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田誉娇  张晨  胥娜 《广州化工》2020,48(15):54-55,78
煤焦油中富含大量烷烃、芳烃、杂环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其它含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是许多重要化学品的原料来源,因而开发温和、精细、清洁和高效的煤焦油分离技术对于提高煤焦油加工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温和条件下煤焦油萃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溶剂萃取法、柱层析分离法、超临界萃取法、酸碱萃取洗涤法和结晶分离法,并介绍了各分离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情况,为煤焦油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年来液-液萃取、酸/碱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离子液体萃取、低共融溶剂萃取在分离煤焦油中高附加值化合物中的应用新进展。探讨了不同萃取方法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机理。最后对溶剂萃取分离煤焦油中高附加值化合物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根据煤液化残渣的组成特点,选取不同馏分段的煤液化油和煤焦油洗油作为溶剂进行了残渣萃取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溶剂和残渣质量比为2∶1时,馏程为137℃~213℃的煤液化油对煤液化残渣的萃取率(干燥基)为22.85%,与煤液化残渣中的正己烷可溶物含量相当;馏程为230℃~317℃的煤焦油洗油,对煤液化残渣的萃取率为44.63%,与煤液化残渣中的四氢呋喃可溶物含量相当.采用煤液化油和煤焦油洗油对煤液化残渣进行了两级萃取分离,得到了萃取物和萃余物,并分别在煤加氢液化循环溶剂和水煤浆制备等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性质及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分析了目前国内的煤焦油加工现状,讨论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煤焦油加工中的萃取分离和煤焦油改质的应用,认为超临界水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具有分离产品质量高、环境污染低、生产成本小等特点,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胡远丰  孙秀花 《广州化工》2023,(15):78-80+83
针对如何提取中低温煤焦油中丰富的酚类化合物、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采用甲醇与石油醚双溶剂法对中低温煤焦油进行萃取分离,有针对性的富集其中的酚类化合物并得到粗酚产品,并研究了其组成分布。结果表明:中低温煤焦油的GC/MS分析可检测到108种化合物,主要有酚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萘类化合物、苯类化合物、蒽菲类化合物。当煤焦油与甲醇、石油醚的混合比例为0.25∶1∶2时对煤焦油中的粗酚萃取效果较好,酚类物质主要集中在甲醇萃取相中。  相似文献   

6.
田盼盼  郗小明  李冬  孙智慧  李稳宏 《化工进展》2014,33(11):2905-2908
煤焦油通过溶剂分析可定量分离为三部分:甲苯不溶物、沥青质和油相。本文主要研究了煤焦油在此分离过程中芳烃溶剂类型、萃取方法、甲苯溶液浓缩量、烷烃溶剂类型和正庚烷溶剂与甲苯溶液浓缩量的添加比例对煤焦油沥青质沉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溶液浓缩量、正庚烷与甲苯溶液浓缩量的添加比例对沥青质沉淀量的影响较大,萃取方法次之,将苯替换成甲苯影响最小。当选择甲苯溶解煤焦油,超声萃取3h,甲苯溶液浓缩量9mL,正庚烷与甲苯溶液浓缩液的添加比例为20∶1时,煤焦油沥青质的沉淀量为13.4%。本实验表明煤焦油的分离工艺会影响沥青质沉淀量,故在研究煤焦油沥青质性质和结构时需注明沥青质的沉淀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7.
煤焦油的溶剂萃取及其分离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简要介绍了10kg/次煤焦油溶剂萃取分离系统的流程及特点,并在此萃取分离系统中考察了对煤焦油中2-4环芳香族化合物的分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工业酒精:焦油重量比约1:1,转速为150r/min,每次搅拌30min,静置30min,进行5次萃取分离,即可将煤焦油中的1-4环化合物完全萃取出,从而得到软化点达110℃的沥青,显示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萃取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8.
任海宁 《山东化工》2014,(8):128-129
介绍了枣庄矿业集团煤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开发的煤焦油低温萃取分离技术,对萃取操作中影响轻质组分中萘收率的因素,如萃取温度、萃取次数、搅拌时间等进行了讨论,确定了萘分离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彭友林  王勇 《山东化工》2014,(4):153-154,157
介绍了温和条件下煤焦油萃取分离技术,在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煤焦油中轻质组分与重质组分的高效分离,并为最终形成规模化生产工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煤焦油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阐述了国内外煤焦油加工工艺的现状及进展,系统地总结了精细蒸馏、共沸蒸馏、晶析、吸附等新工艺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高压晶析、形成络合物、反应分离、膜分离和溶剂萃取等多种分离新技术在煤焦油组分分离上的研究与开发.提出在深入研究煤焦油中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将先进的分离技术与传统工艺有机地结合,可望在简化工艺、降低能耗和消除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大幅度改善煤焦油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煤焦油的质量,分析了煤焦油中喹啉不溶物(QI)的性质及其危害,并根据分离原理分别对比分析了以下方法:自由沉降分离法原理简单,操作简便,但净化效率低;热溶分离过滤法虽然效率高,但难以推广使用;高温离心分离法大大提高了脱除率,应用前景较好;溶剂抽提脱除率较高,但需要大量的溶剂。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在配煤炼焦环节通过优化配煤质量、改进工艺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QI含量。  相似文献   

