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路面性能评价是道路养护、大中修的前提与基础,目前对道路的评价主要是评价PCI值。沥青路面加铺设计目前简单采用旧路面弯沉作为设计指标。本文在传统的以路面养护为目的的评价指标基础上,剖析现有指标,探讨路面评价及路面补强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弹性层状力学模型,以沥青加铺层顶面弯沉以及层底荷载应力作为控制指标,计算不同交通量及加铺结构条件下,对应的碎石化旧路面顶面最小回弹模量值以及最大容许弯沉值,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加铺沥青面层设计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弯沉法是以弯沉值为设计指标的沥青加铺层的设计方法。结合324省道昆山至太仓段的江浦路段旧混凝土面层上沥青加铺层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弯沉法的加铺层厚度设计和对旧混凝土板的处理方案。该工程已经通车2a,使用情况良好,基本没有出现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4.
合理地利用与改造城市道路旧沥青路面,是有效改善目前城市交通状况的现实问题。该文先介绍了旧沥青路面前期处理方案,接着介绍了旧沥青路面加铺层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设计中的限制条件(包括最小加铺厚度、纵坡限制、城市桥梁限高、方便施工、便于城市交通组织和经济性等)以及加铺方案的确定;提出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合理厚度为9-15cm,按功能设计加铺层分防滑磨耗层和面层,并列表给出了5种加铺层结构形式;最后以北京市二环路的路面加铺改造为例,经过弯沉实测数据分析,选择了合理的加铺方案。  相似文献   

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沥青加铺层综合处治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防治沥青加铺层内裂缝的产生、发展,压浆技术处治脱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加铺层的厚度和效果。结合S116线500m长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薄层试验段压浆技术的具体实施,提出了通过控制压浆技术处治后旧路面板接缝的弯沉差来保证加铺沥青薄层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现场钻芯试件观察沥青混凝土历年加铺厚度与其各层破坏情况,并分析了各层加铺材料性质;同时,以DCP试验值量测下基层及路基土壤强度作为评估道路破坏是否由下基层所致。从旧有路面钻芯试件探讨了沥青混凝土加铺质量,以提供工程界路面维护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祖仲  杨洁  孙凤宾 《山西建筑》2005,31(3):166-167
针对美国科氏公司提供特殊改性沥青及STRATA应力吸收层系统,提出五种不同的加铺结构进行弯拉和剪切MTS疲劳试验,比较不同的加铺结构抗反射裂缝疲劳性能,以探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合理加铺结构。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指导共振碎石化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设计及施工生产。以四川成都崇州市华怀路崇双段旧线路面改造工程为依托,通过建立及计算ANSYS模型,分析沥青加铺层层底弯沉影响因素,同时得到沥青加铺层推荐厚度。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碎石化道路施工及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道G318吴江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现状,对其路面性能进行路面破损、取芯和弯沉测试,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加铺沥青改造方案,对改造方案中水泥板的处理、粘结层及沥青加铺层设计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原材料价格、施工费用、养护费用、行车费用四方面对超薄水泥加铺层与沥青加铺层进行了比较,认为超薄水泥加铺层具有原材料价格便宜、耐久性好、车辆运营费用低等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1.
林娟 《中国市政工程》2021,(1):78-82,90
基于福建某旧路改造工程,借助ABAQUS软件平台,模拟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层,分析在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应力吸收层厚度和模量变化对应力值、弯沉值以及裂缝扩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增加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可有效防治面层反射裂缝,适当加铺应力吸收层可较好防治面层反射裂缝。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路面加铺层反射裂缝的产生原因,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问题提出了几项加铺方案,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简要介绍了STRATA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的应用技术参数及施工控制方法,指出STRATA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将会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重点研究了基面层厚度、基面层模量、超载、车辆行驶状态以及不同基面层间接触状态对行车方向、路宽方向上的基面层间剪应力最大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基面层模量,对于提高层间黏结性能作用不大;增大基面层厚度,对于提高层间黏结性能有利,但考虑到造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合理确定面层厚度,是路面敷设层铺装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随着车辆超载量的增加,路面结构层间抗剪能力不断减小,应严格控制超载超限运输;车辆在启动、制动情况下,层间剪应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大,是导致路面层间黏结性能失效的关键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良好的层间接触条件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层间黏结性能,从而有效提高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地区路面暗(黑)冰问题带来了巨大的行车安全隐患。本文将预防性养护罩面精表处技术与自融冰技术相结合,开发出自融冰精表处技术,为解决路面暗(黑)冰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雁彬 《山西建筑》2008,34(12):268-270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了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措施,介绍了沥青混凝土罩面的优点,针对沥青混凝土罩面处治以后路面经常出现的病害,探讨了病害处治要点,希望对工程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易昕  孙洪德 《山西建筑》2013,(36):157-158
本着尽量利用原有道路的原则,在以往纵面拟合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多点控制的纵断面设计方法,增加了老路路面边缘处的高程控制,以减少施工期间由于加铺厚度不足而造成的纵坡变更。  相似文献   

17.
重点介绍了沥青微表处技术应用于贵州省G320国道凯里—台江段的工程施工情况,经过通车使用表明,微表处抗滑性能和密水性效果优良,与原路面粘结牢固,在贵州山区国省道公路上可以使用微表处罩面。  相似文献   

18.
马翊 《山西建筑》2009,35(28):260-261
介绍了预防性养护技术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裂缝填封、表面封层及薄层罩面三类预养护技术的技术特点及适应性,提出了不同路况下合理选择适宜的预养护措施的方法,以期为预养护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9.
Asphalt concrete (AC) overlays placed over old asphalt pavement have become an alternative to repairing and reinforcing pavements. The strength contributed by the AC overlay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anisotropic properties of the pavement material.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anisotropy, modulus gradient properties,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AC overlay and old pavement contact plane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AC overlays, as well as to quantify the influence of the degree of anisotropy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AC overlay by a sensitivity analysis (SA).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the AC overlay were numerically obtained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the aid of ABAQUS, a commercial program. Variations in the AC overlay’s modulus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he contact state between the AC overlay and AC layer were considered. The SA is based on standardiz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method. Comparing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in terms of surface deflection, stress, and strain of the anisotropy model against those corresponding to the isotropic model under static loads show that the anisotropic properties had greater effects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AC overlay. In addition, the maximum shear stress in the AC overlay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output parameter affected by the degree of anisotropy. Therefore, future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reinforcement and repair of pavements should consider the anisotropic properties of the pavement materials.  相似文献   

20.
旧水泥混凝土沥青加铺层推移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昱  贾圣东  高燕 《山西建筑》2010,36(8):288-289
在“白改黑”工程中,推移是主要的病害,在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推移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针对加铺层推移的防治措施,从而保证了道路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