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2种药用真菌中筛选出可增加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3种菌种--黄伞、大杯伞和灰树花,以我国的燕麦麸皮作为培养基,通过双向发酵法提取燕麦麸皮中的β-葡聚糖,进行工艺优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菌经双向发酵后提取燕麦β-葡聚糖,其得率较未经发酵的燕麦β-葡聚糖得率高,分子量更小。与未经发酵的燕麦水提液相比,发酵液的蛋白质及总糖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燕麦β-葡聚糖在发酵酸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β-葡聚糖是一种黏性多糖,是燕麦麸皮胚乳细胞壁中的天然提取物。本文将燕麦β-葡聚糖应用于发酵酸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添加方式为用水溶胀后添加,最佳添加量为0.3%~0.5%。同时研究两种含量的燕麦β-葡聚糖对酸奶体系的发酵过程、口感特性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通过酶解法测定葡聚糖在酸奶体系中含量稳定,说明其不被发酵剂所利用。综合研究发现,燕麦β-葡聚糖应用于酸奶中可以使其口感细腻,风味饱满,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3.
将牛乳与燕麦β-葡聚糖提取物混合,经发酵制成酸奶,对混合发酵液比例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乳与1.5%的燕麦β-葡聚糖比例为2.5:1、接种量3%、CMC添加量为0.1%、在42℃发酵5h,可得到感官、组织状态良好的发酵型酸乳.  相似文献   

4.
将牛乳与燕麦β-葡聚糖提取物混合,经发酵制成酸奶,对混合发酵液比例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乳与1.5%的燕麦β-葡聚糖比例为2.5:1、接种量3%、CMC添加量为0.1%、在42℃发酵5h,可得到感官、组织状态良好的发酵型酸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机械加工对燕麦β-葡聚糖理化特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钢切、压片、研磨等机械加工方式分别制得燕麦粗粒、燕麦片、燕麦粉,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测定燕麦β-葡聚糖的含量、溶出率和相对分子质量,体外模拟结肠环境进行燕麦发酵。结果:燕麦粗粒的β-葡聚糖总含量和溶出率均高于燕麦米,而燕麦片和燕麦粉的β-葡聚糖总含量低于燕麦米,但溶出率高于燕麦米。燕麦米具有较低的发酵速率,产酸产气速率明显低于燕麦粗粒、燕麦片、燕麦粉,虽然发酵产生的总短链脂肪酸含量最低,但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结论:机械加工可以通过改变燕麦细胞壁结构完整性及β-葡聚糖的含量和溶出率,进而影响其体外发酵特性,适度加工有助于燕麦健康功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以燕麦为原料,将其进行发芽处理制成燕麦酵素,研究其发酵过程中的β-葡聚糖、游离氨基酸、多酚及黄酮含量的变化,探究发酵过程中燕麦酵素对α-淀粉酶抑制效果及抑制类型,考察燕麦酵素中的营养素与α-淀粉酶抑制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燕麦酵素发酵时间的延长,燕麦酵素中β-葡聚糖、游离氨基酸、多酚及黄酮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发酵96 h达到最高;燕麦酵素对α-淀粉酶存在着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达到72.27%,IC50=30.96 g/L,动力学分析得出:无论燕麦酵素浓度如何,对α-淀粉酶抑制类型均属于混合型抑制;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燕麦酵素中多酚及黄酮含量与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存在着显著正相关(P<0.05),β-葡聚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与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正相关性不明显(P>0.05)。燕麦酵素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营养丰富、具有一定抗氧化性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在Thava Vasanthan公开的关于制备β-葡聚糖专利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乙醇洗脱液浓度和简化酶处理方法对燕麦β-葡聚糖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包括总糖含量、蛋白含量、脂肪含量、β-葡聚糖含量和单糖组成等),综合评价通过改进工艺制备得到的β-葡聚糖产品质量。结果表明50%乙醇洗脱液洗脱和蛋白酶处理得到的燕麦β-葡聚糖得率最高,其β-葡聚糖含量高达75.3%,超过利用原专利制备得到的β-葡聚糖含量的2倍。产品中总糖含量为87.0%,蛋白质含量为7.0%,未检测出脂肪和水分,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含量为75.0%,因此,改进后的方法可用于提取制备含量更高、质量更优的燕麦β-葡聚糖产品。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燕麦中β-葡聚糖、多酚及黄酮的抑菌活性,以燕麦为原材料,提取其中的β-葡聚糖、多酚及黄酮,以大肠埃希氏菌、枯草芽孢杆菌、产酯酵母以及黑曲霉4种菌为供试菌种,采用滤纸片法和牛津杯法研究各物质对4种供试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显示燕麦β-葡聚糖、多酚以及黄酮对以上4种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燕麦多酚的抑菌活性最强,黄酮次之,β-葡聚糖最弱,且其抑菌能力均与活性物质浓度呈正相关,3种物质对4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大小均表现为:大肠埃希氏菌>枯草芽孢杆菌>产酯酵母>黑曲霉。该研究表明燕麦β-葡聚糖、多酚及黄酮具有一定抑菌活性,这为燕麦活性成分在食品防腐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燕麦β-葡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燕麦β-葡聚糖的含量与分布、测定方法、提取纯化工艺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燕麦β-葡聚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进行以葡萄糖为基质的乳酸发酵过程中通过外加商品纤维素酶可以显著增加乳酸产量。为探讨其中原因,用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β-葡聚糖标品,建立了刚果红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发酵提取液中β-葡聚糖的稳定体系,用以测定乳酸发酵液中的β-葡聚糖含量。实验证明当Na+浓度为0.025~0.175mol/L,Ca2+浓度为0.001~0.005mol/L,蛋白质质量浓度为0~40mg/L时,这几种杂质对β-葡聚糖测定的干扰可以忽略。刚果红法测定β-葡聚糖的最佳条件为:最大吸收波长550nm、pH8.0磷酸缓冲液、测定时间15min。实验结果显示乳酸发酵液中β-葡聚糖含量很低,纤维素酶水解发酵液中的β-葡聚糖类物质不足于显著增加乳酸产量,其增产作用一定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将3种纤维素复合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与β-葡聚糖酶酶活一样,β-葡萄糖苷酶酶活不同),添加到麦芽糖化过程中。在麦汁中加入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对发酵过程中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以及乙醇的含量进行了跟踪测定。在最终啤酒发酵液中,未加酶与三种加酶(β-葡萄糖苷酶加量分别为35﹑125﹑200 IU/kg)组乙醇含量分别为4.68﹑4.98﹑5.05﹑5.22 g/100mL,说明添加β-葡萄糖苷酶能将纤维素β-葡聚糖寡糖进一步分解成为葡萄糖,从而被酵母利用产生更多的乙醇。  相似文献   

