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规核级离子交换树脂锂型转型率的测量采用将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锂用酸淋洗后测量锂浓度,再计算锂型转型率,存在分析时间长、分析结果偏低等不足。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量核级离子交换树脂的锂型转型率,利用微波消解实现树脂的完全消解,利用原子吸收仪测量锂浓度,结合氢型树脂湿基工作交换容量计算离子交换树脂的锂型转型率,实现离子交换树脂锂型转型率的准确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锂浓度加标回收率为99%,相对标准偏差为0.97%(n=7),锂型转型率达99.20%。方法具有离子交换树脂使用量少、分析结果准确等优点,可用于核级离子交换树脂锂型转型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以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树脂为基材,采用γ射线预辐射接枝法在PVDF树脂上接枝苯乙烯磺酸乙酯(Ethyl styrenesulfonate,ETSS),探讨吸收剂量、接枝温度、接枝反应时间及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之后在95℃水解PVDF-g-PETSS聚合物得到PVDF接枝苯乙烯磺酸(PVDF-g-PSSA)离子交换树脂。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证明PVDF-g-PETSS及PVDF-g-PSSA被成功制备。当接枝率为120%时,PVDF-g-PSSA的离子交换容量达到2.05 mmol/g。这种将带有磺酸基团的单体通过辐照接枝引入PVDF基材然后水解的方法简单、高效、污染小,有望在离子交换树脂及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稳定化处理技术现状,研究了适合现阶段我国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水泥固化的工艺,并利用XAD和SEM分析技术探讨研究了废树脂水泥固化体的结构和性能及采用新型ASC水泥作为固化基材的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强辐照场中以离子交换法处理放射性核素对树脂的辐照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在对若干国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比较了201×4和2606两种树脂的选择性、辐照—化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二者的选择性相近,而其它性能2606树脂优于201×4树脂。通过分离、纯化钚的实验工作,表明2606树脂确是一种适于处理放射性核素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本文给出了上述试验结果,并指出了一些可能的应用方面。  相似文献   

5.
【美国《化学工程》1983年12月26日第51页报道】美国道化学公司已生产出一种粒度均匀的新离子交换树脂,即所谓道韦克斯单球树脂。该公司说,颗粒粒度均匀的树脂能提高混合床(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床)离子交换设备的有效离子交换容量。这种树脂在价格上可与普通型树脂竞争。离子交换树脂运转一个周期后必须进行  相似文献   

6.
前言 文献[1]报道,萃淋树脂是一种含萃取剂的树脂,一般是以苯乙烯-二乙烯苯为骨架,基本上是大孔结构和含有一种选择性萃取剂的共聚物的总称。其外观与一般园球状的离子交换树脂相同,其中的活性组分为萃取剂。因此它具有离子交换树脂和萃取剂两者之优点,具有水力学性能好,萃取剂流失少、使用寿命长(比采用一般担体的萃取色层法含萃取剂量要高)、装柱简单、流速快等优点。本文就HDEHP萃淋树脂对钇的分离作了一些探讨,并成功地运  相似文献   

7.
电子束固化环氧树脂混合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几种环氧树脂混合体系的电子束固化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环氧828、648、207树脂及其混合体系的辐射效应。分析了树脂配比及辐射剂量对环氧828/648树脂混合体系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树脂配比的环氧207/648树脂混合体系辐射产物的性能。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的化学结构、空间效应以及结晶性等其辐射效应有很大影响,通过不同环氧树脂的配合,可以改善体系的辐射固化效果,减少辐射剂量,提高辐射产物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一种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应用于离子交换树脂中含铁量的分析方法,利用微波消解完全消解树脂,利用原子吸收法测量铁浓度,再换算为单位质量离子交换树脂的含铁量。分析结果表明,铁离子加标回收率为96%,相对标准偏差为1.18%(n=7),方法检测限为0.12 mg/L,检测限对应的单位质量离子交换树脂中铁的质量含量为0.03 mg/kg(湿树脂),表明该分析方法可应用于离子交换树脂中含铁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9.
含硼织物与透明树脂板中子屏蔽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含硼织物和透明树脂板的辐射屏蔽性能、浓缩硼树脂板的耐辐照性能及含钆树脂板的热中子俘获γ辐射效应,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亚铁氰化钾钛从高放废液中去除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合成了一种球形亚铁氰化钾钛无机离子交换剂,研究了它对模拟酸性高放废液中铯的离子交换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水力学性能,对铯的离子交换选择性高。在硝酸盐含量达450g/l的模型酸性高放废液中,Cs^+的静态交换容量为1.0mmol/g(干树脂),动态(柱式流动实验)交换容量为0.81mmol/g(干树脂)。  相似文献   

11.
甲基丙烯酸由于它在α碳原子上有着甲基,因而强氧化剂存在时比丙烯酸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我们研究了甲基丙烯酸辐射接枝于聚三氟氯乙烯薄膜,以制备具有良好抗氧化性性能的羧酸型离子交换膜。丙烯酸辐射接枝于聚三氟氯乙烯已有报道,而甲基丙烯酸预辐照辐射接枝于聚三氟氯乙烯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工作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  相似文献   

