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柱子插筋的稳固方法如果不适当,在浇筑混凝土时容易产生移位。可采用以下方法加以解决。根据基础截面高度,用直径16~25mm钢筋做锚筋,柱插筋通过焊接与锚筋连接在一起,具体作法见图1、2。1.在基土上确定柱子的位置,在柱子四角以外5~10cm或柱筋内侧空档处插上锚筋。锚筋固定在混凝土垫层当中。对于无垫层的基础,锚筋可加长后打入基土或挖20cm×20cm、深40~50cm的坑,用强度等级C10或C15混凝土固定,只要锚筋有相当的稳定性即可。2.待插筋绑扎完毕,用与锚筋同规格的水平短钢筋与锚筋、插…  相似文献   

2.
电杆圆截面无台阶深基础的设计,在计算纵向钢筋截面面积时,使用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圆截面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基本计算公式,会遇到求解超越方程的困难。本文对一系列的公式进行了推导、简化,从而避免了求解超越方程,可以很方便地求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或构件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文献 [1]矩形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其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计算方法 ,推导出了混凝土梯形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其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计算方法 ,并将其受弯承载力计算系数制成了表格 ,可供大家设计梯形梁时使用  相似文献   

4.
要保证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设计的合理性,需要在保证框架柱的延性的基础上,适当的减少配筋。本文对影响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设计的相关因素作了详细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柱的计算长度、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强度等级。接着,在相同内力条件下,通过分别改变其中某一影响因素的方法,配置框架柱的纵向钢筋。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柱子插筋的稳固方法如果不适当,在浇筑混凝土时容易产生移位.可采用以下方法加以解决. 根据基础截面高度,用直径16~25mm钢筋做锚筋,柱插筋通过焊接与锚筋连接在一起,具体作法见图1、2.  相似文献   

6.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工程屋盖支撑柱采用预应力斜柱,且施工质量要求高。通过运用预应力斜柱施工工艺解决异形变截面斜柱的施工难题,形成完整的仿清水混凝土异形预应力斜柱施工技术,总结采用BIM技术放样、钢筋及预应力筋施工、模板与支撑施工、柱顶埋件施工、混凝土施工以及预应力张拉与封锚施工等技术措施,在应用过程中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框架柱上预留抗剪钢筋(或植筋)及环梁与柱之间的摩擦力承受结构荷载。即在增设楼板的梁高范围内增设环梁柱箍节点,其截面尺寸与配筋经设计计算后确定,柱箍的高度宜与新增主梁的高度一致。新增主梁钢筋锚入环粱柱箍内,柱箍的钢筋、模板制安,混凝土浇筑与新增的梁板结构同步施工,达到结构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规范与美国规范中核安全相关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美规范核安全相关钢筋混凝土抗震设计对混凝土和钢筋材料的要求基本相同,框架梁纵筋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及最小配箍率、框架梁加密区的长度也基本相同,框架梁实现"强剪弱弯"的能力接近;框架柱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与美国规范的相当,最大配筋率比美国规范略小,框架柱普通箍筋最小体积配箍率与美国规范相比有大有小,框架柱抗震实现"强剪弱弯"的能力是相近的;中国规范实现"强柱弱梁"的能力比美国规范的高。中美规范框架节点区箍筋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均与框架柱的一致,中国规范框架节点的抗剪安全度比美国规范的略高。中国规范抗震墙的最小配筋率与美国规范是相同的。钢筋抗震锚固长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传统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受力钢筋在基础底部和屋面封顶端均采用90°弯钩弯锚节点构造设计,存在资源消耗增加和施工难度增加等缺点。通过对传统框架柱受力钢筋弯钩弯锚设计的分析,框架柱受力钢筋在地震作用时的受力工况分析和现行框架结构钢筋材料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框架柱受力钢筋在基底处封顶端节点构造设计方案。努力实现即保证结构安全又节省物力、人力和财力资源,提高建设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唐才均 《建筑工人》2010,31(4):38-43
2.抗震框架柱(KZ)纵向钢筋的连接构造 首层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的连接构造如图3所示,楼层(标准层)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的连接构造如图4所示,图5为定尺钢筋下料与层高的协调示意  相似文献   

11.
配筋砌块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砌块柱强度低,延性差,导致地震设防地区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若用钢筋加强,不仅价格低,而且施工方便的优点仍能很好发挥,图1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插图8.2.1(a)(b)(c)纵向配筋的组合砌体构件截面。  相似文献   

12.
梁截面较大时,一般都设置有较多的纵向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要使纵向受力钢筋在结构梁内发挥最大的承载能力,就要确保钢筋骨架在混凝土梁内的有效高度和纵向钢筋的正确层距及横向间距,有效高度是指底部受拉钢筋的中心到构件上边缘的距离,如果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为两层同种规格的受力钢筋,则梁的有效高度为底部两层钢筋的中心到构件的上边缘的距离.正确合理布置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是确保构件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轴压比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结果,分析了截面尺寸对框架柱的承载力、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和延性的影响,并对框架柱的纵向钢筋、箍筋及混凝土的应变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柱截面尺寸越大,其承载力和延性越差;大尺寸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滞回曲线呈明显的捏拢效应,大尺寸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骨架曲线下降段较陡;随着混凝土强度和轴压比的提高,混凝土拉应变和压应变增加较快,纵向钢筋最大拉应变减小;拉条箍筋和普通箍筋作用相同;截面尺寸越大,箍筋应变越大。  相似文献   

