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MnOx-CeO2为活性组分, 以三聚氰胺为还原剂, 制备了球形活性炭(SAC)担载MnOx-CeO2和三聚氰胺的复合催化剂, 并考察了该催化剂在低温下(120~180℃)对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行为。实验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XRD)和低温N2吸附法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当反应温度为180℃、空速为6000 h-1、NO和O2浓度分别为0.1%和8%时, 担载8% Mn(摩尔比Mn:Ce固定为1:1)和10%三聚氰胺的催化剂可在8.8 h内实现99%的NOx转化率。煅烧温度高于400℃将促使MnOx-CeO2形成更大的晶体颗粒和更加规整的晶型结构, 从而降低其melamine-SCR活性。三聚氰胺担载量高于15%将造成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急剧减小, 最终导致其稳态NOx转化率的下降。而金属氧化物担载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都有利于Melamine-SCR反应, 且在较宽的NO和O2浓度范围内, 催化剂的稳态NOx转化率都能维持在99%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反应和分离更好地耦合,采用了催化剂分段填充的方法,将反应和分离由连续进行的过程改为分级进行,构造了一种离散型多孔质膜反应器结构(NPMR).以异丙醇脱氢生成丙酮为反应体系,在150~250℃的温度范围对这种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转化率比环隙内充满催化剂的传统多孔质膜反应器(CPMR)有了很大提高.在250℃、10g催化剂、进料速率为2.4mmol/min的实验条件下,产物中丙酮的摩尔分数可由78%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3.
孟泉  沈春晖  王义  高山俊 《功能材料》2012,(9):1095-1098
以三苯基膦作催化剂,苯酐(PA)与丙烯酸羟乙酯(HEA)反应,合成了碱溶性光敏预聚物(PA-HEA)。通过对反应体系酸值的测定,研究了反应时间、配比、催化剂用量及投料方式对预聚物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将光引发剂加入预聚物,经紫外光固化后,考察了固化膜的耐酸性、碱液剥膜、热稳定性等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h,HEA与PA配比1∶0.75,催化剂含量1%(质量分数)时,转化率较高;固化膜能在10%盐酸中耐酸30min以上,且在1%NaOH溶液中2min内可完全脱膜,在32.6~137℃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酚醛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N,N-二甲基苯胺作催化剂 ,合成了酚醛环氧丙烯酸酯。通过酸值 ( L K)和环氧值 ( L E)的测定 ,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及催化剂用量对丙烯酸 ( AA)转化率的影响和反应机理 ,找到了合成的最佳条件 :环氧基 /丙烯酸 ( [E]0 / [A]0 ) =1/ 0 .75,反应温度 80℃ ,反应时间 3h,催化剂用量 2 % ,丙烯酸转化率 (α)可达到 96%以上。该反应是一级动力学反应 ,活化能 67.9k J/ mol,频率因子 1.4 4× 10 6s-1。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TG上程序升温催化裂解甲烷实验,研究了不同Ni负载量的氧化金刚石催化剂对甲烷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Ni负载量越多,催化剂催化活性越高.氧化金刚石作载体的Ni基催化剂在550℃的温度条件下,甲烷催化裂解效率较高,80 min内甲烷转化率维持在7%以上;空速对甲烷转化率影响较大,空速越快,转化率越低.指出氧化金刚石将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和传统多孔材料Al_2O_3为载体,采用满孔浸渍法负载铜铈金属离子,分别得到(Cu-Ce)/MIL-53(Al)催化剂与(Cu-Ce)/Al_2O_3催化剂用于CO氧化,对两种材料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N_2物理吸附-脱附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载体MIL-53(Al)的比表面积高于Al_2O_3的比表面积,MIL-53(Al)上负载的铜铈颗粒分布均匀且粒径小于Al_2O_3上铜铈颗粒粒径。在CO氧化反应中,MIL-53(Al)负载铜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Al_2O_3负载的铜铈催化剂,(Cu-Ce)/MIL-53(Al)催化剂在120~130℃时使CO氧化的转化率达到100%,(Cu-Ce)/Al_2O_3催化剂在205~235℃时使CO氧化的转化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以水合肼和硼氢化钾为共还原剂制备了多元合金催化剂,将其用于乙腈催化加氢反应制乙胺。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组分和乙腈催化加氢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含有稀土元素、Fe、Cu和Ni等组分的多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优化工艺条件(氢压1.5MPa,温度120℃,反应时间1h)下,乙腈转化率可达100%,乙胺收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TiO2负载的脱脂棉纤维为原料,通过碳化和磺化的方法制备了新型碳基固体酸催化剂(Ti/CS).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2物理吸附(BET)、化学吸附(NH3-TPD)、元素分析(EA)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评价了催化剂在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和淀粉水解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2以锐钛矿的形式负载于催化剂表面,同时酸性与无TiO2负载的碳基固体酸(CS)相比有所增强.酯化反应中,乙酸的转化率为85%,乙酸乙酯的产率为81%;淀粉水解反应中,120℃微波辐射40min,葡萄糖收率最高可达86%。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O/Ce_(1-x)Zr_xO_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氧化铜的含量、载体中的铈锆比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利用XRD对所制催化剂的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H2-TPR研究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以NO的转化效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催化活性评价。测试结果表明450℃焙烧的催化剂活性较好,在同一铈锆固溶体上负载不同比例的CuO,对于x%CuO/Ce_(0.9)Zr_(0.1)O_2负载CuO量为11.5%、温度达到190℃时,NO转化率达到50%;300℃时NO转化率接近100%。不同铈锆比对催化剂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11.5%CuO/Ce_(1-x)Zr_xO_2系列催化剂,当x=0.1时活性较好,完全转化温度比纯铈基载体降低了50℃。  相似文献   