12.
【日本关西电力公司新闻网2002年1月11日报道】2002年1月11日,日本美浜核电厂完成了废树脂处理装置和杂项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安装工程。 工程概要如下: (1)废树脂处理装置的安装 安装概要: ① 安装废树脂处理装置,该设备用于洗提来自废树脂贮存罐的放射性废物。 ② 建造第二固体废物处理厂房。(与杂项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的厂房相同) 安装理由: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净化塔(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用以除去冷却剂中的裂变产物及腐蚀产物)中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降低后,就作为废树脂贮存保管于各机组的废树脂贮存罐中。据估计,美浜核电站1号机组和2号机…  相似文献   

13.
核电厂一回路水的净化广泛采用离子交换技术。针对核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应用中两个需迫切关注的指标(工作交换容量与去污因子)开展实验研究。首先选取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中的典型离子Cs+、Co2+、Sr2+、Ca2+、Li+等配制模拟水样;然后针对不同型号的凝胶型树脂(IX-1,IX-2,IX-3)、不同离子浓度的进水进行动态穿透实验。结果表明:(1)在进水离子质量浓度为10-6级别时,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可利用至全体积交换容量的80%以上,且进水中离子浓度越高,可利用的工作交换容量比例也越大。(2)不同的交联度对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存在较明显的影响。(3)相较于单台树脂床,串联床的去污因子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研究螯合树脂的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内,无论在树脂的合成、性能研究以及应用方面都有很大进展,共发表了约三百篇文献。对于铀的分析化学或铀水冶工艺方面,当前的研究都集中在如何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对铀的选择性上。目前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1)采用非水溶剂作为分离介质,以提高分离系数a。(2)合成螯合树脂,即将各种具有高选择性的有机试剂的功能团引入树脂骨架,从而能选择性地吸附铀。显然,后者对铀的分析化学或铀的水冶工艺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主要介绍各种螯合铀的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有机淋萃法是在离子交换树脂从水相吸附金属离子基础上,用有机萃取剂作为淋洗液,萃取解吸被吸附元素以达到化学分离目的的一种方法。早期应用的淋洗液都是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等,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70年代初,J.Korkisch等应用了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萃取剂TBP作为淋萃液,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进行了一些分离分析工作。有关的其它工作很少见到报道。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是核电站排出的主要放射性废物之一,国际上大多采用固化处理。离子交换树脂的吸水溶胀性和化学活性,给所有固化技术都带来一个普遍的问题,即树脂固化物容易碎裂。因此我们着重就离子交换树脂-水泥固化物的强度、配方和碎裂机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研究微量铪在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上不同介质下的吸附行为。实验用阴离子树脂型号为201×7,阳离子树脂型号为2×8,相当于Dowex50×8。离子交换柱柱体积为0.8mL。淋洗介质分别为0.5mol/L HCl-0.001mol/L HF和0.05mol/L HCl-0.001mol/LHF。在阴离子树脂柱中,流速控制为0  相似文献   

18.
利用预辐射接枝技术,在聚乙烯膜上接枝苯乙烯磺酸钠(SSS)、苯乙烯三甲基氯化铵(VBTAC)等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单体,研制出具有抗菌性能的离子交换膜,并且使得原先增水性的基膜转变为亲水性较好的膜。通过实验,掌握了膜的接枝工艺,并对膜接枝过程、结构特征、经性能有较多的了解。从各个角度对膜的亲水性能作了定量研究,提出了水合数与表面自由能的计算方法。对几种膜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确定了VBTAC膜作为抗  相似文献   

19.
前言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微量铀是常用方法之一。本文作者曾经试验过用离子交换树脂在4N盐酸介质中使铀、钍与大部分干扰元素分离然后进行测定。而铀在4N盐酸介质中,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虽然能分离大部分干扰离子,但由于抗坏血酸不能将Fe~(3+)全部还原因此仍被树脂不定量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辐射聚合工艺的概念,及其与传统的聚合物合成工艺相比的优缺点,以及高吸水性树脂(SAR)的吸水机理及溶胀性能;详细论述了采用辐射聚合制备聚丙烯酸类医用吸水树脂过程中具体合成条件,例如中和度、吸收剂量、交联剂用量等对其溶胀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子束辐照喷淋合成高性能吸水树脂的方法:将混合均匀的料液加入雾化设备中,得到的雾状液滴穿过电子束的射线幕帘进行聚合得到凝胶颗粒,随后进行表面交联、过筛即得到吸水树脂。研究了吸收剂量、聚合反应原料及用量等对吸水树脂产品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和度为65%~80%、吸收剂量为1~5 kGy时,选用不同的聚合单体、次单体、交联剂、助剂,以及不同用量的表面交联剂,最终得到的吸水树脂产品对0.9%NaCl溶液的吸收倍率约为70 g/g;将2g吸水树脂产品加入50 mL的0.9%NaCl溶液中,以600 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将从加入吸水树脂开始到漩涡消失的时间记为吸收速度,吸收速度约为20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