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黄河小浪底水库运用后泥沙粒径的变化规律,利用黄河下游花园口至利津间7个水文站的水文资料,分汛期、非汛期、调水调沙期3个时期,分析河道悬移质泥沙粒径变化与水库水沙调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①悬移质中数粒径沿程变化不明显,7个水文站测得的年均中数粒径均集中于0.05 mm以下,河床质中数粒径变化呈现沿程衰减的趋势,各时期河床质平均中数粒径均变粗,河床存在不同程度的粗化现象;②小浪底水库坝前异重流以细沙为主,调水调沙期间各水文站测得的悬移质平均中数粒径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孙口水文站以上河段测得的河床质平均中数粒径,调水调沙期的大于汛期的,孙口水文站以下河段测得的河床质平均中数粒径,汛期的大于调水调沙期的;③随着水库运用时间的增加,测得的悬移质中数粒径趋于稳定,孙口水文站以下河段测得的悬移质中数粒径与水库响应关系较弱。水库运用造成下游河道全河性冲刷,导致无论非汛期还是汛期与调水调沙期间,河床质中数粒径都逐年增大直至粗化现象停止。  相似文献   

2.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在新的水沙和河床边界条件下,现有河道整治工程具有不适应性并存在问题,应对现有工程布局提出改造方案,并提出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河段渗漏耗水量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特殊地貌状况,采用试验观测与数学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渗漏耗水量的变化.利用竖管法现场测定河床沉积物的渗透系数,根据黄河下游各水文站1991—2005年的月、年水位资料及相应年份两岸距离黄河最近的地下水长观孔的月、年资料,以达西定律为基本数学模型,通过物理试验确定参数,分析计算了各子河段的等效渗透系数和各子河段的其他信息,计算了黄河下游河道1991—2005年的渗漏耗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为黄河下游水量统一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黄河邙金段河道演变情势与该段堤防状况的分析,并以“98 .7”洪水为例,研究了邙金段堤防抵御洪水的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保黄河安全度汛的几点防洪对策与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黄河和流生域态在安我全国方经面济具社有会十发分展重要的地位,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其中黄河下游干流河道全长786公里,流域面积2.27万平方公里。由于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进入黄河下游的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内,小浪底水库运用前,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抬高0.05~0.1m,现行河床一般高出背河地面4~6m,最大达10m以上,形成举世闻名的“悬河”。  相似文献   

6.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后对黄河下游来水、来沙产生了巨大影响.调水调沙则使下游主河槽全线下切、相同流量条件水位降低,改变了引黄闸的引水条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引黄供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在年平均流量下的水位仍能够满足水闸的设计引水要求;辅以工程措施可以解决河道下切对引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不同来源区的洪水有着不同的特点;洪水在运行过程中与河床交互作用,水流与河床、滩地与主槽俱发生泥沙交换;生产堤的存在改变了洪水正常的演进规律;洪水的传播时间和水位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高含沙洪水有其突出的特点。洪水预测是一项深入、细致、复杂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断流逐年加重,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阐述了黄河发生断流的原因,并从节约用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利用现有水库调蓄水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流域分水方案几个方面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滞洪区的存在可以临时分滞超额洪量并有效降低下游洪峰水位,从而减轻下游防洪压力,而分滞洪区的调度方式对防洪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MIKE21软件建立黄河下游典型河段洪水演进数学模型,通过对比黄河下游滩区作为分滞洪区运用时在调度方式以及口门位置不同情况下的洪水发展过程、河段下游洪水位、洪峰流量的变化以及分滞洪区的进洪量,研究分滞洪区调度方式和口门位置对河段的防洪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上游洪水过程合理运用分滞洪区对减轻下游防洪压力更为有利,分滞洪区口门位置对河段防洪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以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包含7个一级指标及其辐射相关的33个二级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旨在为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相关的改建、完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河冰凌灾害的严重性和特殊性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分析了黄河凌汛形成的机理,探讨了冰凌形成,封河、开河及冰塞、冰坝形成的过程,针对凌情变化的因素,提出了凌汛防治的工作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旨在提高人们对当前黄河冰凌灾害的认识,以更好推进黄河冰凌灾害的研究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黄河防凌减灾方案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传统的黄河凌灾防御策略与技术在减小黄河凌讯灾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局限,凌灾防御仍存在被动防御的现实.提出了"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变军队应急机制为军民联合防治"的理念,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便捷、安全、高效、迅速、成本低、威力大的"聚能随进"新的爆破技术,提出了黄河防凌减灾的新方案,并研发出相应的一系列专用破冰器材,可有效遏制凌灾的发生,并能在其他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从河道上新增建的准格尔二线黄河大桥对万家寨水库防凌的影响方向着手,试验研究了桥梁建成前后,新老桥上下游所形成冰坝的形态、冰坝壅冰壅水情况及其影响范围,通过沿程铺冰及是否增加岸冰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修建新桥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黄河下游的河型分类,计算并统计了黄河下游冲淤标准化输沙平衡数,采用集合数学方法,研究了弯曲河型和游荡河型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冲淤标准化输沙平衡程度数方面,弯曲河型是游荡型的真子集,游荡河型包含弯曲河型,弯曲河型与游荡河型的重叠部分建议归为弯曲河型,游荡河型比弯曲河型多了些数值较大的冲淤标准化输沙平衡程度数。  相似文献   

15.
1IntroductionIntheriversystemwithsediment-ladenflow,WaterUseforSedimentTransport(WUST)isaveryimportantcomponentofecologicalwaterdemands,whichmaintainfundamentalfunctionofallecosystemcomponentsataspecificlevelofcondition[1].EnoughWUSTisthepremisetokeepthestableriver-bedandhealthyriverecosystem;alsoitisthebaseflowofriverfortheexploitationofwaterresources.Comparingwithotherrespectsrelatedwithwaterdemandsofriverecosystemsuchastheminimumflowforfishesorripariantrees,researchesontheWUSTarequite…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非恒定输沙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开展了黄河下游河道1997年汛期洪水演进预测、1998年汛期洪水演进实时作业预报、2002年调水调沙跟踪模拟、“04.8”洪水演进过程中洪峰异常增值现象模拟等计算,为当年汛期防洪调度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计算结果与洪水过后当年实测资料对比认为,该模型能准确模拟出黄河下游河道洪水水沙演进传播过程、沿程水位变化过程及河道冲淤演变过程,并能较好的预测出洪水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计算精度能够满足汛期防洪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小浪底水库运用后的1999年11月至2002年10月水沙系列对已建立并运用多年的黄河准二维泥沙数学模型进行验证计算,河床冲淤变化、断面形态调整、洪水演进及洪水位变化、床沙与悬沙交换等各方面的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吻合。这说明该模型适用于因小浪底水库运用而水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黄河下游,该模型可在今后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的比选、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及下游防洪决策等工作中发挥其模拟和预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