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以单体酸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反应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单体酸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获得脂肪酸甲酯。分别考察了酯化反应条件如甲醇与脂肪酸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酯化反应参数:醇酸摩尔比3∶1,反应时间3 h,对甲苯磺酸用量6%,反应温度60 ℃,该条件下单体酸酯化率达98.25%。实验制得的单体酸甲酯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符合ASTM质量标准,并与0#柴油性质接近。  相似文献   

2.
龙石红  邓斌 《化学工程师》2006,20(12):11-13
研究了对甲苯磺酸铜催化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较优条件为:丙酸0.1mol,醇酸摩尔比1.5:1,催化剂用量1.8%(mol%)(基于丙酸的摩尔百分数),回流温度下反应2.0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3.6%。反应结束后对甲苯磺酸铜经过简单的相分离就可重复使用,无需再生,兼有均相和多相催化剂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由地沟油,餐厨废油,食品厂废油等废弃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工艺,即在复配酸催化剂(主要是硫酸和对甲苯磺酸的混合物)的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预酯化反应来降低废油的酸值,待达到条件后再与甲醇进行转酯化,将地沟油转化成生物柴油。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成分及含量。探讨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预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醇油质量比为0.35∶1,催化剂量为油质量的0.45%,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为30min.转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醇油摩尔比为9.6∶1,催化剂量为油质量的0.5%,反应温度63℃,反应时间为45min.为在此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得率高达92%-94%.  相似文献   

4.
在1-丁基吡啶/AlCl4^-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中,顺丁烯二酸酐与甲醇反应,生成反丁烯二酸二甲酯。采用单体型优化方法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原料摩尔比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1-丁基吡啶/AlCl4^-离子液体具有异构化和酯化2种催化作用。在优化条件下,催化剂:顺丁烯二酸酐=0.076:1(质量比),甲醇:顺丁烯二酸酐=1.1:1(摩尔比),反应时间3h,温度35℃,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的收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5.
SO42-/Fe2O3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SO42-/Fe2O3固体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将其用于催化合成生物柴油,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醇酸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浸渍硫酸浓度为0.5mol·L-1、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3h时催化剂活性最强;利用自制的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合成生物柴油,在催化剂用量为3%(以油酸质量计)、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h、甲醇与油酸摩尔比为2∶1的最佳反应条件下,酯化率为63.2%。  相似文献   

6.
以1,6~己二醇、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与亚硫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CuSO4/NaHSO4为复合阻聚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探讨了催化剂、带水剂、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酸醇比(丙烯酸/1,6-己二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酯化反应条件为:丙烯酸/1,6-己二醇为2.5,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1.5%,带水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65%,反应时间为90min,反应温度为80—90℃。在此条件下,产物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收率可达93.25%。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SO2-4/TiO2-ZrO2固体酸催化剂,并以其催化废弃动植物油脂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催化剂SO2-4-/TiO2-ZrO2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压力343 kPa下的最佳酯交换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25℃、醇油摩尔比10∶1、催化剂用量5%、反应时间3h,该条件下废弃动植物油脂的酯化率超过92%,且催化剂重复和再生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以高酸值油脂和甲醇为原料,研究了六种无机盐在生物柴油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硫酸氢钠的催化酯化活性最好,并得到最优化条件如下:醇酸物质的量10: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00min,催化剂用量4%,酯化率达到90.5%。优化条件下,二次酯化率达到98%。且催化剂易回收,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葵花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在碱催化剂作用下以葵花籽油与甲醇反应生成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0.9%、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0 min。对所得到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与柴油进行对比,其指标均符合0#矿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10.
油酸与异丙醇在对甲苯黄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制备油酸异丙酯。单因素研究催化剂用量、醇酸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酯化反应得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测定凝固点、冷滤点、粘度来考察脂肪酸异丙脂对生物柴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量3%,醇酸体积比2∶1(摩尔比8.2∶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酯化率达到90.5%。降凝实验结果表明把一定量的脂肪酸异丙酯添加到生物柴油中可有效地降低生物柴油的凝固点、冷滤点,改善其低温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11.
曹晓燕  满瑞林  刘小风  胡豫  徐斌 《化工进展》2007,26(11):1650-1653
采用GC/MS方法测定了单体酸的主要组成:用甲酯化后的试样进行GC/MS分析,鉴定出肉豆蔻酸(12.16%)、棕榈酸(8.51%)、十八稀酸(25.53%)、硬脂酸(32.72%)等15种物质。从评价铝材轧制油添加剂的性能指标——相容性、润滑性、抗磨性、退火清洁性和抗氧化性5个方面,考察了将单体酸作为或加工成为铝材轧制油添加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分别考察了主单体配比、功能性单体用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与反应温度对苯乙烯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实验聚合条件。结果表明:在St∶MMA(质量比)为1.0,复合型乳化剂用量为5%,SDS∶OP-10(质量比)为1∶1,引发剂用量为0.5%,丙烯酸用量为3%,反应温度为75℃,油水比为1的最佳乳液聚合条件下,可得到黏度和颗粒尺寸均匀适中、涂膜性能优良的苯丙乳液。  相似文献   

