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渡船"与"商船"是<边城>中多重意义的交汇点,它们是湘西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是翠翠、天保或是傩送的欲望对象的替代物,也是这些主人公各自所处社会地位的象征物,同时还是小说文本内部的结构性因素.论文以文化研究的方式,通过对这两个意象的分析,试图揭示<边城>中"牧歌形象"的裂隙.文章最后认为,这两个意象构成了小说内部幻景与小说外部社会现实之间的一条隐秘通道.  相似文献   

2.
屈原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化巨人,作品中大量运用了"香草美人"意象.本文简要分析了屈辞"香草美人"意象产生的渊源及其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从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屈原的爱国深情和独立高洁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归化与异化、意译与直译两种翻译方法论取向,主要体现在对源语言文本的语言(句法)和文化概念的处理上.由于译者不同的翻译价值取向和不同的译作要求,有取其极端者,有理性折中者.对文化概念的翻译,译界倾向性的做法是:如果译语中存在类似的文化意象,自然采用归化意译;如果源语言文本里的文化意象在译语中空缺,则仍采用意译.由于源语言文化意象的他族陌生性,一般不采用直译或异化翻译.对源语言文本里的特有文化意象采取归化意译,往往不能传递源语言里特有的文化内涵,会造成源语言的文化在译语里丧失,而大大降低翻译的文化价值,妨碍翻译传递文化职能的充分实现.本文拟论证并力荐文化概念和意象的直译传真原则--异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女性话语"的困境为出发点,力图以西方的"文本书写"思想来增强中国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从而达到实现和维护中国女性尊严的目的。尊严就是话语权的表达,改变现今女性话语结构才能有利于实现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5.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简·爱的女性个人叙述声音使得小说成为女性主义批评的经典文本,叙述者"读者啊"的呼唤也成为文本的一个重要叙事特征.借助福柯关于"坦白"仪式的论述,将<简·爱>读作"坦白"方法论的范例,以此理解叙述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文本成为叙述者的坦白过程,一方面是叙述者作为坦白者确立身份,另一方面是读者作为聆听者确立权威.文本意义在作为坦白者的叙述者和作为聆听者的读者二者相互作用中产生,同时也展示了夏洛蒂的叙事观念.  相似文献   

6.
分析"医生"这个形象在文本中的作用,以及作家创作这个艺术形象的思想根源,从而揭示"医生"形象在文本中的多维意义.指出"医生"形象在文本中出现的位置及其言行,不仅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左右着狂人的命运.认为鲁迅先生把治病救人的医生写成"吃人的人"和其人生阅历和当时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革"宣传画是我们考察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政策及其传播,最为生动的文本栽体.它大致可以分为"革命斗争"、"生产建设"和"教文卫体"三种类型."革命斗争"类型画作中的女性形象畸形造作,反映了女性的男性化描绘;"生产建设"类型宣传画图画了女性与男性一道参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美丽图景,体现了男女在工作地位上的平等;"教文卫体"宣传画全方位地再现了妇女在新中国所担任的各种职业,生动地宣传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国家政策.这些类型都从各自的功能出发,服务于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国家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8.
叶芝诗歌中频繁使用了"石头"这一意象.本文试解读石头在各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象征意义并分析叶芝的<驶向拜占庭>、<亚当的诅咒>和<1916年复活节>这三首诗中石头意象的象征意蕴,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三首诗中,石头分别象征着永恒、智慧与灵魂.了解叶芝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可以更加深刻而全面地了解叶芝的诗歌.  相似文献   

9.
想象力是康德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着重通过分析康德<判断力批判>文本中关于想象力与知性、理性的协和运动,在建构审美意象和崇高感中的作用,以及作为一种运动的能力在构成天才艺术方面的重要作用,来论述想象力在审美判断中的核心作用,阐述对康德美学中关于想象力重要思想的初步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号召下和"人道主义"思想解放潮流中,对个人主体身份的建构成为文学表述的重要内容.但是改革开放实践是以国家民族的前途而不是以释放个体自我为立足点的,在当时关涉改革的叙事文本中,张洁及其同时代作家们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复制了国家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革话语,这种"改革"思维模式制约了他们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从而也决定了他们个体主体身份建构的困境,并影响着他们以后的创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人席地而坐,"床"是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唐代诗文中,"床"既可解释为传统的坐卧用具,也有用以安置器物的承放含义,在一定语境下亦可释为井边围栏,含义多样.  相似文献   

12.
女性观众作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元素,在影像世界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此,借助劳拉·穆尔维理论宏观剖析女性观众的特质,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梳理女性观众的心理过程,并且以当代电影实例来诠释女性观众的处境,从而展示出影像世界中的另一双眼睛.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它的所指会有不同.尤其是古典诗歌,文学的语言更具有蕴藉性.但是一定的意象只有在一定的意境中才更具羡的特质.李白<静夜思>中对"床"这一意象的解读,既不能泛化,也没必要附会.本文认为,<静夜思>的床就是床.而非其他.  相似文献   

14.
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常用术语,被评论界广泛地解释诗歌的文本特征.散文诗将诗歌与散文的特点相结合,在意象上具备了独特的美学特质:散文诗能够灵活、创造地使用语言,将散文美发挥得淋漓尽致.鲁迅文学核心有"吃人"、"沉默"与"荒原"三种意象,在<野草>中,也存在着三大意象:"美丽的精灵"、"冷硬讥诮的喜剧场"与"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  相似文献   

15.
"连年有余"是中华民族传统吉祥图纹中的经典意象,在此拟从审美文化学与民俗文化学角度,对其民俗审美文化意蕴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有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错误的自我意象,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该如何利用自我意象的作用,帮助学生重塑积极的自我意象,激发学生潜能,赋于学生新的能量,自信心,从而走向成功呢?本文将从成功转化一名后进生的一个教育案例来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7.
爱尔兰著名现代主义作家詹姆士·乔伊斯在其半自转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描写了一系列女性角色,这些角色出现在主人公斯蒂芬人生的不同阶段,影响了他的思想和人生.本文将通过女性意象来分析斯蒂芬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发现:话语标记"你说"有引介话题和征询对方意见两种话语功能,它源于由人称代词虚化为受话角色的"你"和语义虚化的"说"的结合.根据它与所指话语信息的位置关系,归纳出两种话语信息模式:"…,你说-,X…"(模式I);"…,X-你说呢,…"(模式Ⅱ),两种模式各有不同的语用功能.文章还考察了"你说"的两种词汇化机制,即语义规约化和相邻成分的层次消解.  相似文献   

19.
<鸡蛋>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品,其中心意象鸡蛋贯穿文章的始末.本文试图分析鸡蛋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看作者是怎样通过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来揭示现代工业社会一些追求美国梦的人的幻灭.  相似文献   

20.
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就会与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的联想意义.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象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选取水为文化意象,通过对它的联想意义的分析及对比,以达到对语言意义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