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第一座16万m3全容LNG储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在对LNG储罐进行分类、对全容LNG储罐的结构性能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引进的第一座16万m3全容LNG储罐的结构性能特点进行了论述,较详细地阐述了该储罐的设计特点、设计要求:介绍了该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钢结构内罐的建造方法以及所用材料的特点等,并对我国今后一段时间LNG储罐的引进、设计、建造等工作提出一些经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LNG储罐进行分类、对全容LNG储罐的结构性能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引进的第一座16万m^2全容LNG储罐的结构性能特点进行了论述.较详细地阐述了该储罐的设计特点、设计要求;介绍了该储罐预应力混凝土外罐、钢结构内罐的建造方法以及所用材料的特点等.并对我国今后一段时间LNG储罐的引进、设计、建造等工作提出一些经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处理厂投产过程具有高风险性、高事故率和高技术含量等特点。对天然气处理厂投产主要阶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各阶段的主要投产条件。结合各阶段投产条件的特点,对制定投产统筹网络计划、安全工作法及检查表法的适用性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天然气处理厂投产条件的评价工作提出了建议,为天然气处理厂顺利投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李静 《焊管》2009,32(8):51-54
介绍了插接式型材的结构特点,对插接式滚压成型时用料宽度的计算做了详尽分析,提出了较为实用的计算方法。最后,对滚压成型机的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铝-锆酸酯类偶联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铝锆酸酯类偶联剂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特点 ,合成了一系列铝锆偶联剂 ,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特点进行研究。油田开发是对技术水平有着极高要求的开采工程,主要通过对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特点进行阐述,对如何提高开发的技术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重点介绍了合成型导热油的分类,技术特点和应用,并对中国导热油市场特点、发展及应用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旋转设备机组可倾瓦轴承间隙现有测量方法、结构特点及测量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可倾瓦轴承间隙精确测量模型。结合某炼油厂机组轴瓦结构特点,对可倾瓦轴承间隙精确测量系统机械部分进行了结构设计,建立了可倾瓦轴承间隙精确测量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大庆外围气田复合排水采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排水采气技术是气田进入高采出程度期间 ,探索出的新的排水采气工艺。本文从低压低产气井的特点出发 ,对什么是复合排水采气及复合排水采气原理进行了阐述 ,并结合现场实验数据 ,对复合排水采气技术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研究院5种MTBE生产技术的技术特点,并对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醚化催化剂性能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催化合成丙烯酸异丁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多相催化剂,用于催化丙烯酸与异丁醇反应合成丙烯酸异丁酯(IBA)。研究了催化剂制备及IBA合成的适宜工艺条件:H2SO4浓度为0.6mol/L,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4h,丙烯酸与异丁醇的摩尔比为1:1.20,催化剂和阻聚剂用量分别为丙烯酸质量的4%和0.05%,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2.5h。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丙烯酸的酯化率可达84.6%。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钻测井资料分析、有机地化分析及现场含气量解析等工作手段,对桂西北天峨–南丹地区中泥盆统罗富组页岩气的烃源岩特征、储集条件、富集规律及保存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罗富组沉积期为半深‐深水台盆相沉积环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罗富组上段岩性为硅质泥岩、泥页岩,暗色泥页岩有效厚度40~80 m,下段以灰岩、泥灰岩为主;罗富组泥页岩TOC平均值为2.36%;有机质类型属典型的混合型干酪根,上段为Ⅱ_1腐殖腐泥型,下段为Ⅱ_2腐泥腐殖型;烃源岩整体成熟度较高,R_o大于2.0%;泥页岩石英平均含量为30.5%,碳酸盐矿物平均含量为24.6,黏土矿物含量42.2%,储集空间以泥页岩粒间孔、溶蚀孔和有机质孔为主;区域具备良好的页岩气形成与富集条件。推断保存条件是天峨–南丹区页岩气富集的关键,预测更亮‐困里一带为页岩气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3.
以甲醇与甲醛为原料,选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分别作为引发剂进行缩合反应,制得乙二醇。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醇与甲醛质量比、引发剂加入速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优化了合成线路,使过程简单可行,产率提高。同时对DTBP的合成进行改进,达到了降低成本.清洁生产的目的。确定了以DCP为引发剂合成乙二醇的最佳工艺条件:DCP用量2%,甲醇与甲醛质量比10:1,反应温度145℃,反应时间3h。以DTBP为引发剂合成乙二醇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45℃,反应时间4h,甲醇与甲醛质量比8:1,DTBP用量2.5%,引发剂加入速度0.05ml/min,在此条件下产物中乙二醇含量可达9.65%。  相似文献   