13.
以没食子酸和异丙醇为原料,吡啶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制备新型生物柴油抗氧化剂没食子酸异丙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没食子酸与异丙醇催化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 h,醇酸物质的量比35:1,催化剂用量12%,该条件下酯化反应的转化率为89.1%。在此基础上对该催化酯化反应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60.942 kJ/mol,频率因子(A)为7 060 313.404。在地沟油生物柴油中添加0.05%没食子酸异丙酯后,其氧化稳定性明显提升,诱导期从0.61 h增至6.34 h,已达到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诱导期6 h),表明没食子酸异丙酯是一种抗氧化效果很好的新型生物柴油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梁文庆  唐宏科  胡应燕 《粘接》2010,(11):53-55
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醋酸乙烯酯为主要原料,以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成功合成了性能优良的醋丙乳液纸塑复合胶粘剂。讨论了单体的选择、VAc用量、引发剂、乳化剂以及功能单体的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VAC用量为45~50%,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功能单体用量为6%时,制备的乳液具有较好的纸塑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两步法催化高酸价微藻油脂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两步法催化高酸价微藻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测定从产油栅藻培养物中提取的油脂的化学成分,发现油脂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布在10%~32%,极性脂含量分布在21%~46%。以此高酸价、高极性脂含量油脂,经过酸预酯化-碱催化转酯化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其最优反应条件为:30%的醇加入量,1%油质量的硫酸催化反应2 h,其油脂酸价可从初始酸值的17~46 mg/g降低至2 mg/g以下;随后,在醇油物质的量之比为12:1,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为油质量的2%,65℃条件下反应30min,制备所得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质量分数可达96.6%,甘油三酯的转化效率接近100%。根据《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国家标准,测定了微藻生物柴油产品的品质指标,发现其密度、运动黏度、酸价、氧化安定性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GB/T 20828-2007);热值为39.76 MJ/kg,符合欧盟生物柴油标准(EN 14214)。  相似文献   

16.
张方  王璐  李春 《应用化工》2010,39(6):850-853
利用微波强化以棉籽油和甲醇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考察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微波功率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油摩尔比为9∶1,催化剂用量为1.0%,反应时间为3 min,微波功率360 W为最优反应条件。在此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4%。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可缩短反应时间30~35 min。所得生物柴油主要质量指标达到我国和欧洲(EN14214)生物柴油质量标准,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棉籽油生物柴油具有生物柴油所含的官能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2014,22(11-12):1215-1219
The non-edible camphor tree seed oil was extracted and catalyzed by immobilized lipas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The oil yield from camphor tree seeds reached 35.2% of seed weight by twice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s. Gas chromatography showed that free fatty acid content in camphor tree seed oil was 1.88%, and the main fatty acids were capric acid (53.4%) and lauric acid (38.7%). With immobilized lipase Candida sp. 99–125 as catalyst,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for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examined through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water content and enzyme loading were both 15% with a molar ratio of 1:3.5 (oil/ethanol), and the process of alcoholysis was in nine steps at 40 °C for 24 h, with agitation at 170 r·min 1. As a result, the medium-chain biodiesel yield was 93.5%. The immobilized lipase was stable when it was used repeatedly for 210 h.  相似文献   

18.
The preparation and regeneration conditions of the identified catalyst X/Y/MgO/?-Al2O3 with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were studied and optimized. The biodiesel was prepared by transesterification of Jatropha curcas seed oil produced in Guizhou with methanol at its reflux temoerature in the presence of X/Y/MgO/?-Al2O3 . The pilot plan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a 100 L reaction vessel. Both average yield and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FAME) content reached more than 96.50% under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of the pilot plant tests designed with an oil/methanol molar ratio of 1 : 10, catalyst concentration of 1.00%, and reaction time of 3 h at reflux temperature. In addi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quality of biodiesel meets the standard EN 14214.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布枯叶中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干布枯叶中的挥发油提取率为0.3‰。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23种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比。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干布枯叶挥发油中主要含棕榈酸(38.49%)、亚油酸(36.80%)、叶绿醇(4.64%)、硬脂酸(4.27%)、植酮(2.35%)、肉豆蔻酸(1.38%)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