12.
燕麦全粉中β-葡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充分提取燕麦籽粒中的β-葡聚糖,深入和全面的评价其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关系,以燕麦全粉为原料,研究在较低提取温度下β-葡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筛选出生理功能更为突出的β-葡聚糖及燕麦品种提供试验依据.在单因素(提取温度、pH值、时间、料液比)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利用响应面分析确定各因素、水平对β-葡聚糖提取率的影响.经分析和验证,得到燕麦全粉中β-葡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40 ℃、pH 12.5、时间3 h、料液比1:16(W:V);在此条件下,燕麦全粉中β-葡聚糖提取率达到91.83%.  相似文献   

13.
燕麦麸中β-葡聚糖的提取及荧光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燕麦麸为原料,分别进行灭酶和不灭酶处理,通过水提法提取β-葡聚糖,并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原料中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Calcofluor的荧光强度与β-葡聚糖含量呈良好的直线关系(r=0.9977),原料经两种工艺处理后,β-葡聚糖含量分别为8.54%,7.92%  相似文献   

14.
用酵母发酵法从大麦中提取β-葡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酵母发酵的方法 ,对提取大麦β-葡聚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取制品中还原糖量经DNS法检测仅为 0 .0 6 % ,作为底物进行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时 ,同国外产品相比 ,性能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5.
以裸燕麦和燕麦芽为原料,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为菌种,对发酵基质配方进行优化,以得到一种富含益生菌和β-葡聚糖的益生菌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燕麦芽-燕麦粉浓度、燕麦芽粉与燕麦粉比例、脱脂乳粉浓度、蔗糖浓度对饮料中活菌数、滴定酸度、β-葡聚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活菌数和β-葡聚糖含量为指标优化燕麦芽益生菌饮料。结果表明,蔗糖含量对饮料各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当燕麦芽-燕麦粉含量10%,燕麦芽粉与燕麦粉比例2∶1,脱脂脱脂乳粉质量分数1%时,燕麦芽益生菌饮料的活菌数为8.75 lg(CFU/m L),β-葡聚糖含量564.81 mg/L,与模型预测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6.
不同提取方法对酵母葡聚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分别就酵母β-葡聚糖的提取方法及不同提取方法对所得β-葡聚糖相关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碱法、碱酸法相比,酶碱法提取的多糖含量最高,且β-葡聚糖分子量也最大;但三种提取方法所得β-葡聚糖的持油性、冻融稳定性等差异不明显.β-葡聚糖能产生较大的粘度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作为食品的增稠剂、稳定剂.  相似文献   

17.
用酵母发酵法从大麦中提取β—葡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酵母发酵的方法。对提取大麦β-葡聚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取制品中还原糖量经DNS法检测仅为0.06%。作为底物进行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时。同国外产品相比。性能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8.
董兴叶  孙楚  刘瑶  吴非 《食品工业科技》2014,(16):294-297,307
以燕麦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燕麦β-葡聚糖。用刚果红法检测β-葡聚糖得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超声波法与水提法提取的β-葡聚糖的性质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提取β-葡聚糖的最优条件为:液料比20∶1,超声波功率720W,超声波时间35min,提取温度50℃,pH10,按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燕麦β-葡聚糖得率可达4.09%,水提法β-葡聚糖的得率仅为3.05%。与水提法相比,超声波法提取的β-葡聚糖性质,如持水性、持油性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究发芽、发酵处理对燕麦营养性、抗氧化性的影响.对燕麦分别进行发芽、甜酒曲发酵、先发芽后发酵等3种处理,考察处理前后燕麦中总多酚含量、黄酮含量、β-葡聚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及淀粉体外消化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燕麦通过发芽、发酵及先发芽再发酵处理后,燕麦中总多酚含量、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20.
在碱法提取β-葡聚糖的过程中,酒精沉淀β-葡聚糖工艺中有大量果胶一同沉淀下来,降低了β-葡聚糖的纯度。实验采用添加果胶酶的方法除去果胶,以西藏青稞和燕麦为原料,经过碱法粗提β-葡聚糖,然后调节pH,加入果胶酶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反应液浓缩后经酒精沉淀,沉淀物即为较纯的β-葡聚糖。实验中研究了不同的pH、温度、酶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酶解β-葡聚糖中果胶的影响,确定了酶解果胶的最佳条件为pH3、温度为50℃、酶加量为120U/g、反应时间为5h。添加果胶酶使燕麦和青稞中β-葡聚糖的提取率分别从0.1%和0.2%提高到1.9%和2.2%。利用黏度法测得青稞中提取的β-葡聚糖分子量为1.8×104,燕麦中提取的β-葡聚糖分子量为2.1×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