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丁 《个人电脑》2006,12(A02):17-18
英特尔公司在2000年年底推出Pentium 4处理器的时候,同时也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微体系架构——NetBurst,随后Pentium 4处理器的核心及制造工艺发生了一次次的变化,从Willamette到Northwood再到Prescott,乃至接下来的基于Smithfield和Presler两代核心的Pentium D处理器,仍然也都沿用了NetBurst的体系架构。直到英特尔公司在今年夏天推出了全新的Core 2 Duo(酷睿2)处理器,才将桌面计算引入了一个新的纪元——Core架构时代,本月《个人电脑》实验室评测的Core 2 Duo E6700处理器,是英特尔公司以整机(TCL海盗8890)形式送测的一款产品。  相似文献   

2.
考拉 《电脑自做》2006,(3):125-130
在2001年,Intel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Pentium4处理器,而随之而来的P4系列所采用的NetBurst微处理架构。第一代Pentium4处理器Willamette使用了0.43微米的制造工艺,超始主题达到了1.3GHz,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高的频率。直至去年,Intel放弃Pentium4 4GHz的产品,基本也宣告了NetBurst架构的终结。5年来,Pentium4的频率一路领先AMD,但效能上的相对低下,发热控制的不尽人意都让大家都没有看好过NetBurst的未来。而在Intel的2006年Roadmap中,Conrioe核心的CPU成为了大家最为关心的桌面级产品,它到底是何方神圣,看我们下文的详细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云涛 《电脑爱好者》2001,(15):21-23
自从2000年11月,Intel正式发布了Pentium 4处理器,一直到现在,我们现在在市场上所能见到的最为强悍的CPU非Intel的P4莫属了,尤其是在前不久,Intel又推出了最快的P4 1.7GHz CPU,它的推出使得我们很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超级速度。 P4处理器没有采用P6架构,而是采用了全新的NetBurst架构,P4的管线长度是P6架构的两倍,达到了20级。现在的PⅢ Coppermine由于受到管线的限制,最高只能达到1.2GHz,这一点从1.13GHz的PⅢ被回收就能看出来。管线的加长可以使得Pentium 4能达到更高的时钟频率,但是也使Pentium 4在每个时钟周期中处理的命令数目比PⅢ Coppermine少,这就是为什么在相同的速度下,Pentium 4的性能表现不如PⅢ Coppermine和T-bird的原因,但是随着Pentium 4速度的提高,会克服这  相似文献   

4.
英特尔酷睿2处理器有非常高的性能和较低的功耗,但是处理器售价一直高高在上。为了扩充Core产品线,最近英特尔推出了同样基于Core微架构的双核Pentium E和单核Celeron 4xx处理器。  相似文献   

5.
2006年最令人期待的处理器是什么?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英特尔的Conroe(扣肉?!)。被众多DIY用户所期待及被各大媒体称之为“英特尔的翻身之作”的“扣肉”处理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摒弃了高流水线、高频率的NetBurst架构,采用了类似于Pentium M Bania,s的短流水线、低功耗设计;共享二级缓存设计.有效地避免了目前需要通过前端总线才能相互访问的瓶颈;增强型的浮点运行能力和SSE4多媒体指令集……[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又要翻身啦!来自Intel帝国的Conroe 作为处理器领域无可争议的霸主,Intel自2000年推出基于NetBurst架构的Pentium4处理器以来,Intel的处理器就背上了“高频低能”的骂名:频率由最初的1.4GHz一路上涨至3.6GHz,但性能却一代不如一代,直至被Socket939 Athlon64完全压倒。此外,不成熟的节能设计也使得Pentium4成了名副其实的“电老虎”和“发热大户”,这也直接导致了Pentium4的频率没能迈过4GHz的门槛。与P4备受冷落相反的是,原本应用在移动平台的Pentium-M处理器却在桌面市场受到了消费者、尤其是DIY玩家的极力追捧,Pentium-M处理器的“冷静”和“高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Intel也终于意识到,单纯的依靠玩频率的“数字游戏”已经没有“钱”途。在这个背景下,NetBurst架构的下一代处理器——conroe(注:时下被称为“扣肉”)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相似文献   

7.
奔腾4处理器与前几代产品相比,在处理音频和视频、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以及显示3D 图形方面具有新一代处理性能。奔腾4处理器可提供用较高的性能:不管是在传输内容数据流、交互式游戏、对视频和 MP3文件进行编码,或在创建互联网内容方面。它的基础是新型英特尔 NetBurst 微型架构,该架构综合利用多种独具特色的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为英特尔面向消费者和企业用户的32位处理器提供动力。英特尔的 NetBurst 技术,是英特尔自1995年推出采用 P6微型架构的高能奔腾处理器以来,又一全新的台式处理器设  相似文献   

8.
何福喜 《电脑》2004,(1):68-71
2003年是Intel春风得意的一年,采用全新North-wood核心的Pentium 4处理器,依靠先进的NetBurst架构,核心频率得以大幅提升,在频率大战中将AMD的Athlon XP远远抛在脑后。其后推出的支持800MHz FSB以及超线程技术(HyperTransport)的Northwood C(处理器的型号后带有“C”的标志)处理器,更是在各种  相似文献   

