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对西北地区农村学校因布局调整而造成大量校舍闲置和当前农村设施奇缺的矛盾分析,提出了西北地区农村闲置校舍再利用途径、原则及模式,有利于完善农村公共设施。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是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西北地区农村既有农居建筑节能改造是西北地区建筑节能的重点。本文重点调研西北农村地区主要农村建筑结构形式,分析外部围护结构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经济因素,提高能源利用,对门、窗、墙和屋面等围护结构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对西北地区农村既有农居节能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的环境问题,运用生态建筑的适宜技术,对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银川市碱富桥村的规划设计根据西北地区农村特点,对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优化利用及生态建材等适宜技术进行了探索,以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复杂多变,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通病极易产生。本文针对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低温、温差大、日照强、风沙大等自然环境特点,对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进行试验研究,确定较能满足西北地区的裂缝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5.
农村污水治理是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卫生标准的重点任务。粤东西北地区是广东省的欠发达地区,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工作明显滞后,已成为制约广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本文以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为例,梳理总结其整县农村污水治理PPP模式的工作经验,包括整县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的简介、工作要点、未来展望等,以期对粤东西北地区以及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以及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主流的背景下,住宅建筑结合本土环境,营建出一个高品质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根据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对当今既有农宅模式的研究,针对于西北地区农村住宅现存问题的探讨,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出适应于西北地区新农村住宅模式。为以后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十二五"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前期调研工作,了解了托克逊县农村危房改造的现状以及农村困难农户的基本情况,本文介绍托克逊县无模石膏土坯抗震民居的新型施工工艺,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广大农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就实践中遇到的西北地区农村基数大、资金贫乏等地域性问题展开思考,在充分考虑"造血"、"输血"关系的基础上,对解决的对策进行了归纳,从村落类型化、目标明确化、产建综合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根据实例进行具体的运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张掖市五县一区的农村民用建筑进行问卷调查,探明了现有民用住房的现状及能耗状况,并提出了适宜该区农村的节能改造策略,旨在为河西走廊地区乃至夏热冬冷的西北地区农村的民用建筑节能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小城镇面广量大,作为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纽带,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小城镇经历了从农业镇向工业镇,继而向城市镇发展的过程,然而在"乡财县管"的管理体制下,缺乏财政和社会管理能力,因此国家针对建制镇提出"镇级市"的政策,以简政和放权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推进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大作用。文章选取西北地区"镇级市"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西北地区的特殊性,通过空间管控、产业转型、公共服务完善和社会治理创新等措施,建构从"镇"到"市"的转变路径,发挥小城镇在空间、社会与经济层面实现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积极作用,并以富平县庄里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实践为案例,探讨西北地区"镇级市"推进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婷婷  傅凯 《山西建筑》2010,36(11):15-16
通过对苏北农村住宅建设现状的考察,发现当前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就其发展中的方向做大胆设想,寻求适合现代农村建设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手法,指导当前农村住宅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杨敏 《中外建筑》2013,(12):136-137
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应该同步进行,让亿万农民也可以享受到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走上一条工业、农业共同发展、同步推进的发展道路。新农村住宅建设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也是一个农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过程。本文从新农村住宅建筑的空间构成与功能分析、新农村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要点、新农村住宅的时代特征分析等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王英 《山西建筑》2010,36(24):10-11
立足衡阳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坚持实事求是,加强引导,探讨了改善农村入居环境的发展对策,对改善农村入居环境质量,加快衡阳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同时对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超 《南方建筑》2017,(4):86-91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已然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乡村居住空间作为乡村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它不仅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地方文化的承载与反映。文章基于时代性与地域性的研究视角,以鄂西北、鄂西南以及江汉平原地区乡村的居住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日常生活内容的田野调查和传统居住空间特征的提炼与重构,探讨“此时此地”的乡村居住空间形态与适宜营建策略。最终所提出的空间形态营建方法与策略,不仅有助于当代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改善,还将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营建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农村住房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阐述了农村住宅小区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就如何在农村推行住宅小区建设进行了探讨,指出农村新建住宅逐渐向小区聚集将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宅普遍存在能耗大,室内舒适性差等问题。为缓解农村能源压力,提高村镇住宅建设品质,以山东地区为例,在对目前农宅应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工程设计实践,探讨提出适宜于寒冷地区村镇住宅的被动式技术应用设计策略,为我国村镇建设合理利用被动式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张铮  杨锦辉 《山西建筑》2010,36(7):39-40
分析了广西民居的地域性及民居特征,探讨了广西民居保护与新农村规划建设,指出新农村规划建设应尽量保留具有本地地域特征的民居,民居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传承和发扬,新农村建设须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18.
浅析农村住宅建设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山西建筑》2006,32(20):30-32
通过对农村住宅建设现状的分析,介绍了从传统民居中汲取适合现代农村的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指导农村的住宅建设,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住宅情况调查,分析了自建国起至21世纪农村住宅形式的变化,总结了新农村住宅形式变迁的原因以及住宅变迁所反映的现象和问题,提出了新衣村住宅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吕淑珍  杜海燕 《山西建筑》2012,38(7):207-209
通过东阳市农村住房的现状调查,从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角度分析了新农村住房改造中存在的能耗问题,并提出农村住房改造中可行的节能设计建议,以实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