10.
对温度敏感是酶的一个重要特性,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和一般催化剂一样呈现出温度效应,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度,但另一方面又会加速酶蛋白的变性速度,所以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酶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入,但是超过一定温度后,反应速度就会下降。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非等温多个扫描速率的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线性升温数据,详细研究了部分氢化的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在交联剂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BIPB)存在下的化学交联机理模型。根据Friedman微分法和非线性回归得到了精确的交联反应机理模型,并得到了确切的动力学方程和动力学参数。研究发现,BIPB引发的SEBS交联经历了明显的三步反应,BIPB的分解反应是交联反应的控制步骤。根据机理模型的计算发现,为了得到适应不同应用范围的交联SEBS,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交联温度,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来得到相应交联程度的SEBS产品。热分析动力学是筛选合适交联剂,选择最优交联反应条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温度及搅拌速度对纳米氢氧化镍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片状和棒状混合的纳米β-Ni(OH)_2,将纳米粉体以 8%比例掺入到球镍中制成复合电极,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对纳米粉体结构、形貌及其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纳米颗粒粒径增大;搅拌速度提高,粒径减小;复合电极的放电比容量随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当反应温度为 50℃、搅拌速度为 600 r/min时,相应的复合电极放电比容量最大,达到了 263.3 mAh/g,比纯球镍电极放电比容量(239.4 mAh/g)提高了约 10%。研究还显示,复合电极的放电比容量与其粉体的压实密度有直接对应关系,其放电比容量和放电平台均高于纯球镍电极。  相似文献   

