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申明倩  李军  滕佳华 《包装工程》2016,37(22):140-143
目的研究古代女性坐具的"役人"思想,挖掘古代女性坐具的设计特色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启发。方法通过挖掘古代女性坐具在形制、尺度、功能等方面体现出的"役人"思想,分析这种设计思想与封建礼教的关系,并从设计与艺术的角度分析古代女性坐具在线条、功能、形制等方面呈现出的设计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女性坐具的设计创新实践。结论通过揭示古代女性坐具的设计思想,提炼传统女性坐具的设计特色,为现代女性坐具的"宜人"设计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徐世博  王子健  解芳 《包装工程》2024,45(4):123-130
目的 挖掘《红楼梦》探春人物形象与现代女性的共通点,以探春人物坐具图像为研究点,并结合用户分析进行现代女性坐具创新设计。方法 首先分析探春人物形象及文化象征;其次广泛收集探春坐具图像并整理挑选出代表性坐具样本,分析归纳图像中坐具形制、图像含义、设计理念,再通过创建用户角色模型分析用户审美喜好、消费需求和意向;最后衔接各关键点设计出体现传统美学和探春人物形象的坐具,且符合现代独立女性的使用喜好。结论 以探春刚柔并济的人物形象投射现代女性,其相关坐具图像研究和创新适合现代女性用户群体的个性和情感价值需求,为当代设计师提供新的文化灵感,也为现代女性家具设计创新开辟新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3.
付小利  叶茂乐 《包装工程》2020,41(20):157-162
目的 研究宋代造园文化的特征及其与古代女性坐具演进的内在关联。方法 以宋代园林的空间布局、使用功能、园林建筑、造园美学、历史变迁为切入点,结合两宋时期的文献典籍、绘画、壁画艺术等相关背景资料,剖析在宋代盛行的造园文化背景下,两宋时期女性坐具的形制特征和演进历程。结论 宋代女性坐具大致经历了由男性到女性(使用主体)、小型到大型、低型到高型的演进历程。宋代女性的生活空间被限制在“庭院深深”的闺阁、庭院之中,因此宋代女性多使用墩、凳等适合家庭生活的小型可移动式坐具;宋代女性在园林中的游观需求和自身生理缺陷(缠足)的矛盾,产生了与园林建筑关系密切的特殊观景坐具——阑槛钩窗(美人靠);宋代公共园林的兴起促进了女性户外出行坐具的发展;宋代造园的女性化审美特征构建了园林、女性坐具、女性三者相互嵌合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4.
坐具设计中的设计符号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凯  俞莲 《包装工程》2012,33(2):36-38,50
旨在从设计符号学的角度来研究坐具设计,在坐具设计的符号系统下,论述设计符号学的能指与所指关系、编码与传达以及其在坐具设计中的应用。把坐具产品作为符号,把符号学原理运用到坐具设计中,分析坐具符号的所指与能指内涵,更好地体现出坐具设计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象征价值等,为人类生活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蒋兰 《包装工程》2012,33(12):40-43,79
分析了坐姿下身体各部分组织结构所处的状态、不适和坐姿下人体多动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提出如何通过坐具设计来满足多种坐姿需求,归纳出为应对坐姿多样性,坐具设计所采用的多变性设计手法。以经典实例论证了坐具在座部、靠背、脚垫等位置可采用可调节设计手法,以可组合形态设计来丰富就坐选择,用独特的坐具形式给予坐姿多样可能的多功能设计手法,以及以固定形态满足多环境的多变性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6.
