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在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下建筑理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与实践相脱离的一元化的“宏大叙事”方式进行了批判 ,同时提出了应当采取多元化的“私人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2.
艰深的建筑知识如何更有效地向大众传播7库哈斯的早期著作S,M,L,XL将社会、政治、文化、消费等各方面知识与建筑融为一体,成为建筑理论文本的典范。本文尝试从文字策略、图像策略和电影化叙事三个角度来分析其文本编排与表达的策略,为“叙事性”建筑和“建筑叙事”寻找某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凡 《华中建筑》2012,30(4):12-14
电影和建筑都是叙事的艺术,电影是空间化的叙事,建筑是叙事化的空间。该文从空间体验的角度探讨了电影的叙事安排对建筑空间创作的借鉴意义,旨在体察两门学科的微妙交流,并将此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4.
刘元 《安徽建筑》2001,8(4):1-2
本文结合“现代建筑理论”的一些思想,从国内、国际的社会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中探寻了“欧陆风、产生的原因,具体分析了欧陆风对我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及其存在的意义,并指出了对“欧陆风”进行客观审美评价和正确借鉴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6.
如何建构工业建筑的活力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将"叙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引入这一命题的研究中,探索相应的工业建筑叙事策略、路径与规律,阐述了"物-场-事"的叙事模式以及新故事的创造策略。结合法国南特岛造船厂改造项目,对工业建筑活力构建中的叙事策略进行了相应的验证与讨论,以期对国内的工业建筑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应用叙事学和原型批评的理论分析比较了中国古代小说 (奇书文体 )和传统建筑的空间序列 ,文章分别从对偶、主体结构、次结构、拼接图式和纹理几个不同的角度探究了二者相近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建筑的发展状况“欧陆风格”建筑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沈轶 《中外建筑》2011,(8):52-54
通过设计实践、交叉学科研究等,解析了空间叙事内在的要素属性及哲学本源。  相似文献   

10.
该文就建筑与电影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以及建筑与电影"叙事性"的内在逻辑进行探索,揭示了其内在的关系,并希望借此使两种艺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闵瀚  郑先友 《华中建筑》2023,(12):10-14
该文以电影叙事符码理论为借鉴,结合视觉动力学领域和艺术审美领域的理论,探讨建筑的叙事符码及其生成机制。首先从建筑的场景出发,用图解的方式分析其物质构成,接着从人在建筑中的运动感知出发,解析场景构成的空间视觉动力,最后从符号联想出发,探究建筑的叙事领悟,建立建筑叙事体验的动态框架。用这种叙事的动态框架去解析建筑,探究其叙事领悟以及构成叙事的符码及其结构组合,从而使人们对建筑的叙事体验认知清晰化,发现当代建筑空间叙事建构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杨涛  ;滕军红 《新建筑》2014,(4):94-96
1840年以来,中国建筑受西方Archjteeiure的影响颇深,既未彻底揭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问题,又缺失对西方Architecture观念的甄别与质疑。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要在现代中国探索出真正的“中国现代建筑”——既不是传统,也不是Architecture,更不是两者的“混搭”。在传统与西方道路上走不通的150年中国近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索恰恰表明: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探索该“破题”了,“中国现代建筑”该“破土而出”了。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大师跨入中国大门,纷纷取得了许多重大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权,中国建筑师在学习他们国际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同时,也陷入了对中国现代建筑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困惑:如何让建筑打上中国的文化烙印?如何让建筑有机地适应环境?如何让建筑因地制宜?面对多元化建筑设计共存的今天,对"本土设计"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霍光 《建筑师》2007,(2):73-75
文章认为“华侨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一个相对独立、极富特色的类型。文章扼要地介绍了“华侨建筑”的类型、美学特征和思想文化内涵,并进一步指出:研究“华侨建筑”对丰富中国近代建筑的内容,深刻认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回顾了本世纪中国建筑研究发展状况后指出在中国建筑传统研究中开辟新视角的必要性。根据中外建筑学研究的发展,提出了通过中国诗传统来研究建筑传统的新维度:意义和体验。为了说明这一方法,本文以分析选自《诗经》中的诗歌做为实例。实例分析试图在字源、语义和历史三种层面的文脉中理解诗义。这一实例分析揭示了一些中国建筑传统的基本主题,体现了中国建筑传统的连续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设计》2013,(11):250-255
2013年10月18日上午.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办.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承办的“历史的建构--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建筑艺术展”与“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论坛”在山东济南盛大开幕。  相似文献   

17.
周榕 《世界建筑》2004,(2):10-11
在中国当代建筑的语境里,刚刚走过的10年是值得我们异常关注的10年,在市场经济原则被中国政府正式确立的这10年间,中国的城市面貌天翻地覆,中国的建筑现实也沧桑更变。10年里,中国建筑界飞速追赶着西方现代建筑走过的百年历程,试图把西方所有的流派与思潮,风格和形式浓缩为一瓶速效吸收的营养液。在经历了足够多的怀疑与盲从,学习与拒绝,遗留下足够多的创造与抄袭、喝采与批判,  相似文献   

18.
百年来中国建筑的变化多矣.我以为最重大也最根本的变化是在过去100年中.我国建筑领域逐步实现了历史性的转轨与转型。于是.在今天的中国到处都可见到两类建筑.一类是老式建筑.一类是新型建筑.前者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后者非中国固有.是百年来建筑转轨与转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建筑叙事学的角度,简要考察了若干经典案例,指出叙事思维在现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普遍存在和重要价值;然后,本文从同样角度回顾了笔者从业以来所参加或主持的当代博物馆系列设计实践,指出在中国当下快速建造的背景下,紧扣建筑本体的叙事思维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抵抗力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应用叙事学和原型批评的理论分析比较了中国古代小说(奇书文体)和传统建筑的空间序列,文章分别从对偶、主体结构、次结构、拼接图式和纹理几个不同的角度探究了二者相近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