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比Delphi 6和VC 6,借鉴软件工程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将工业控制软件、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和电子商务有机整合的软件模型。并详细描述了Win 2000环境下基于Delphi 6和VC 6的一种省时、高效开发工业控制软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工业控制软件中的系统热键屏蔽需求为应用实例,阐述了采用底层键盘钩子(Hook)技术,利用Delphi6创建自定义钩子的动态链接库,并通过工控软件进行调用屏蔽系统热键和任务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Delphi6的正式发布差不多已经快一年了。市面上名目繁多的Delphi6的图书令人眼花缭乱,然而要找一本像李维《Delphi6/Kylix2 SOAP/Web Service程序设计篇》那样的有价值的Delphi6书仍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因为大多数自称是Delphi6的书并没有正真介绍属于Delphi6的新技术、新思想。准确地讲,虽然那些过时的东西在Delphi6中也能跑,但它们还是停留在Delphi5甚至Oelphi4的思想、方法和内容上,让人很难体验到Delphi6带来的新感觉。  相似文献   

4.
dhj 《软件》2001,(6):44-46
这个月最令我兴奋的一件事是Borland 6发布了。看到这个新闻后我立即在网上搜索所有关于Delphi 6的资料,终于收获不小。来来来,大家一起共享,快来看看Delphi 6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新鲜体验。这次,Borland把Delphi 6定位为业界第一个Web服务开发平台。随着微软.NET战略的逐渐展开,开发桌面型Windows应用程序已经过时,Web服务软件的开发才有“钱”途。Borland也跟着时髦了一把,在Delphi的这个版本中提供了大量的Web服务开发控件,Delphi迷们也赶快跟着潮流跑吧。  相似文献   

5.
MFC类库中的CFileDialog类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文件对话框,并且支持Windows 2000和XP中的新EX-PLORER风格界面.VC6在某些领域的应用还较为广泛,可使用它却还是旧界面.为能使得开发的程序界面美观统一,通过对比VC6和VC2005,深入分析MFC源程序,查找到了问题原因,在VC6实现了OFN_EXPLORER新风格的文件对话框.  相似文献   

6.
在面向Windows的各种编程语言中,VB、VC、Delphi和C++Builder是最为常用的四种,然而相对而言,VC和Delphi则用得更多.究其原因:VB虽然有好学易用的特点,但其功能则远远不及VC和Delphi那么强大;而C++Builder则是Delphi的简单翻版,其功能并无多大的变化和提高,只不过它是基于C语言的而已(这当然是为了照顾那些熟悉C语言,但又不想用VC来编程的广大编程爱好者).本文主要针对VC和Delphi下共享DLL文件的相互调用问题作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廉洁  黄向华  王偎蕲 《测控技术》2012,31(6):115-119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控制软件标准化、可靠性以及开发周期等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VC的发动机控制软件组态软件设计方案.重点研究了控制软件组态软件的实现机理,搭建出组态软件的结构框架,实现了发动机控制软件的图形组态设计、在线仿真以及代码生成等功能,并结合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完善的控制软件算法组件库.最后通过实物在回路仿真试...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管控一体化程度,统一反映企业各个工业现场实时运行状况,设计工业实时数据库成为实现工业现场网络与企业管理网络相结合的关键所在.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VC 和Delphi的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方法,提出了利用动态链接库实现实时数据库系统核心,并给出了数据模型和接口的实现,同时引入了空间替换法滚动存储多批次历史数据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设计的工业实时数据库系统具有全面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串口通讯在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工业设备都使用串口通讯和上位机远程通讯;VC6.0的简单易用在工业中经常被使用制作各种复杂的监控控制软件,但是VC的图形绘制、API接口功能和所制作软件移植性存在很多不方便的地方,该实现方法成功使用了VC嵌套Qt的方法解决了该问题;以脉冲发生器仪器为下位机举例,在Windows XP环境下,使用VC6.0嵌套Qt3.3,制作上位机RS232通讯控制图形软件;使用该软件通讯功能用户可以设置不同的脉冲发生器参数,输出不同的脉冲序列,该软件所使用的界面、线程、串口支持类全部由Qt支持,不使用MFC功能,最终完成软件编写;结果表明,在很低的电脑配置中,Windows环境下,使用VC嵌套Qt的方式也能快速的设计出一款界面完整、功能齐全、稳定性高、移植性强的工业控制软件。  相似文献   

10.
MFC类库中的CFileDialog类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文件对话框,并且支持Windows2000和XP中的新EX-PLORER风格界面。VC6在某些领域的应用还较为广泛,可使用它却还是旧界面。为能使得开发的程序界面美观统一,通过对比VC6和VC2005,深入分析MFC源程序,查找到了问题原因,在VC6实现了OFN_EXPLORER新风格的文件对话框。  相似文献   

