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标准是一种世界各地各种业务用于开发产品、服务和相关体系的技术语言.国际标准中包含着许多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可以提供大量技术信息和数据。制定标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确定一系列的技术参数为各地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和相关体系建立一个技术基础。国际标准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方面可以做出贡献.推行国际标准.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3.
4.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6,(10):61-62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①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科学管理.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标准化为基础;②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③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稻米标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科学、合理、严格的以碾磨程度和粒型为主要指标的标准体系。围绕稻米标准,美国依靠加大科技投入等措施,积极推进生产标准化生产,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美国的成功做法为我国稻米生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1993,(1)
什么是ISO 9000?ISO 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简称ISO)于1987年3月订立的一种产品质量保证制度国际标准,它又称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标准指导纲要。目前已有43个国家和地区把ISO 9000系列转定为国家(或地区)标准,并有32个国家和地区订有认可登录的评审办法。推行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制度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1994,(4)
如何理解“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和条件,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的作用是通过制定、实施标准发挥出来的。标准化首先从技术领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过去的标准化,主要在技术领域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工作对科学技术的推进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管理工作本身不仅需要,而且也必须标准化。因此,标准化已从技术领域扩展到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8.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1994,(3)
国家标准 GB 3935.l《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对“标准”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的这个定义,概括了制订标准的对象、基础和标准所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是制订标准的对象;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是制订标准的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是标准的制定程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是标准的法律性.GB 3935.1《标准化基本术语》对“管理标准”的定义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也就是说,对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类管理工作中的重复性管理工作所作的具有上述标准的四个基本特征的规定,才能称其为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9.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1994,(6)
安全标准包括哪些? 为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为目的制订的标准统称为安全标准。安全标准可分为两大类:劳动安全标准和产品安全标准。 产品安全标准是对产品在安全方面提出的各项要求,如对儿童玩具提出的各种安全规定,对各类机构设备提出的安全防护措施等,是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属于产品标准的的一部分,在考核中,作为产品标准来考核。列入标准体系表的安全标准是指劳动安全标准。 劳动安全标准包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环境安全标准(如作业场地安全标志、易燃易爆气、液体在作业环境中的安全浓度等)、劳动保护用品标准、危害品的使用保管规定、设备(如锅炉等压力容器、载重和升降设备、高压电器)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0.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1994,(2)
企业标准由企业(包括经营型企业)制定,作为组织生产活动的依据.制定企业标准的工作程序一般为计划、调研、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和对标准草案进行验证、审查、批准、编号、发布、归档和备案.企业标准由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部门统一管理、企业法人代表或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企业主管领导批准、发布、组织实施,企业法人代表对企业产品的标准负责.企业标准的内容和编写、出版、印刷应按国家标准GBI《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执行.企业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个别条文和图表需作删除、补充、修改时,应填写“企业标准修改通知单”,经批准后发布、备案.企业标准应定期复审,一般三年复审一次,当有同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发布实施时,应及时复审,并确定其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 相似文献
11.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1993,(6)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一幅企业中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集合体的蓝图(见本书后附录企业标准体系表)。就标准而 相似文献
12.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1994,(1)
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和乡镇企业 有无制定企业标准的权力,这些企 业所制定的企业标准需上报备案吗? 凡是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无论是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还是乡镇企业都有权力和义务按照标准化法的要求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所制定的企业标准同样必须上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于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只能在企业内部使用,不需上报备案。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进行ISO9000族标准体系认证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至今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标准与ISO9000族标准的关系.致使企业标准化与ISO9000族标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遭到冷落和削弱。因此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对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搞好企业标准化与ISO9000族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和管理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16.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1,(1):18-19
1.我国标准分为几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 2.我国各级标准分别由谁来制定 ? 我国的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企业标准由企业自己制定。 3.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是如何划分的,哪些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 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根据《国家… 相似文献
17.
18.
在起初全国只有21家油墨企业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曾经制定过一些油墨标准,如实验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命名标准等.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许多国外的油墨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承印物种类的不断增加,逐渐显现出这些产品质量标准(指国家级)与时代发展步伐的脱节. 相似文献
19.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1995,(5)
10.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10.1 监督检查的内容10.1.1 企业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标识和包装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10.1.2 生产过程和各项管理工作贯彻实施标准的情况.10.1.3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10.2监督检查的管理体制企业内标准实施监督一般采用统一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即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由标准化管理机构统一进行组织、协调、考核,各有关部门按专业分工,对有关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10.3 监督检查的方式10.31 产品标准(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外购、外协件、半成品、产品标识、包装等标准)由企业质量检验机构按有关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10.3.2 生产过程和各项管理工作实施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情况,由有关部门按专业分工和标准化管理机构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标准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