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生物质密致燃料与煤相比其燃烧性质有较大差别。本次试验根据生物质密致燃料的特点采用双层炉排锅炉,均匀布点并用热电偶温度计和红外测温仪测出各点温度,得出各个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图,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为水冷壁的合理布置、进风量选择及锅炉稳定燃烧、经济燃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结渣特性,本文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链条锅炉燃烧设备,选择5种生物质成型燃料,采用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和结渣率测定方法,对炉膛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及炉渣成分和灰熔融特征温度等对结渣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炉膛温度越高,过量空气系数越高,结渣率就越高;对大多数生物质成型燃料来说,软化温度越低,结渣率越高;当软化温度超过1 368℃时,不会发生结渣,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锅炉,炉膛的出口烟温应低于1 000℃,可以减少结渣。另外,结渣也与生物质灰渣中的Si元素、碱金属元素及碱土金属元素有关,碱土金属可以抑制结渣,而碱金属和Si元素可促使结渣,从而为设计适合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及改善燃料的燃烧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成型燃料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为准确研究其替代化石能源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特性,并采用发热量比较法、物料衡算法、产排污系数法分别计算分析了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燃烧的节能效益、CO2减排效益、废气污染物减排效益。结果表明: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燃烧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预计2020年,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煤炭折合1579.5万tce,减少CO2排放4011.93万t,减少SO2排放30.99万t,减少NOx排放4.06万t,减少PM排放175.29万t。  相似文献   

4.
张海田  范高峰  周波 《锅炉技术》2021,52(z1):25-28
生物质散料作为一种可再生燃料,易于获得,燃烧后产物内含污染物少,是相对洁净的燃料.循环流化床多回料燃烧技术是一种有自身特点和发展前途的高效、低源头污染排放符合能源政策发展的燃烧技术.针对生物质散料燃烧特性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优势互补的特点,通过介绍1台纯燃生物质散料锅炉的开发设计,阐述了利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进行纯燃生物质散料的锅炉开发时的关键技术和详细结构,为高效环保利用生物质散料作为锅炉燃料提供有益的借鉴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及燃烧设备研究与开发现状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及相关燃料设备的研究、开发、进展情况,从而为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及燃烧设备的研制、开发及产业化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中从生物质成型燃料特性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出发,从燃烧角度,针对生物质成型燃料,分析了流化床燃烧方式具备的优势、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生物质成型燃料与流化床燃烧技术相结合,优势互补,既有利于生物质的高效开发利用,也减轻环境污染,展望该技术具有广阔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孙艺心 《锅炉制造》2010,(1):18-19,25
本文简单介绍了为某电厂设计和制造的130吨燃烧生物质燃料锅炉的整体布置。该锅炉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燃料,比常规的燃煤锅炉更环保和节能,并能实现CO2零排放。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金牛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JN50-5.0/470-T生物质热分解燃料锅炉设计与开发过程,着重探讨燃烧生物质热分解燃料锅炉设计和结构布置方法以及对流受热面的设计特点,为同类型的锅炉设计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特性创新设计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特殊燃烧方式的新型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该锅炉采用了双炉排反烧的结构,可使锅炉工作连续平稳,燃烧更稳定,热效率更高.同时,烟气中的气体及固体的不完全燃烧损失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烟尘含量远低于国家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节能》2015,(12)
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特性、链条炉热力学特性及燃烧设备的设计实践经验,在特制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链条炉上,结合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 10180-2003)、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7-1994)、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468-91)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对4种工况进行试验,确定出生物质成型燃料链条炉主要设计参数,从而为生物质成型燃料链条炉的设计及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锅炉的性能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并比较用于生物质燃烧发电的各种锅炉技术。着重介绍联美集团公司开发的循环固定床锅炉特点,为企业选择生物质锅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物质颗粒燃料取代常规煤燃料对节约常规能源、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具有积极的意义。生物质颗粒燃料与常规煤燃料的特性有较大的区别。当将燃煤锅炉改造为燃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时应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以本公司锅炉为实例对燃煤链条锅炉的炉膛和燃烧系统进行了改造,通过对炉拱、炉排、风室、卫燃带、上料系统、燃烧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锅炉与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的良好匹配。能效和环保测试结果表明,锅炉改燃生物质颗粒燃料后热效率提高,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锅炉采用的炉排燃烧是新技术,它不同于煤粉炉的悬浮燃烧,因此生物质锅炉燃烧调整的目的是保证稳定的汽压、汽温和蒸发量的前提下使落渣1:7处尽量不出生料,以降低料耗。