14.
钢筋混凝土抗震框架梁端正截面应该按双筋截面设计.本文提出“双筋梁正截面抵抗矩系数”,使设计得以简化并可全面满足规范规定的各项要求.根据计算结果,对规范中关于梁端正截面抗震设计要求作了讨论,得到了截面最大受弯承载能力值简明表达式,混凝土受压区相对高度和上下部钢筋面积比两项限值条件的实际控制区域等有应用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汤道鑫 《安徽建筑》1999,(4):117-117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外形和立面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钢筋旺圆形柱被大量使用在工程中,常既作为框架柱又作为装饰柱,既起到框架受力作用又满足建筑美观要求。就其受力特点来看大部分为偏心受压柱,由于受压区的特殊形状和纵向钢筋的均均布置,给计算带来一定难度。(硷结构设计规范)(GB10-89)以下简称规范)给出的计算公式是一个超越方程,手算必须借助近似简化公式才能进行,且需要反复迭代,既不精确工作量也很大。本文根据(规范)给出的计算公式编制计算程序,利用微机可方便准确地求出圆形截面往的配筋。一、计…  相似文献   

16.
根据钢筋和GFRP筋的本构模型,提出钢筋和GFRP筋混合配置的圆形截面混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假定和截面受力平衡条件,并推导出了GFRP筋和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通过与现有规范、规程相对比验证,得出建议公式可作为配置纯GFRP筋或钢筋的圆截面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公式。此外,对5组GFRP筋混凝土梁和2组混合配筋混凝土梁进行了静力抗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纯配与混配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建议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相比都有一定的安全储备,承载力系数在1.59~2.43之间,证明了建议公式的合理性,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素娟  吕越 《建筑》2004,(12):71-7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抗震设计的框架梁、框架柱、梁柱节点、及框支柱、剪力墙等均做出了钢筋锚固长度、锚固措施的具体规定。施工图纸中,设计人员也会对钢筋的锚固做出要求,施工人员应认真仔细对照领会。但在钢筋施工中,由于对规范理解不深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问题1、认为施工中使用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就是计算所得的基本锚固长度。试验结果表明: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受混凝土强度、保护层相对厚度、锚筋外形特征、混凝土浇筑状况以及锚筋受力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如带肋粗钢筋的锚固作用明显低于较细钢筋,这…  相似文献   

18.
在JGJ 138-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中,型钢混凝土柱的正截面承载力需根据平截面假定进行计算,但该规范并没有明确给出当平截面假定不满足时型钢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为此,提出抗剪连接系数的概念,用于描述型钢混凝土柱中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界面抗剪能力,综合平截面假定和叠加原理,得到在部分抗剪连接条件下普通型钢混凝土(SRC)柱和分散型钢混凝土(ISRC)柱的正截面承载力与抗剪连接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提出SRC柱和ISRC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设计简化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当轴压比相同时,SRC柱和ISRC柱的受弯承载力随其抗剪连接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轴压比越大,抗剪连接系数对组合柱的受弯承载力的影响越小;与SRC柱相比,抗剪连接系数对ISRC柱的受弯承载力影响更加显著。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计算ISRC柱的压弯承载力,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安全余度。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翼缘纵向变厚度焊接工字形截面钢梁的整体稳定性能,共设计了11个变厚度梁和2个等厚度梁并进行无侧向约束整体稳定试验,包含三点弯和四点弯两种加载方式,0、2、4、6、8mm/m共5种厚度变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钢梁均发生弹塑性弯扭失稳破坏,卸载后仍有明显残余变形;相比四点弯加载,翼缘厚度变化对三点弯加载钢梁承载性能的影响更为明显。对现有等厚度梁的整体稳定设计方法和稳定系数曲线进行总结,结合精细化有限元分析得到,变厚度梁的弹性失稳临界弯矩随着翼缘厚度变化率增大而降低。基于现有等厚度梁规范稳定曲线进行变厚度梁稳定承载力计算时,建议采用有限元分析或者以平均截面尺寸下的等厚度梁近似计算弹性失稳屈曲临界弯矩,由此可得相比按跨中最大截面设计相对安全的稳定承载力。最后将试验结果与规范计算所得稳定承载力对比,结果表明欧洲规范BS EN 1993-1-1最为安全,中国规范GB 50017—2017次之,美国规范ANSI/AISC 360-16最不安全。变厚度梁整体稳定设计方法的提出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变截面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开展6个变截面和2个等截面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试验参数包括变角度和套箍指标。从短柱整体轴压性能(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和变形能力)和截面轴压性能(钢管应变)两个层面对比分析变截面与等截面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异同,并得到各设计参数对整体和截面轴压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变截面圆钢管混凝土的截面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通过对比所提计算方法和规范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轴压承载力与试验实测值,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试件上部截面的钢管纵向应变和环向应变发展较下部截面更快,弹塑性阶段和下降阶段试件整体的受力性能更多取决于试件的顶部区域和顶截面;相比于等截面短柱,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变截面圆钢管混凝土短柱中间截面的钢管纵向和环向应变更大;变截面圆钢管混凝土的钢-混相互作用非常明显;提出的计算方法不仅能考虑圆钢管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而且能合理考虑钢-混相互作用随变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这一特性,计算得到的轴压承载力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与其他规范相比,GB 50936—2014和CECS 28:2012中公式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考虑到其简单实用,也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