9.
《个人电脑》2006,12(F07):65-72
如果将486代界定为现代处理器发展的起跑线,那么从十年前开始,处理器架构之争就已经成为了业界的主旋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历了Intel、AMD和Cyrix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也经历了他们的分道扬镳;经历了P5和K6架构的分庭抗礼,也经历了P6和K7的拉锯战;在倍受争议的NetBurst架构掌权的几年里,英特尔处理器在“主频和缓存至上”的压力下努力前进,逐渐露出疲态,而NetBurst架构发展潜力也令人堪忧。在对性能和能效的急切呼唤声中,英特尔终于亮剑,以创新的酷睿微体系架构打开了微处理器领域的一片崭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JEDY 《微型计算机》2006,(15):64-67
与采用NetBurst架构的Pentium 4/D处理器不同,代号Yonah的英特尔Core Duo处理器的功耗与发热量比普通产品本小得多,整体效率也在多数情况下比NetBurst架构的Pentium 4/D系列处理器更高。将Core Duo处理器用到台式电脑上,既可以体验新一代移动双梳处理器的超强性能,又能够享受笔记本电脑的静间与低功耗,因此颇受玩家们欢迎。采用i975X芯片组,配备Socket 479插槽的AOpen i975Xa-YDG主板就是搭配Core Duo处理器的最佳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解剖Pentium4     
Pentium 4微处理器上的4200万个晶体管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呢?Pentium 4微处理器是英特尔公司继Pen-tium Pro微处理器之后,推出的第一种全新的微处理器。 Pentium Ⅱ,PentiumⅢ,Celeron和Xeon等多种微处理器,全都采用了PentiumPro微处理器的P6微架构。 由于所采用的管线长度,采用0.18微米工艺生  相似文献   

12.
对微处理器产品来说,2001年将是“奔腾4”年,也是令人振奋的一年。采用英特尔NetBurst技术的奔腾4处理器,是英特尔自1995年推出采用P6微型架构的高能奔腾处理器以来,又一全新的台式处理器设计。其技术创新包括超级流水线技术、增强的浮点运算、快速执行引擎、400MHz系统总线、高级动态执行和144条  相似文献   

13.
《新电脑》2006,(9)
Conroe处理器给我们带来的不再是沿用已久的采用NetBurst微架构的升级产品,而是采用全新的Core微架构设计。作为IA-32架构中先进的设计案例,Core微架构将P6、NetBurst和用于Pentium-M处理器的移动架构的多种优势结合于一身,从此也开创了英特尔处理器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双核、低功耗、小型化、工业设计创新等成为当前计算设备最热门的词汇,性能已经不再是唯一焦点。1酷睿时代在2006年,英特尔处理器进入全新的酷睿时代。酷睿(二代)是什么?它是Intel融笔记本电脑Pentium-M处理器架构、Pentium 4 NetBurst架构等等为一体的全新  相似文献   

15.
李漫 《个人电脑》2001,(1):8-10,12
自1995年Intel为Pentium Pro引入P6处理器架构至今,此次Pentium 4(原来的代码名是Willamette)的推出是真正具有革新意义的一次。也许你还记得从Pentium Ⅱ升级到Pentium Ⅲ时的一系列大规模宣传,然而它们唯一的真正区别只是一组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SSE)。而从Pentium Ⅲ到Pentium 4,是在保持原有0.18微米铝制工艺的基础上,对处理  相似文献   

16.
《新电脑》2006,(9)
酷睿(Core)微体系结构给我们带来的不再是沿用已久的NetBurst微架构的升级,而是一套全新的微架构设计。作为IA-32架构中先进的设计案例,Core微架构将P6、NetBurst和用于Pentium-M处理器的移动微架构的多种优势结合于一身,从此也开创了英特尔处理器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Intel Pentium4的NetBurst微体系结构,着重分析其内部实现的细节,回顾了Intel处理器的设计,分析了NetBurst微体系结构,再结合其内部功能单元,分析了其指令流水的过程,最后,给出了Pentium4的性能评测。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行业中的多数技术人员都认为Pentium 4处理器采用的NetBurst架构是非常优秀和成功的。Intel官方曾表示,如果有需要,Pentium 4处理器的频率可以轻松突破5GHz。相比之下,AMD采用K8核心的处理器在频率上根本无法与Intel匹敌。K8核心的结构根本就不利于提升处理器的频率,因此AMD只能在处理器的执行效率上下功夫。与同频率Pentium 4相比,K8处理器的执行效率和性能更高,而产品的温度和能耗更低。起初,Intel还在讥笑AMD的做法,并且继续提高处理器的频率,但在随后的日子里,Intel自己也尝到了苦果低频Pentium 4处理器在与K8的竞争中全面落后,高频Pentium 4处理器的温度和能耗难以控制,此时的Intel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19.
InteI与AMD研发路线对比继P6架构取得巨大成功之后,Intel建立了两支处理器开发团队,同时针对不同发展方向前进。其中一支致力于NetBurst架构的开发,代表作是大家所熟悉的Pentium 4系列;另一支以色列开发团队则走低成本、低功耗以及高集成度路线,后来开发出Pentium M。现在来看,以色列团队所走的路线,很好地继承了P6架构的优势,而NetBurst方面则过于激进。  相似文献   

20.
今天(2002年1月7日),英特尔正式宣布推出代号Northwood的0.13微米工艺Pentium4处理器,和以往的Pentium4相比,新版Pentium4的L2 cache增加了一倍达到512KB,而管芯面积就缩小了约49%(也就是说,同样的晶圆盘可以生产出来的P4管芯增加接近一倍),晶圆制造成本降低一半的同时,性能也可以大为提升。从Willamette内核Pentium4开始,英特尔就引入新的CPU内核电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