟事件其根源在于她所受之法律逻辑理论教育太少,以至一个好的判决被人抓了把柄……在这组参与笔谈的文章中,《法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谈到了借助非形式逻辑框架,把法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拟界定一下法律逻辑学之事实论证研究的理论特征,期望将方法论学者的深刻性贯注到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研究中去。《以论证逻辑为基础架构的法律逻辑》谈到与批判性思维和合理性密切相关的是论证逻辑,而不是作为蕴涵理论的形式逻辑。《法律逻辑研究的三个纬度》论述了要以普通逻辑学理论、非形式逻辑理论、现代逻辑(主要是以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广义模态逻辑为理论基础的道义逻辑)为基础进行研究。《司法独立与逻辑方法论的自治性》谈到司法独立的核心是审判独立,其内涵包括“逻辑方法论的自治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界对法律逻辑的学科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形式逻辑分支论、应用逻辑分支论和理论法学分支论3种.在我国,虽然理论法学分支论最近才有个别学者以模糊的语气谈及,并且一经提出便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但经过分析,就会发现,理论法学分支应该是法律逻辑的最佳归宿.  相似文献   

9.
高等数学教与学中困难之一,在于它的论证方法难以掌握与理解.本文用逻辑学的论证理论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索,旨在寻找其某些内在规律,使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促进教学过程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在形式逻辑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图尔敏以法学为模型提出的论证模式为逻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并且,图尔敏论证模式还提供了在展示修辞论证的剖析和检验的过程中比传统逻辑方法更有用的一个结构模式,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图尔敏模式所具有的优点,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和赞扬。但是作为一个颇具革命性的理论,他的理论也遭致了来自各方面的批判和指责。  相似文献   

11.
对照《法律论证原理》的原文《Fundamentals》分析,又发现译文另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详细罗列和指出了《法律论证原理》主题索引中严重的术语翻译错误、正文中一些不恰当的译法,和一些不对称的翻译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涉及到逻辑学和论辩理论的根本问题和基本原理。鉴于该书对法律论辩理论的重要性和对我国法律专业学者和学生的重大影响,译者、校者和出版者应该尽快组织修订版。  相似文献   

12.
13.
在法律逻辑推理判断过程中必然要经过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和判决推理这三个不同阶段的论证。并且在事实推理过程中运用的逻辑思维应当因时而异,在进行法律推理时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同时判决推理过程则需要更严谨的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4.
在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和非形式逻辑对话与论辩理论等理论的影响下,法律推理研究历经了一个由语形和语义研究到语用研究的转向。在具有强烈对话或论辩色彩的法律实践特别是司法实践中,法律推理研究的这种语用转向,为司法实践中之法律推理提供了新的分析评价视角,也为理性司法提供了更为恰当的逻辑理性根基。  相似文献   

15.
王充的《论衡》是中国逻辑史上的一部重要逻辑著作。王充在《论衡》中阐述了论证的定义,提出了论证的要求,运用了各种论证方法;还对谬误的种类、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避免谬误的方法,也提出了他的反驳理论。通过探讨王充的论证逻辑思想,揭示逻辑论证所具有的宣传真理、批驳谬误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数学教与学中困难之一,在于它的论证方法的难以掌握与理解。特别是逻辑学基础知识缺乏的学生更为艰难。本文试图运用逻辑学与数学的内在规律,以及逻辑学的论证理论对这一课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探索,旨在寻找其某些内在规律,使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促进教学过程结构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必须看到,法律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律意义的功能。所以,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法律关系及其逻辑模型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关系是法学的基本范畴。但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界对作为分析工具的法律关系疏于研究,法律关系的方法论功能在理论上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要进一步提升法律关系的方法论功能、完善法律关系理论模型,需要理论法学界与法律逻辑学界的共同努力。一个成熟的对法律人有影响力的法律关系模型对法治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逻辑固法:对法律逻辑作用的感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必须看到,法律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律意义的功能.所以,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律逻辑是训练法律思维的必要的、有效的工具。法律逻辑有助于准确掌握和运用法律概念,合乎逻辑地建立和把握命题并进行法律推理,对即将作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意见进行逻辑论证。为达到将逻辑理论知识转化为法律思维能力之目的,法律逻辑学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