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层级化身份的可证明安全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均以单个私钥生成器(PKG)为可信第三方,但这种系统结构难以满足身份分层注册与认证需求。该文以基于层级化身份的加密(HIBE)系统为基础重构了私钥的组成元素,并利用椭圆曲线乘法循环群上的双线性映射提出一个基于层级化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为隶属于不同层级的云实体提供了安全的会话密钥协商机制。基于CDH(Computational Diffie-Hellman)与GDH(Gap Diffie-Hellman)假设,该文证明了新协议在eCK模型下具有已知密钥安全性、前向安全性和PKG前向安全性,并且能够抵抗基于密钥泄露的伪装攻击。  相似文献   

2.
基于椭圆曲线的隐私增强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天杰  雷红 《电子学报》2008,36(2):397-401
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能够为不安全网络中的通信双方提供安全的会话密钥,但是,大多数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没有考虑保护用户隐私.论文关注网络服务中用户的隐私属性,特别是匿名性和可否认性,规范了增强用户隐私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应满足的安全需求,即双向认证、密钥控制、密钥确认、会话密钥保密、已知会话密钥安全、会话密钥前向安全、用户身份匿名、用户身份前向匿名、不可关联和可否认,并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系统设计了一个满足安全需求的隐私增强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多数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需要参与协议双方在同一个PKG环境下,而实际应用中需要在不同PKG环境下的用户之间也能进行安全通信。该文结合twin Diffie-Hellman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不同PKG环境下的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利用Cash等人在2008年欧密会上提出的trapdoor test技术在eCK模型中将新协议的安全性规约到标准的CDH和BDH 假设。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部分基于身份的三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都存在安全缺陷,文中在Xu等人提出的加密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身份的三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的安全性建立在BDDH假设基础上,经安全性分析,协议具有已知密钥安全,PKG前向安全,并能抵抗未知密钥共享攻击和密钥泄露伪装攻击,因此该协议是一个安全的三方密钥协商协议.  相似文献   

5.
无双线性对的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目前大多数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ID-AK)协议需要复杂的双线性对运算,该文利用椭圆曲线加法群构造了一个无双线性对的ID-AK协议。协议去除了双线性对运算,效率比已有协议提高了至少33.3%;同时满足主密钥前向保密性、完善前向保密性和抗密钥泄露伪装。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协议的安全性可规约到标准的计算性Diffie-Hellman假设。  相似文献   

6.
基于身份密钥交换的安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身份的密钥交换协议的可证明安全问题.在通用可组合安全框架下,提出了基于身份密钥交换协议的模型.在攻击模型中,添加了攻陷密钥生成中心的能力.根据基于身份密钥交换的特点,设计了基于身份密钥交换的理想函数.在新的攻击模型和理想函数下,提出的模型既保证了基于身份密钥交换的通用可组合安全性,又保证了一个重要的安全属性--密钥生成中心前向保密性.此外,带有密钥确认属性的Chen-Kudla协议可以安全实现基于身份密钥交换的理想函数.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子技术》2015,(22):21-24
会话密钥的安全影响了整个通信网络的安全,前向安全性是密钥交换协议中保证会话密钥安全的一种特殊的安全属性。首先扩展了应用PI演算,增加了阶段进程语法描述协议的前向安全性;然后提出了一个基于一阶定理证明器Pro Verif的前向安全性自动化分析方法;最后运用这种方法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密钥交换协议,STS协议和MTI协议的前向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8.
密钥抽取是密钥协商协议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文指出2007年王圣宝等人提出的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在该环节存在重要缺陷;并根据密钥抽取函数的不同功能,将标准模型下密钥抽取细化为随机提取和密钥抽取两个步骤,并基于Kiltz等人提出的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设计了一个新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IBAKE,其安全性证明规约更严谨,协议执行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舒剑  许春香 《通信学报》2010,31(3):51-56
对基于口令的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进行安全分析,指出该协议易受反射攻击.同时给出了一个改进方案,该方案不仅弥补了原方案的缺陷,而且改善了协议的性能.最后,基于DDH假设,在标准模型下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还具有完美前向安全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网络安全及隐私受到广泛关注。前向安全性是Günther在1989年提出的一种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AKA)的安全属性(doi: 10.1007/3-540-46885-4_5),该性质经过30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该文主要分析了MZK20和VSR20两个AKA协议。首先在启发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BAN逻辑分析了MZK20协议不具有弱前向安全性;其次利用启发式分析和Scyther工具证明了VSR20协议不具备前向安全性。最后,在分析VSR20协议设计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在eCK模型下证明了改进后协议的安全性;并且,结合Scyther软件证明了改进VSR20协议与VSR20协议相比明显提高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