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UG、RD等三维建模软件,对TY100型采煤机搬运车履带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和有限元分析,改进并优化了履带架的不合理之处,对改进后履带架再次进行仿真分析,优化后的履带架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3.
4.
通过倒频谱分析原理,对支架搬运车的发动机振动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发动机的振动信号中包含有1倍转频和1/2转频的冲击信号,这分别与支架搬运车转速频率和发动机的气门的开关频率、水门的开关频率和活塞的往复运动频率一致.要对发动机进行减振降噪设计,可从这方面进行考虑.为发动机的动态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效环保的手动搬运车在超市、实验室等环境被广泛地应用,因此基于CAD/CAE的一体化软件CATIA对手动搬运车建立零件模型、装配模型和虚拟样机模型,实现了手动搬运车的仿真分析,解决运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涉问题,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速度。 相似文献
6.
7.
8.
基于刚柔耦合多体接触动力学理论,对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以Recur Dyn为平台建立了包含传动系统齿轮,轴承和传动轴的采煤机截割部模型。考虑传动轴的柔性特性,建立采煤机截割部刚柔耦合传动系统。对系统中各零件之间接触参数进行设定,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直观动态的描述了采煤机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第12对齿轮啮合力最大,其值为1 808 210. 8 N。轴4应变值最大,为0. 081。揭示了刚柔耦合系统和刚性系统在齿轮啮合力曲线及其频域信息的不同之处,为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寻求滚筒采煤机正常工作时自身产生振动与冲击的原因,经过对滚筒上截齿受到的截割阻力与牵引阻力以及该两力在采煤机的牵引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力进行分析,得知两分力大小与截齿的切削厚度和旋转角度位置有关;研究了滚筒上受到的瞬时力与平均力的计算方法,推导了综合旋转角度和切削厚度的载荷波动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对所建立的公式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截齿数目从偶数增加1变为奇数时,载荷的波动系数的值明显减小;截齿从奇数增加1变为偶数时,载荷的波动系数不一定减小;适量的增加滚筒上同一螺旋线上截齿的数目可以有效的减小载荷的波动系数;为了提高截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以及滚筒的稳定性,减小滚筒和整个采煤机的冲击性,同一螺旋线上一周内截齿的数目应该尽量选用奇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为有效提高球头铣刀的动态性能并优化其结构,运用CATIA构建球头铣刀的三维实体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球头铣刀进行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铣削力模型可以实现对球头铣刀铣削力和变形量的准确预报,为球头铣刀设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冲击式采煤机为研究对象,运用功率键合图建立了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对冲击机构在空载和负载工况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就液压冲击机构的动态运动机理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较全面的探索和考证。 相似文献
16.
基于油液分析与铁谱技术,在线监测诊断采煤机截割部的润滑磨损故障。介绍采用铁谱技术定性定量测定润滑油中水分含量的方法;揭示截割部传动系统润滑条件恶化造成严重磨损及故障状态下磨损磨粒的宏微观特征;阐述润滑失效机制。分析内漏水对采煤机润滑系统危害的严重性,找出采煤机截割部内漏水源结点,采取治理措施,实际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使用铣刀加工变速箱齿毂过程中发生频繁打刀事故,从齿毂的组织、硬度、机床、加工过程、零件结构、刀具及断续切削机理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打刀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20.
残极破碎机静刀刀具在使用不到4个月后发生断裂,采用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分析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刀具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断裂性质为氢致开裂型的应力腐蚀开裂;刀具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在环境介质和应力作用下,发生应力腐蚀,腐蚀过程中析出氢原子,氢原子扩散并聚集在晶界和夹杂物上,导致发生氢致开裂型的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