11.
包标记算法是IPv4下追踪DDOS攻击源最多的一种方法,但IPv6下实施困难.由此对IPv6下包标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为有效和安全的部署和实施数据包标记算法,利用IPv6新的特点,并结合标记流标签等字段,提出两种基于IPv6的改进方案AMS-v6和APPM-v6.在IPv4和IPv6协议下设计模型分别对两种算法进行实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IPv6下数据包标记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有效减少重构时间和所需数据包数量,提高重构攻击路径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乔红麟  马跃 《计算机工程》2007,33(18):119-121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提出了接入互联网的需求。移动IPv6的切换性能是保证移动互联网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描述了MIPv6及FMIPv6的切换流程,分析了MIPv6及FMIPv6的切换性能及其切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和归纳了一些优化思想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基于IPv4的入侵检测系统(IDS)和网管系统(NMS)必须升级以支持IPv6。在IDS和NMS的升级过程中,需要获得各种不同特征的IPv6数据包,尤其是在IP层互异的数据包来测试和验证其功能性。该文在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IPv6数据包生成器IPSender6作为提供IPv6测试数据的工具,用于网管系统和IDS系统的研究测试。实测证明了IPSender6在提供测试数据方面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随着“三网融合”概念的兴起,IPv6网络规划问题再度升温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迁移机制表面上是把IPv4网络迁移到IPv6的方法。实际上,IPv4和IPv6需要在大多数网络上长期共同运行,怎样将IPv6引入网络及如何使IPv6与IPv4互操作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深入探讨了用于解决该问题的6to4隧道技术的核心思想及运作过程并给出具体实验网络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DoS攻击是威胁IPv4网络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IPv6的发展,相关安全问题也逐步体现并影响IPv6网络的正常运行.该文指出利用IPv6和隧道主机的多地址性,攻击者可获得大量合法IPv6地址,通过伪装成多个虚拟主机实施对目标设备的DoS攻击.这种攻击具有大量的可用地址范围,且受控于同一真实主机,通过不断使用新地址和多地址间配合,可避开以IP为单位的传统检测与防御策略,并可有效放大攻击节点数目或减少实际攻击节点数量.为此提出了基于地址特征分类的防御框架(defense framework based on addresses classification,DFAC).通过分类不同地址特征,构造特征子集,在特征子集基础上实施对虚拟主机攻击的检测和防御,解决虚拟主机引发的放大问题.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DFAC有效地降低了上述DoS攻击对系统负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IPv6与网络视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IPv6下网络视频的特点,从QoS、组播、安全性等方面阐述了IPv6对网络视频功能支持的新特性。  相似文献   

17.
吕崇耀 《机器人》2000,22(2):148-153
在获得了6-66自由度Stewart 并行机构位姿正解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6-66自由度Stewart 并行机构位姿正解单解存在的条件.数字 模拟结果显示了该条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6-6 Stewart平台的运动学模型与轨迹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6-6 Stewart平台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圆轨迹规划,并针对实例作了仿真,得到了平台在按给定圆轨迹运动时,驱动杆长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以及各点的运动轨线,为进一步研究Stewart平台的控制与轨迹跟踪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C_6H_6NO]~+离子,在芳香化合物的亚硝化反应中,可形成两类较为重要的中间体。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基组水平上对NO~+…C_6H_6复合物体系的两类中间体可能构型进行了自由优化,得到了13个能量极小的复合物。结果显示,NO~+和C_6H_6结合方式分三类:(a)~(e)为第Ⅰ类,结构为NO~+中的N或O原子与苯环以π-π堆积作用结合形成的π复合物;(f)~(j)为第Ⅱ类,结构为C2原子上的H转移到苯环的其它C上形成σ复合物;(k)~(m)为第Ⅲ类,结构为C2原子上的H转移到N或O原子上,形成质子转移σ复合物。在考虑零点能(ZEP)和基函数重叠误差(BSSE)校正基础上,得到了各复合物的结合能。通过计算得出,第Ⅰ类复合物的结合能在(153~199)kJ/mol之间,第Ⅱ类复合物的结合能在(83~92)kJ/mol之间,第Ⅲ类复合物的结合能在(189~244)kJ/mol之间,其中复合物的最稳定构型为第Ⅲ类σ复合物中的m结构,即质子H连在N原子上的结构,其结合能为-243.93 kJ/mol。复合物的键长、原子净电荷等都表明,NO~+与C_6H_6结合时电子从苯环向NO...  相似文献   

20.
IPv6过渡机制分析与6 to 4 Tunnel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IPv4到IPv6的各种过渡机制,重点分析了6 to 4tunnel的关键技术,包括6 to 4tunnel前缀、地址选择、封装、分片、ICMP消息处理等,阐述了在IPv6路由器中实现6 to 4tunnel的方法,最后讨论了在过渡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