13.
Ultr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HPLC) utilizes columns packed with sub-2-mum stationary-phase particles and allows operation with pressures of up to 15,000 psi to yield increased resolution, speed, and sensitivity versus conventional HPLC. This promising new technology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energetic compounds (RDX, HMX and CL-20) and a selective method was developed on an Acquity UPLC. A fast UHPLC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alkaline hydrolysis reaction kinetics of major energetic compounds. Activation energies of alkaline hydrolysis reaction for CL-20, RDX and HMX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in literature, however they were determined in a shorter amount of time due to the speed of analysis of the chromatographic method. The use of liophilic salts (KPF(6)) as mobile-phase additives for the enhancement of separation selectivity of energetic compounds wa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14.
加入促进剂三氟化硼-乙基胺使双酚A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E51)/聚砜(PSF)/二氨基本基砜(DDS)共混体系迅速达到凝胶点,使相分离早期固定,易于获得平均径较小的共混物相结构,促进剂使固化反应速度提高与降低温度相分离速度降低对共混物相结构的影响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以硅灰石为原料,硫酸铝和硅酸钠为包覆剂,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制备一种硅酸铝-硅灰石复合粉体材料,研究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铝溶液浓度和滴加速度等工艺条件对复合粉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机械搅拌速度为300~400 r/min,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0 min,硫酸铝溶液浓度为0.1 mol/L,滴加速率为1~2 mL/min,可以实现硅酸铝以非均匀成核形式沉积在硅灰石表面,包覆硅酸铝后硅灰石白度提高,粒度增大,比表面积提高20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固相反应法制备系列K2La2Ti3O10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钙钛矿型层状化合物KLa2Ti3O10考察了原料TiO2粒径对固相反应速率及产物尺寸、形貌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粒径下原料的最佳配比;以XRD,TEM等手段进行表征,研究制备过程可能的反应历程.结果表明:降低原料粒径,固相反应速率加快、温度降低,有利于合成小尺寸、比表面积大(可达11.83m2·g-1)的层状K2La2Ti3O10.  相似文献   

17.
对M21C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预浸料在先进拉挤成型过程中的温度与固化度曲线进行了研究。使用DSC测得M21C预浸料在升温与恒温状态下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用于树脂固化反应的计算。基于有限元软件,结合有限差分法与体积控制法编写脚本解决热传导与树脂固化反应的计算,从而得到温度与固化度曲线,并在先进拉挤生产中测得实际的温度与固化度曲线,结果表明计算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因此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改变先进拉挤的工艺参数(加热温度区间、拉挤速度)再进行模拟计算,通过计算结果优化工艺参数,得到帽形梁先进拉挤三区间加热的理想工艺参数:模具加热温度区间为160-180-200℃;拉挤速度为1 cm/60 s。   相似文献   

18.
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t-PAIC)为免疫原制备和筛选了一对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一种检测人体血浆t-PAIC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通过与参比方法比对,选定了反应速度更快的一步法作为反应模式,然后对t-PAIC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空白限为0.43 ng/mL,检出限为0.91 ng/mL;线性范围为0.91~100ng/mL;重复性CV小于4%,精密度CV小于3%;样本回收率在100%~110%之间;常见干扰物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构建了t-PAIC检测方法的参考区间,健康成年男性参考范围为1.85~15.91 ng/mL,健康成年女性参考范围为1.90~9.43 ng/mL。t-PAIC检测方法反应快速,在血栓疾病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Hough变换的直线图形快速提取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康文静  丁雪梅  崔继文  敖磊 《光电工程》2007,34(3):105-108,117
为能够有效解决实时直线图形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约束Hough变换(HT)的直线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分析了数字图像中直线边缘的三种结构特征,提出采用基元结构表示目标边缘点,并在约束条件下计算基元结构的基元倾角.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的HT的思想对基元结构进行极角约束HT,以获得最终的直线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合成图像和自然图像,该算法比梯度HT的运算速度分别提高约190倍和22倍.  相似文献   

20.
Inappropriate speed is a major cause of traffic accidents. Different measures have been considered to control traffic speed, and intelligent speed adaptation (ISA) systems are one of the alternatives. These systems know the speed limits and try to improve compliance with them. This paper deals with an informative ISA system that provides the driver with an advance warning before reaching a road section with singular characteristics that require a lower safe speed than the current speed. In spite of the extensive tests performed using ISA systems, few works show how warnings can be adapted to the driver.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 to adapt warning parameters (safe speed on curves, zone of influence of a singular stretch, deceleration process and reaction time) to normal driving behavior. The method is based on a set of tests with and without the ISA system. This adjustment,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driver accept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adaptation and changes in driver behavior (changes in speed and path) resulting from the tested ISA regarding a driver's normal driving style, is shown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acceptance by driver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redefining the warning parameters, but the effect of speed homogenization was not redu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