12.
煤焦油净化处理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论述了煤焦油净化处理的意义,并对煤焦油所含杂质的来源和特性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净化处理煤焦油的各种方法,其中包括静置沉降分离、高温离心分离、热容过滤睡溶剂萃取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煤在萃取过程中的转化率,考察微波辅助萃取煤的工业化可行性。以低温煤焦油馏分为溶剂,研究了神府煤在微波辅助萃取-热解耦合新工艺下的特性,考察了溶剂类型、萃取温度、溶煤比、萃取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剂为200~360℃馏分油,萃取温度为200℃、萃取时间为30 min、溶煤比为3∶1时,微波辅助过程煤的转化率最高为34.75%。最后,通过对比常规萃取与微波辅助萃取的工艺条件及反应结果发现:微波辅助萃取-热解过程较常规萃取-热解过程略占优势,但其产业化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常晓华 《煤化工》2005,33(6):57-58
讨论了炼焦过程中影响焦油产率的因素,从实践的角度就氨水压力、温度和炉体温度对焦油氨水分离效果作了分析研究,指出焦油氨水分离效果的好坏和炉体温度的操控直接影响产品煤气和焦油的产率。  相似文献   

15.
以煤的衍生溶剂——低温干馏煤焦油为萃取剂,对神府煤进行溶剂萃取-热解处理,考察了溶剂体系、萃取温度、溶煤比和时间4个因素对神府煤总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低温煤焦油的200℃~360℃馏分作萃取溶剂、在萃取温度200℃、溶煤质量比4:1、萃取时间30 min的工艺条件下,可以使神府煤的总转化率达到35%左右。  相似文献   

16.
通过筛选有机溶剂,确定丙三醇水溶液为萃取剂提取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酚类化合物。精馏切取中低温煤焦油170~240℃馏分作为萃取原料,通过单因素考察以及正交实验得出结论:丙三醇添加量对萃取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停留时间。水添加量和温度对萃取结果影响最小。最佳萃取条件为:丙三醇和原料目标馏分质量比3∶1,丙三醇含水5%,温度30℃,混合时间30 min。丙三醇单级萃取率即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17.
高温煤焦油的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鹏  张小虎  张军民 《广东化工》2012,39(11):115-116
文章针对我国高温煤焦油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研,对目前高温煤焦油加工应用的三个主要方面:直接应用,提取化学品和加氢做了详细阐述。通过对高温煤焦油不同应用方向的工艺,技术及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国内高温煤焦油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甘颖  邢宏龙  张艳红  李欣 《应用化工》2014,(9):1580-1583
以四臂星型SBS聚合物为改性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对煤沥青进行化学改性,制得改性沥青。利用热重分析、流变仪等测试技术对其流变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臂星型SBS的加入,提高了煤沥青的热稳定性,有效地降低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改性沥青体系没有明显的相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