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煤基活性炭制备工艺及表面性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煤是制备活性炭或活性炭复合物的重要原料。综述了活化条件和原料组成对煤基活炭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并对煤基活性炭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制备及不同品种活性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可附加特殊官能团,这些特点使活性炭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对活性炭的研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对活性炭制备原料的扩展、制备方法的研究、不同品种活性炭材料的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山楂核制备粒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磷酸为活化剂,用山楂核研制粒状活性炭,就工艺条件对产品收率和A法焦糖脱色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佳工艺条件为预润湿时间6h,固液比1:0.8,磷酸浓度65%,活化温度450℃,活化时间50min,所得产品的A法焦糖脱色率达100%以上,收率也高达35%。  相似文献   

4.
石油焦制备活性炭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胜利石油焦为原料,采用单一活性和混合活化法,在不同活化条件下进行活化,考察了颗粒粒径,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量等不同因素所制得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以期得到干活在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混合活化效果大大优于单一活化法,在碳炭比2:1,水流量为13.6ml/min,850℃下活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用于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很大,秸秆资源的利用领域在不断扩大。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吸附能力。文章介绍了稻壳、稻秸秆、玉米秸秆、麦秸秆、烟秸秆、蚕豆秸秆(壳)、棉秸秆、青稞秸秆、桑树秸秆、油菜秸秆、麻类秸秆等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方法以及活性炭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与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大量污染物进入到水体,导致水资源严重污染。为保障水资源质量与安全,要求采取预处理措施进行废水处理。活性炭吸附法在废水处理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考虑到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实际,通过农业秸秆制备活性炭既可以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重点对农业秸秆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及吸附性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结果表明水稻秸杆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碱碳比为2∶1,活化时间为60 min,活化温度为600℃,碳化温度为35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水稻秸秆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分别为29.2 mL/0.1 g和1 706.98 mg/g,制备出的活性炭吸附剂质量指标接近水质净化用活性炭标准。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9):1599-1601
以桑枝为原料,采用微波氯化锌法制备桑枝基活性炭,在微波功率800 W和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50%的条件下,考察微波辐射时间、锌屑比、浸渍时间、氯化锌溶液p H值对活性炭得率和苯酚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活性炭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锌屑质量比3∶1,氯化锌溶液p H值2,浸渍时间20 h,微波辐射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活性炭的得率为37.4%,苯酚吸附值为138.3 mg/g,Cr6+吸附值为7.877 mg/g。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15,(9):1599-1601
以桑枝为原料,采用微波氯化锌法制备桑枝基活性炭,在微波功率800 W和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50%的条件下,考察微波辐射时间、锌屑比、浸渍时间、氯化锌溶液p H值对活性炭得率和苯酚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活性炭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锌屑质量比3∶1,氯化锌溶液p H值2,浸渍时间20 h,微波辐射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活性炭的得率为37.4%,苯酚吸附值为138.3 mg/g,Cr6+吸附值为7.877 mg/g。  相似文献   

10.
以糠醛渣活性炭、酚醛树脂、羧甲基纤维素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挤压成型,经过炭化活化处理后,制得蜂窝状活性炭(HAC-C)。以产品得率、平均脱硫率和累积脱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蜂窝状活性炭的制备工艺条件。得出炭化温度550℃、炭化时间60min、活化温度880℃、活化时间60min、CO2流量150mL/min为最优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光合竹为原料,研究了其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考察了活化剂浓度、固液比、活化时间以及活化温度等因素对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化学法制备光合竹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Zn Cl2为活化剂,Zn Cl2浓度为5 mol/L,活化剂浸渍时间为2 h,固液比为1∶4,活化时间为60 min,活化温度为500℃。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制备活性炭得率为48.8%,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97.14 mg/g,碘吸附值为1 034.30 mg/g,样品质量指标接近净化用活性炭标准。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谢志刚  刘成伦 《工业水处理》2005,25(7):10-12,17
对植物性活性炭的基本结构、性能、性质和特点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国内外活性炭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农用废弃物应成为制备植物性活性炭的重要来源,微波辐射技术在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结构改造方面的应用具有发展前景。着重综述了提高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有效途径及其在净水处理、废水处理、气相吸附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活性炭应用领域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成型活性炭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国内外成型活性炭的各种制备技术,并作了分析,比较.同时指出制备高比表面积,高强度的成型活性炭,必须使用以粉状活性炭添加有机类黏结荆成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了黏结剂,原料表面化学性质、添加剂,成型工艺等对该类方法所制成型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玉米芯为原料,十二烷基本磺酸钠为改性剂制取玉米芯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出玉米芯活性炭的最佳条件是:振荡温度为35℃,振荡时间为3h,玉米芯与十二烷基本磺酸钠的料液比为1:6,十二烷基本磺酸钠质量分数为9%,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振荡温度料液比LAS质量分数振荡时间,并对普通玉米芯及市售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对比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吸附在炼油化工废水回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炼油化工废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过程中,采用活性炭吸附对炼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水的COD,去除效率随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利用臭氧对水中有机物的分解氧化作用,将臭氧和活性炭吸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COD的去除效率,还对总固体含量的去除和腐蚀速率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采用连续通水实验测定的活性炭饱和吸附量随不同参数的水质而不同。在活性炭吸附前加上混凝过滤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吸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化学工业是一个能力密集的产业,在原料加工成产品的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和排出是不断进行的,所以化工工艺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既能减少化学生产的成本、节约资源,也能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对化工工艺中的节能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活性炭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厂生化后出水。结果表明,焦化厂生化后出水(COD为200mg/L、色度为900度)经生物活性炭处理后,COD降为46.9mg/L、色度降至25.8度,达到国家工业再生用水水质标准(COD小于60mg/L,色度小于30);并与颗粒活性炭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相比,生物活性炭法处理焦化废水COD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3.4%和5.2%,且生物活性炭使用寿命是颗粒活性炭的3.3倍,生物活性炭的吨水材料费为1.4元,比颗粒活性炭低3.26元。生物活性炭法是一种有效、低成本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煤质压块活性炭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压块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影响压块活性炭产品质量的要素进行探讨,重点从有无黏结剂、成型方式及配煤比例等方面着手进行了生产实践。最后得出结论,压块活性炭在压片方式和无黏结剂情况下生产最合理,通过配煤比例的合理选择,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压块活性炭。  相似文献   

19.
Direct carbon fuel cell (DCFC) is a device, which converts chemical energy of carb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through electrochemical oxidisation directly and its performance enormously depend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uel used. In this study, oak sawdust is used to prepare the activated carbon for the DCFC, with K2CO3 as the activating agent. Nickel catalyst is applied to improv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hile HNO3 treatment is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ash remova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epared activated carbon in DCFC is evaluated in a self‐built DCFC anode apparatu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T surface area of activated carbon reaches 1240 m2/g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ctivation temperature, 1173 K; activation time, 2 h; and impregnation ratio, 1.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s well improved through the nickel catalyst while the amount of surface oxygen functional groups is increased and ash content is decreased through the HNO3 treatment. When used as the fuel in the DCFC anode, the self‐made activated carbon exhibits predominant performance among all tested carbon fuels, including graphite, activated carbon fibre, etc. © 2011 Canadian Society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20.
。以大同精选煤为原料 ,并在制造过程中加入适量化学溶液 ,采用斯列普炉炭化、活化 ,可制得大、中孔发达、吸附性能改善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