本文针对大唐邓州生物质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振动炉排锅炉,对影响燃烧调整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生物质锅炉燃烧调整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评价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已有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进行技术评价,主要有生物质燃烧技术(包括炉灶燃烧技术、锅炉燃烧发电技术和生物质型煤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包括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和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本文在阐述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的基础上,综述了上述各种技术发展现状与近年来的应用情况,对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流态重构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燃烧技术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辅机电耗普遍偏高的问题,先后在燃烧劣质无烟煤的135 MW机组和300MW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降低床料存量实现流态重构的燃烧试验,分析了基于流态重构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燃烧技术对改善锅炉机组性能的影响.运行实践表明:流态重构后,循环流化床锅炉辅机电耗明显下降,在风机具备变频条件下电耗可降低更多;135 MW机组锅炉运行厂用电率从8.2%降低为6.9%,300MW机组锅炉厂用电率约为4.3%,锅炉主要受热面的磨损明显减轻,飞灰可燃物含量降低3%~5%.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燃烧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替代矿物燃料可降低大气中CO2,SOX物NOX的排放。本文简述了生物质的基本概念及其燃烧过程的机理,介绍了主要的生物质燃烧技术的 实际应用情况,并重点叙述了生物质和煤的混合燃烧,生物质IGCC等两种先进的生物质气化技术和它们在示范电站中采用的系统设备,生物质燃料种类,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7.
秸秆类生物质燃烧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质能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直接燃烧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成本适宜等特点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采用热重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三种秸秆类生物质的燃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氧浓度对不同种类的秸秆生物质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对着火温度、燃烧稳定性、挥发分析出特性、燃烧特性指数等相关特性参数进行定量分析,为设计秸秆工业锅炉燃烧设备,合理选择生物质种类、优化燃烧、提高锅炉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燃烧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质燃烧技术是大规模高效洁净利用生物质能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目前生物质能的各种利用转化途径中最成熟、最简便可行的方式之一,从物质的燃烧特性出发,分析了目前生物质各种常规特性测试方法的不足,介绍了国内外各种生物质燃烧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并对生物质燃烧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我国生物质燃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Co-firing trial tests of sawdust and bio-waste coming from cereal production with hard coal were carried out at Skawina Power Plant in Poland (1532 MW in fuel, currently belonging to CEZ Group). Skawina Power Plant is a tangentially-fired pulverized coal unit with nine boilers (4 boilers of 210 t/h and five boilers of 230 t/h live steam respectively) that produces 590 MW electricity and 618 MW of heat (district heating and process steam).The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energy and ecological effects of sawdust and bio-waste co-firing in the existing pulverized hard coal boiler. The mixture of coal and biomass was blended in the coal yard, and fed into the boiler through the coal mills. During the tests, combustion of mixtures composed of hard coal and sawdust (with mass share of 9.5%) and hard coal – bio-waste (6.6% mass basis) were examined. The co-firing tests were successfu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the influence of biomass co-firing on specific components of energy balance (e.g. stack losses and boiler thermal efficiency) was discussed, in comparison to combustion of coal alone. The emission indices during coal combustion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o the emission indices for biomass co-firing. It was proved that co-firing of both biomass sorts leads to a decrease of CO and SO2 emissions. Due to the possibility of considering the part of the energy generated during biomass co-firing as renewable energy, the procedure for biomass based renewable energy share determination is presented and illustrated with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20.
300 MW富氧燃烧电站锅炉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300 MW亚临界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对加入能量回收系统的富氧燃烧脱碳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并与空气燃烧+单乙醇胺(MEA)脱碳技术和常规富氧燃烧脱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燃烧+MEA技术导致电厂效率降低最多,而能量回收系统的加入可使在富氧燃烧方式下电厂的净效率提高2.59%;脱碳工艺的加入使得发电成本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发电成本增幅最大的是空气燃烧+MEA燃烧方式,其发电成本较参照电厂(0.270 0元/(kW·h))增至0.397 5元/(kW·h),而加入能量回收系统的富氧燃烧方式可使发电成本降为0.346 4元/(kW·h);采用MEA化学吸附法的脱碳费用(154.841元/t)远高于富氧燃烧电厂(30.365元/t),而能量回收系统的加入可使富氧燃烧电厂的CO2脱除费用进一步降低至23.322元/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