杨玲  刘富升  王亚丽 《包装工程》2017,38(8):156-161
目的探讨情感化理念在城市户外坐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从当下城市户外坐具设计的现状与不足出发,通过对"城市户外坐具"、"情感"以及"情感化设计"的理解与阐释,在人—城市户外坐具—环境的交互场域范围,从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3个递进层次,对城市户外坐具的情感化设计策略以及地域性策略与应用进行研究。结论将情感化理念引入城市户外坐具设计中,既能提升环境品质,又能激活城市空间。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也更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体现深层次的人文关怀,以达到人—城市户外坐具—环境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城市家具中坐具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所玲 《包装工程》2013,34(20):43-46
系统介绍了城市家具及其坐具的范畴和作用,结合坐具设计原则和城市家具的户外特征,归纳总结出城市家具中坐具的设计原则。根据当前发展形势,结合部分优秀案例,提出了城市家具中坐具的几个发展趋势,为进行城市家具中坐具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马扎这一典型案例为启示,分析了其演变以及一些融合传统工艺的现代设计如何萃取其值得肯定的部分与现代专业设计相融合的案例,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民间设计的改造与发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新定义传统民间用品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挖掘创造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方式与家居坐具的整合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曙  罗坤明  张烜之 《包装工程》2010,31(6):18-20,98
从现代生活方式与家居坐具设计之间的关系角度,从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形态——坐,再延伸到与之相关的坐具的设计,从古代坐具的设计到现代生活方式下坐具的设计。从坐具设计的文化、人机工程学、环境色彩学、材料学、还有现代坐具的雕塑化设计趋势等角度分析了现代坐具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的一些因素,对现代家居坐具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龚芸 《包装工程》2019,40(10):288-293
目的以情感化设计的视角为出发点,阐述城市坐具设计的理论背景,论述城市坐具设计的情感化内容及城市坐具情感化的意义。方法立足于特定的场景空间,以系统化整体思维来分析情感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把握情感化设计的3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的相互关联,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分别将城市坐具的形态、材质、色彩、功能、可用性、文化、品味与感官、使用乐趣、自我意识按层级对接起来进行针对性设计指导。结论将情感化设计运用在城市坐具中可提升人对城市环境的认知程度,唤起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通过最大程度地强化城市坐具与人的情感关联,实现设计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管析手机演变中的外形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取手机外形设计的成功经验,以诺基亚手机为例,探讨了其外形演变中的设计策略。通过分析用户喜好、技术、经济等主要影响因素,将诺基亚演变划分为豪华阶段、尝试阶段和时尚阶段,并将其主要造型语言归纳为35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诺基亚的选择性外形创新策略、阶段性外形识别策略、外形整合功能策略和外形定位差异化策略,这些策略将对国产品牌的外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周郑雅  张仲凤 《包装工程》2021,42(10):289-294
目的 在参数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现有室内公共座椅普遍存在的数量少、位置零散、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参数化插件Grasshopper在室内公共座椅中的设计优势,并结合实例初步论证Grasshopper插件在室内公共座椅设计中的可行性.方法 基于参数化插件Grasshopper的优势与室内公共座椅设计要求,将室内空间人流动向、区位划分、产品结构、模块数量、模块形态等作为评估参数,分别对公共座椅的放置区域、快速构建模型、模块化编码三方面进行数字图解分析.结论 得出利用Grasshopper插件设计公共座椅的新思路,有助于改善消费者使用体验感,提高生产与社会效益,对于实现公共座椅数字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楠楠  王丹花 《包装工程》2023,44(22):216-224
目的 探讨公共座椅在用户候车中的用户体验痛点,提出优化用户候车体验的公共座椅设计方案。方法 首先基于场景化思维对乘客候车这一场景进行分析,提炼出典型场景,其次对场景中乘客行为进行分析挖掘出用户痛点,通过重构乘客候车场景探索候车过程中乘客痛点的解决方法,最后将设计创意映射至高铁站候车座椅的设计方案中,完成高铁站候车座椅的创新方案设计,解决乘客候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满足乘客切实需求,为用户营造一个良好的候车体验。结论 场景化思维引入到高铁站候车座椅设计分析中,能帮助设计师更为全面地剖析乘客行为、明确候车座椅现存的问题、挖掘出乘客的潜在需求,进而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指导高铁站候车座椅的设计,同时基于场景化思维下的设计方法也为其他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开放空间公共座椅隐私性设计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设计中对隐私性的需求考虑不足,城市开放空间公共座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为解决由此所产生的问题,从人机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角度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5.
陈亚斌 《包装工程》2012,33(6):127-130
通过分析立体构成中形态的塑造,并结合几个典型实例论述了在立体构成设计过程中形态的重要性、形状与形态的区别、如何塑造作品的灵魂、以及形态设计中材料的选择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论证形状和形态在立体设计中的相互关系,进而分析形式美与内涵美在立体构成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怡  杨澜  姬鹏  刘丽君 《包装工程》2022,43(22):57-64
目的 以空气动力学性能为导向对新干线列车进行外形特征提取,建立形性协同的拓扑外形设计方法,提升我国高速列车外形设计品质。方法 利用眼动实验对新干线列车外形数据库外形进行区域归纳与分析,得到车头外形鼻端部、前脸部、肩部、走行部四个重要区域;对新干线运营以来的16种车型按照四个发展阶段总结各区域造型的型线性状及变化趋势;结合头型各区域特征性状表现与气动性能的对应关系,建立针对我国列车设计的形性协同设计方法。结论 通过对列车肩部、走行部曲面转折,鼻端部扁宽造型,前脸部分司机室隆起幅度等特征的合理运用与调整,能在兼顾气动性能的同时提升列车外形设计品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清洁护栏车的结构设计,分析了工业产品机构设计与工业产品形态设计之间关系,从产品形态量化设计方面着手,提出了"模块式"工业产品形态设计的方法,以期为工业产品设计师提供一种有效可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