14.
月桂酸单乙醇酰胺磷酸酯盐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月桂酸单乙醇酰胺为原料,聚磷酸为磷酸化剂,经酯化、水解和中和反应合成了月桂酸单乙醇酰胺磷酸酯盐,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聚磷酸中P2O5含量为80%,n(酰胺):n(磷酸)=0.9:1,在80℃下反应3h,水解2h,酯化率为94.12%,单酯含量可达71.53%,通过测定其表面性质,证实该产品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5.
黄路  叶青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0,39(6):472-474,486,459
以乙二醇为溶剂,使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中的BatchFrac模块,基于UNIFAC模型,对异丙醚-异丙醇-水三元共沸物的间歇萃取精馏过程进行间歇萃取精馏模拟,研究了不同操作参数(如溶剂比、回流比、溶剂进料位置、溶剂进料温度等)对整个精馏过程的影响,对各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对于处理量为100kmol的异丙醚-异丙醇-水溶液,精馏塔具有16块塔板时,溶剂进料位置在第3块塔板,溶剂进料温度为60℃,异丙醚收集阶段回流比为5,溶剂比为1.72∶1,异丙醇收集阶段回流比为5,溶剂比为0.63∶1,塔顶异丙醚质量分数可达0.996,异丙醇质量分数可达0.978。  相似文献   

16.
油田用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及季铵化试剂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适用于油田的眯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确定了该缓蚀剂的最佳合成条件:油酸和二乙烯三胺摩尔比为1:1.2,酰胺化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5h,环化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6.5h,季铵化试剂为硫酸二甲酯,其与咪唑啉中间体摩尔比为1:1,季铵化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5h。性能评价表明,该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模拟油田现场盐水中具有良好的缓蚀性,当与OP-10、SDS、K1分别复配时,均显示良好的协同效应,并且具有较好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17.
以FX-01催化剂烧炭再生本征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考虑粒内扩散的影响,建立工业绝热床反应器的烧炭再生模型,并应用正交配置法求解。模拟结果表明:当入口温度一定时,存在一临界空速;当入口气空速一定时,存在一临界入口温度。只有入口温度不超过临界值,且燃气空速高于临界值才能进行安全烧炭。通过对再生方案的分析,选出较优方案为:再生初期:燃气空速为980h-1,入口温度T0=573K,入口氧浓度Y0O2=2%。当烧掉床层40%的炭时,将燃气切换为空气,同时提高入口温度到603K,继续烧炭。按此方案烧炭33h,可使催化剂活性基本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8.
侯吉瑞  陈宇光  吴璇  方舟 《油田化学》2020,37(2):292-296
为从微观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简称聚表剂)的驱油机理和驱油效果,采用微观刻蚀仿真模型进行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并与岩心驱替实验驱油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在微观驱油实验中,水驱后微观模型中产生6种类型残余油,而聚表剂驱后对盲端残余油的驱替效果不明显;聚表剂的驱油机理主要是通过其增黏作用、黏弹性作用和乳化作用来扩大波及体积,降低渗流阻力",拉""、拽"残余油,将大油滴乳化分散成小油滴,从而将残余油有效驱出;不同浓度的聚表剂在微观模型和岩心驱替实验中的驱油效果基本相符,聚表剂浓度越大,残余油启动能力越高,驱油效果越好。聚表剂质量浓度为2000 mg/L时的驱油效果最好,采收率增幅为19.69%。图27表1参15。  相似文献   

19.
实验以对乙酰氨基酚和三氯硫磷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硫代磷酸三(4-乙酰氨基苯)酯(TPTAA),讨论了反应介质、缚酸剂种类、对乙酰氨基酚与三氯硫磷的物质的量的配比、缚酸剂用量与组成等因素对TPTAA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对乙酰氨基酚):n(三乙胺+吡啶):n(三氯硫磷)=3.10:3.80:1、n(三乙胺):n(吡啶)=1:0.02、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h条件下,TPTAA的收率可达到88.04%;再将TPTA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硫代磷酸三(4-氨基苯)酯(TPTA),探讨了HCl和CH_3OH用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到:当n(CH_3OH):n(HCl):n(TPTAA)=2.9:6.0:1,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h时,TPTA的收率95.62%。  相似文献   

20.
合理评价井身结构安全性有助于保障井下安全,提高钻井工程综合效益。特别是在勘探开发初期,所能获取的地层压力数据较少,压力信息具有不确定性,评价井身结构安全性势在必行。假设地层压力数据服从三角分布,构造模糊隶属函数,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位漏、涌、塌、卡事故权重,计算出井身结构风险概率,并对其进行安全级别评定,形成了一种安全评价技术方法。该方法可为现场预防井下事故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分析井下事故、确定事故层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